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的關節組織,導致關節發炎、腫脹、疼痛,甚至變形。其發病通常緩慢且隱匿,主要症狀包括:
多個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
早期通常影響手指的掌指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拇指的指間關節、手腕和腳趾的蹠趾關節。隨著疾病進展,其他上下肢關節,如肘部、肩部、腳踝和膝蓋也可能受到影響。
對稱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特徵是關節症狀具有對稱性,例如雙手的掌指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同時出現腫脹和疼痛。
晨僵
晨僵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見症狀,指的是起床或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後,關節活動緩慢或困難,且雙側身體皆有此現象,活動後會有所改善。晨僵超過一小時通常反映了關節發炎的嚴重程度。
手部症狀
手部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常見的發病部位。除了關節腫脹疼痛外,還可能出現:
- 掌指關節和近端指間關節周圍的積液和軟組織腫脹
- 觸摸時關節壓痛,活動範圍受限(例如無法握拳)
- 握力減弱:這是一個敏感但非特異性的指標,可能受到關節疼痛、肌腱受累、神經壓迫和肌肉萎縮等多種因素影響
- 肌腱增厚:可通過觸診手掌檢測到,這是由於腱鞘滑膜炎引起的
- 手掌腱鞘囊腫:腱鞘能幫助手指正常彎曲和伸直,腱鞘囊腫可能導致腱鞘卡住,手指無法完全伸展,尤其是拇指遠端指間關節的伸肌腱
- 急性期手部嚴重腫脹,手背出現凹陷性水腫,形似「拳擊手套」
全身性症狀
尤其是在60歲後發病的病人中,可能出現肌痛、疲勞、低燒、體重減輕和抑鬱等全身性症狀。較少見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結節或鞏膜外層炎等關節外表現。
腕隧道症候群:正中神經受壓迫
腕隧道症候群是由於正中神經在腕隧道內受到壓迫所引起的,常見於長時間使用手部或手腕的族群。其主要症狀包括:
疼痛和感覺異常
典型症狀是正中神經支配區域(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一半)出現疼痛、麻木和刺痛感。
症狀放射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資料,腕隧道症候群引發的疼痛和感覺異常,有時可能不局限於手腕、而是會放射到整隻手臂。症狀可能會向近端放射到前臂,較少見的情況下會放射到肘部以上至肩部,但不會影響頸部。
手部無力
較少見,但可能導致拇指對掌肌萎縮。
如何區分類風濕性關節炎和腕隧道症候群?
雖然兩者都會引起手部不適,但仍有一些關鍵差異可以幫助區分: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腕隧道症候群 | |
病因 | 自體免疫疾病 | 正中神經壓迫 |
受影響部位 | 多個關節,對稱性 | 正中神經支配區域,包括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 |
主要症狀 | 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晨僵 | 疼痛、麻木、刺痛、感覺異常 |
其他症狀 | 全身性症狀(疲勞、低燒等) | 手部皮膚變乾、變腫脹或膚色改變,對戒刺激不敏感 |
影響範圍 | 全身多個關節 | 手部和手臂 |
及早就醫,正確診斷
如果您手指腫脹疼痛,請務必及早就醫,讓專業醫師進行診斷。醫師會根據您的病史、症狀和體格檢查,必要時安排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例如X光)或神經傳導檢查等,以確定病因並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結語
手指腫脹疼痛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腕隧道症候群的表現,兩者皆需要專業醫療協助。透過了解兩者的差異,可以幫助您初步判斷自身情況,並及早就醫,避免延誤病情。切記,本文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專業醫療建議。如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員。
Reference
[1] Jacoby RK, Jayson MI, Cosh JA. Onset, early stages, and pro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linical study of 100 patients with 11year followup. Br Med J 1973; 2:96.
[2] Noble J, Heathcote JG, Cohen H.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aetiology of Dupuytren’s disease. J Bone Joint Surg Br 1984; 66:322.
[3] Kleopa KA. In the Clinic.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nn Intern Med 2015; 163:ITC1.
[4] A Screening Method Using Anomaly Detection on a Smartphone for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Diagnostic CaseControl Study. /JMIR mHealth and uHealth /2021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