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關節疼痛,到底是退化性關節炎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芳芳年屆50歲,正逢知天命的年紀,過去一直是個勤快的人,家務、工作、照顧家人樣樣不落。然而這一年來,她的關節開始隱隱作痛,尤其是清晨起床時,雙手僵硬得難以彎曲,膝蓋也時常酸痛,甚至有時走路都會覺得卡卡的。起初,她以為只是年紀到了,身體自然退化,便沒放在心上,直到疼痛影響到日常生活,她才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關節炎?

某天早晨,她的手指腫脹得厲害,關節紅腫發熱,甚至比前幾天更痛了,這讓她意識到問題不單純。於是她決定前往醫院就診。經過詳細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她的情況並非單純的退化,而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若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影響器官功能。在醫生指導下,芳芳開始服用抗發炎與免疫調節的藥物,並搭配物理治療與規律運動,來減緩關節僵硬與疼痛。她也調整了飲食,減少過度加工食品,攝取更多Omega-3、薑黃等抗發炎食物。

幾個月後,她的症狀得到控制,雖然偶爾還會有不適,但已經能夠正常活動。她終於明白,關節不適不是單純的老化,早期診斷與治療才是維持行動力的關鍵。
最近你是否也感覺關節不太舒服呢?許多朋友常常私訊我,擔心自己的關節疼痛到底是單純的退化,還是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我知道關節疼痛真的很惱人,也會讓人感到不安,無論是哪一種關節炎,都代表你的關節正在發出求救訊號,需要你的關注和照顧。

所以想藉由這篇文章,用輕鬆易懂的方式,跟大家聊聊這兩種疾病的差異,並提供一些方向,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並找到最適合你的照護方式。

退化性關節炎(OA)和類風濕性關節炎(RA)都是關節疾病,但它們的成因卻大不相同

想像一下,我們的關節就像汽車的輪胎,隨著時間累積與反覆使用,無可避免地會出現磨損。退化性關節炎就像輪胎的自然老化,是關節軟骨長期使用磨損、退化所造成的。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像是汽車的免疫系統失控,誤把自己的輪胎當成敵人攻擊,導致關節發炎、疼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雖然兩者的成因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卻又有一些相似之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種疾病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吧!

共同點
  • 年齡:就像老化的輪胎更容易磨損一樣,隨著年齡增長,罹患OA和RA的風險都會增加。
  • 性別:女性朋友似乎比較容易受到這兩種關節炎的影響,罹患率都比男性高。
  • 體重:體重過重,尤其是肥胖,會增加OA和RA的發生率,尤其是在60歲以上的女性。這就像超重的車子對輪胎的壓力更大,更容易造成損耗。
  • 吸菸:吸菸會顯著增加女性罹患OA和RA的機率。對於男性來說,吸菸則會增加RA的發生率,但對OA則沒有影響。這顯示吸菸對關節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不同點
  • 病因:這是OA和RA最根本的區別。OA是由於關節的長期磨損所致,而RA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 發炎症狀:RA是一種發炎性疾病,患者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等明顯的發炎症狀,而OA則較少出現這些症狀。
  • 晨僵:RA患者常會出現晨僵,也就是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持續時間通常超過30分鐘。OA的晨僵則比較少見,即使出現,持續時間也較短,通常只有幾分鐘。
關節腫脹

OA的關節腫脹通常是硬的、骨感的,而RA的關節腫脹則是軟的、溫暖的、甚至會有壓痛感。

關節僵硬

RA患者的關節僵硬很常見,而且在休息後會更明顯,例如晨僵。OA患者的關節僵硬則相對少見,如果出現,通常是在活動後,特別是在晚上。

影像學檢查

光檢查可以幫助區分OA和RA。OA的X光影像會顯示關節間隙變窄(因為軟骨磨損)和骨贅形成(因為骨骼重塑),但不會出現侵蝕或囊腫。RA的X光影像則可能出現關節邊緣的侵蝕。

血清學檢查

類風濕因子(RF)是一種自體抗體,在RA患者中常會出現,但在OA患者中則較少見。不過,隨著年齡增長,OA患者也可能出現低滴度的RF。

侵蝕性或發炎性骨關節炎

這是一種特殊的OA類型,會導致手部小關節的嚴重且快速惡化的關節炎,通常發生在中年。這種OA會在關節中央出現侵蝕,需要與RA的邊緣侵蝕區分。

那麼,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疑惑,我的症狀到底是哪種疾病呢?

別擔心!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讓你自行診斷,而是提供一些資訊,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要確診到底是OA還是RA,還是需要專業醫師的診斷。

如果你有持續的關節疼痛或不適,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千萬不要自己亂吃藥或聽信偏方。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規律運動、控制體重、戒菸等,可以幫助你保護關節健康。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醫師密切合作,醫師會根據你的病史、症狀、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做出最準確的判斷,並共同擬定最適合你的治療計畫。

結語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OA和RA的差異。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在這裡陪伴你,一起面對關節疼痛的挑戰!注意,這篇文章僅提供參考資訊,不能取代專業醫療建議。如果你有任何關於關節健康的疑問,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

Reference

[1] A comparison of risk factors for osteo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using NHANES data.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2020 LINK

[2] Onset, early stages, and pro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linical study of 100 patients with 11year followup. /Br Med J /1973

[3] Blood transfusion, alcohol use, and anthropometric risk factor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older women. /J Rheumatol /2002

[4]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 /1988

[5]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ayes clears the haze. /Ann Intern Med /2007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冠狀動脈心臟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心臟病威脅大!了解冠狀動脈心臟病成因、症狀與併發症。及早預防,從戒菸、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做起,更要重視心理健康,守護您的心。
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關節疼痛、晨僵不適?認識自體免疫疾病,及早診斷與治療是關鍵!本文解析成因、症狀、併發症與高風險族群。透過藥物、物理治療及生活調整,積極管理,提升生活品質,與疾病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