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產品與視力問題的關聯
過度使用3C產品會導致一系列視力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包括:
數位眼疲勞(Digital Eye Strain, DES)
這是長時間使用數位螢幕引起的症狀,包含眼睛乾澀、發癢、異物感、流淚、視力模糊和頭痛等。此外,還可能伴隨頸部僵硬、全身疲勞、背痛等非眼部症狀。研究顯示,疫情期間,由於居家辦公和線上學習的普及,兒童的數位眼疲勞盛行率上升至50-60%,且症狀也擴展到新發生的內斜視和調節異常。
近視(Myopia)
研究指出,3C產品的使用時間與近視的風險增加有關。雖然近視的盛行率在某些國家在數位設備大量使用之前就已經增加,且受到教育的影響,但螢幕時間的增加可能進一步加劇了這個趨勢。疫情期間,由於線上學習的增加,近視的發生率也顯著提高。
老花眼(Presbyopia)
雖然文獻中沒有直接提到3C產品與老花眼的直接關聯,但老花眼是隨著年齡增長,眼睛晶狀體彈性下降,導致調節能力減弱,難以聚焦近距離物體的自然老化現象。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會加重眼睛的調節負擔,可能加速老花眼的到來或加劇老花眼的症狀。
電腦視力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簡稱CVS)
這是一種常見於電腦使用者的症狀,尤其是在每天使用電腦超過3小時的人群中。CVS的症狀與數位眼疲勞類似,包括眼睛疲勞、眼壓、眼睛周圍疼痛、視力模糊、頭痛,甚至複視。乾眼症和眼疲勞是CVS的核心症狀。
老花眼:不可逆的自然老化
老花眼是眼睛自然老化的過程,通常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隨著年齡增長,眼睛晶狀體的彈性逐漸下降,導致調節能力減弱,難以聚焦近距離物體。這會使得閱讀、使用手機等近距離活動變得困難,需要將物品拿遠才能看清楚。雖然老花眼是不可逆的,但可以透過配戴老花眼鏡或進行手術來矯正視力,改善近距離視力。
保護靈魂之窗的實用策略
以下是一些保護眼睛,減緩數位眼疲勞和近視發展,以及應對老花眼的實用策略:
遵循20-20-20規則
每使用3C產品20分鐘,就休息20秒,並將目光轉移到20英尺(約6公尺)外的物體上,讓眼睛放鬆。
調整螢幕亮度和對比度
避免螢幕過亮或過暗,並調整適當的對比度,以減少眼睛疲勞。
保持適當的觀看距離
與螢幕保持至少一個手臂的距離,避免長時間近距離觀看。
減少螢幕使用時間
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螢幕注視時間,尤其是睡前避免使用3C產品。
改善工作環境
確保工作環境光線充足,避免螢幕反光,並保持良好的坐姿。
多眨眼
長時間使用3C產品容易減少眨眼次數,導致眼睛乾澀。有意識地多眨眼,可以保持眼睛濕潤。
使用人工淚液
如果眼睛乾澀嚴重,可以使用人工淚液來緩解不適。
定期眼科檢查
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和治療眼部疾病,包括近視、老花眼等。
配戴合適的眼鏡
如果需要,配戴合適的眼鏡,包括近視眼鏡、老花眼鏡等,可以矯正視力,減輕眼睛負擔。
均衡飲食
攝取富含維生素A、C、E和葉黃素的食物,例如胡蘿蔔、菠菜、藍莓等,可以維護眼睛健康。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有助於緩解眼疲勞。
兒童的護眼策略
對於孩子來說,保護眼睛可是一項超級任務!眼睛是探索世界的窗戶,所以從小養成好的護眼習慣尤為重要。除了前面提到的護眼小技巧外,親愛的家長們,還有幾個要點需要特別注意:
限制螢幕使用時間
根據研究,小學和中學生的線上學習時間每天不應超過20-30分鐘。
鼓勵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可以減少近視的風險。
定期眼科檢查
定期帶孩子進行眼科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和治療眼部問題。
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確保孩子學習環境光線充足,桌面照明不超過300勒克斯(lx=lux)。
結語
老花眼和3C產品的長時間使用讓眼睛容易疲勞,但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護眼策略,並結合按摩來放鬆眼部肌肉,我們依然可以保持清晰的視界。記得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護眼的習慣,讓眼睛得到適當的休息和保護,這樣才能享受更美好的世界。如果你感到眼部不適,記得隨時諮詢專業眼科醫生,讓你的靈魂之窗永遠保持明亮!
Reference
[1] Unconstrained face mask and facehand interaction datasets: building 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to help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2022 LINK
[2] Edwards TL, Jolly JK, Groppe M, et. al.: Visual acuity after retinal gene therapy for choroideremia. N Engl J Med 2016; 374: pp. 19961998.
[3] Online LearningRelated Visual Function Impairment During 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1 LINK
[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gital screen time and myopia: A systematic review. /Ophthalmic & physiological optics :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College of Ophthalmic Opticians (Optometrists) /2020 LINK
[5] Digital Eye Stra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phthalmology and therapy /2022 LINK
[6] Management of digital eye strain. /Clinical & experimental optometry /2019 LINK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 /Harefuah /2021
[8] Digital eye strain: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Egyp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1 LINK
[1] Unconstrained face mask and facehand interaction datasets: building 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to help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2022
[2] Visual acuity after retinal gene therapy for choroideremia. /N Engl J Med /2016
[3] Online LearningRelated Visual Function Impairment During 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1
[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gital screen time and myopia: A systematic review. /Ophthalmic & physiological optics :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College of Ophthalmic Opticians (Optometrists) /2020
[5] Digital Eye Stra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phthalmology and therapy /2022
[6] Management of digital eye strain. /Clinical & experimental optometry /2019
[7]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Harefuah /2021
[8] Digital eye strain: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Egyp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