阿茲海默症行為症狀的藥物治療:除了AChEI和NMDA受體拮抗劑之外的選擇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全球盛行率估計約為5%,且隨著人口老齡化,這個數字預計會持續上升。 隨著疾病的進展,除了認知功能衰退外,許多病人還會出現行為和精神症狀,例如躁動、攻擊、妄想和幻覺等。這些症狀不僅加重了病人的負擔,也讓照顧者身心俱疲。
如同台灣導演侯孝賢,在確診新冠肺炎後,因後遺症和阿茲海默症病情惡化,影響了他的生活和工作。目前治療阿茲海默症認知症狀的藥物主要為膽鹼酯酶抑制劑(AChEI)和NMDA受體拮抗劑。
花蓮縣衛生局的資料提到,除了愛憶欣、憶思能、利憶靈和憶必佳、威智等,在處理行為症狀方面,還有其他藥物可供選擇。本文將探討除了AChEI和NMDA受體拮抗劑之外,有哪些藥物可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行為症狀。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研究文獻指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是目前最常被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行為症狀的藥物。台北榮總和花蓮縣衛生局的文獻中都提到了這類藥物,例如思樂康、理思必妥等。
其中,理思必妥是唯一在歐洲被核准用於治療攻擊行為的藥物,但在美國則尚未獲得核准。然而,使用抗精神病藥物也存在風險,例如增加死亡率、中風、幻覺的風險,以及停藥後復發的可能性。因此,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行為症狀時,應謹慎評估其益處和風險,並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優點
在某些情況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有效控制嚴重的行為症狀,例如攻擊行為和精神病症狀。
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缺點
可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包括錐體外症候群,帕金森氏症狀(動作遲緩、僵硬、顫抖)、無法靜坐等等。此外,還可能增加死亡率、中風和幻覺的風險。
要注意的是,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時,應從低劑量開始,逐步調整至最小有效劑量,並限制使用時間。同時,需密切監測病人的副作用,並考慮非藥物治療方法,如同台北榮總提供的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和認知訓練等。
新興藥物
目前有一些新興藥物正在研發和評估中,例如pimavanserin和lumateperone。這些藥物可能提供新的治療選擇,但仍需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其療效和安全性。
其他藥物
文獻中提到,除了抗精神病藥物之外,醫療照護端也可能使用其他藥物來幫助管理阿茲海默症所引發的其他症狀,例如發炎和行為、精神症狀。 但文獻並未明確指出這些藥物的名稱和使用方法,因此,需進一步諮詢專業醫師。
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
在使用任何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行為症狀時,都必須考慮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膽鹼酯酶抑制劑,可能會加重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症候群,而NMDA受體拮抗劑memantine則可以減輕錐體外症候群。此外,某些抗憂鬱藥物,如百憂解、樂福得也可能與抗精神病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在合併用藥時,需謹慎評估。
非藥物治療方法
文獻強調,非藥物治療方法通常是治療阿茲海默症行為症狀的首選,因為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並非沒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能會有嚴重副作用。非藥物治療方法包括環境調整、活動安排、溝通方式改變、懷舊治療、音樂治療和藝術治療等:
創造一個平靜且有規律的環境
這有助於減少病人的焦慮和混亂,進而減少行為問題的發生。
規律的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以改善病人的睡眠、情緒和認知功能,就像演員克里斯漢斯沃積極透過運動來預防阿茲海默症。
健康的飲食
均衡的營養攝取有助於維持病人的身體健康,並可能對認知功能產生正面影響。
社交互動
參與社交活動可以幫助病人維持社交聯繫,並減少孤獨感和憂鬱症狀。
認知刺激活動
參與益智遊戲、閱讀、繪畫等活動可以幫助維持病人的認知功能。
自然療法
有一些研究探討了自然療法在治療阿茲海默症中的作用,例如銀杏、香蜂草、鼠尾草、人參、藏紅花、薑黃素、低脂飲食、大豆卵磷脂等。雖然一些研究顯示這些自然療法可能對某些病人有益,但仍需更多研究來證實其療效和安全性。在考慮使用任何自然療法之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
結語
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行為症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根據病人的個別情況制定治療方案。除了AChEI和NMDA受體拮抗劑外,還有其他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方法可供選擇。在選擇治療方案時,應權衡藥物的益處和風險,並優先考慮非藥物治療方法。
此外,也應密切監測病人的病情和藥物反應,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方案。對於新興藥物和自然療法,則需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其療效和安全性。最重要的,家屬和照顧者應該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療策略,以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如同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的家人在他確診額顳葉失智症後,積極面對並感謝早期確診。
Reference
[1] Serotonergic system, cognition, and BPSD in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science letters /2019 LINK
[2] Current Agents in Development for Treating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Drugs & aging /2019 LINK
[3] Use of psychotropic agents to treat agitation and aggression in Brazilia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 naturalistic and multicenter study. /Psychiatry research /2021 LINK
[4] A review on advances of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Life sciences /2021 LINK
[5]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Dementia: Considerations for Pharmacotherapy in the USA. /Drugs in R&D /2019 LINK
[6] Management of DementiaRelated Psychosis, Agitation and Aggression: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Potential Drug Candidates. /CNS drugs /2020 LINK
[7] The Psychopharmacology Algorithm Project at the Harvard South Shore Program: An update on management of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dementia. /Psychiatry research /2021 LINK
[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lanzapine, aripiprazol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1 LINK
[9] Current Agents in Development for Treating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Drugs & aging /2019 LINK
[10] Change in cognitive function according to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use and amyloid PET po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2021 LINK
[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lanzapine, aripiprazol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1 LINK
[12] Effects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Permutation EntropyBased EEG Complexity Study. /Brain topography /2022 LINK
[13] The Reversal of Memory Deficits in an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Using Physical and Cognitive Exercise.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20 LINK
[14]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indfulness and compassion meditation practices on ageing: Hypotheses,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021 LINK
[15]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2 LINK
[16] Nondrug Therapi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 Review. /Neurology and therapy /2022 LINK
[17] Current and Future Treatmen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Seminars in neurology /2019 LINK
[18] Early St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Evolving the Care Team for Optimal Patient Management.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20 LINK
[19] A review on advances of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Life sciences /2021 LINK
[20] Alzheimer’s disease and its treatment by different approaches: A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21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