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FAST」口訣,快速辨識中風!
「FAST」是一個簡單易記的口訣,能幫助你快速辨識中風的常見症狀:
F (Face)-臉部下垂
觀察對方是否出現臉部單側下垂、歪斜,或微笑時嘴角不對稱。
A (Arm)-手臂無力
請對方將雙臂平舉,觀察是否有一側手臂無力下垂。
S (Speech)-說話困難
請對方重複一句簡單的話,觀察是否出現口齒不清、表達困難或無法理解他人的話語。
T (Time)-時間就是生命
如果發現上述任何一項症狀,請立即撥打119,並清楚告知對方你懷疑是中風。
除了「FAST」,還有其他重要徵兆
除了「FAST」口訣提到的症狀外,還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腦中風徵兆,需要大家提高警覺:
突然出現單側肢體麻木或無力
這可能是腦中風最常見的症狀,通常會影響臉部、手臂或腿部。
突然出現意識混亂或說話困難
病人可能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無法理解他人的話語。
突然出現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或喪失
病人可能突然看不清楚東西,或視野出現缺損。
突然出現行走困難、頭暈或失去平衡
病人可能感到頭重腳輕,無法平穩地行走。
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
這種頭痛可能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
為什麼及時就醫這麼重要?
腦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腦組織缺血或出血所引起的。腦細胞非常脆弱,一旦缺氧就會迅速死亡,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及時就醫才能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盡可能減少腦細胞的死亡,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
「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就能減少腦部損傷,提高復原的機會!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失能,例如:半身不遂、語言障礙、認知功能下降等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預防勝於治療
除了了解腦中風的徵兆外,更重要的是做好預防工作。以下是一些有助於預防腦中風的建議:
控制高血壓 | 高血壓是腦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定期量血壓並遵守醫囑服藥控制血壓非常重要。 |
戒菸 | 吸菸會增加血液黏稠度,提高腦中風的風險。 |
限制飲酒 | 過量飲酒會損害血管健康,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
均衡飲食 | 攝取低脂、低膽固醇、高纖維的飲食,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 |
規律運動 | 適度運動可以增強心血管功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 |
控制體重 | 肥胖會增加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腦中風。 |
定期健康檢查 | 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 |
別猶豫,立即就醫即使你只是懷疑自己或身邊的人可能中風,也請立即撥打119,千萬不要自行服用藥物或等待症狀自行緩解。有一句話說『Time is brain (時間就是大腦)』。根據研究,一但發生缺血型中風,每拖延1分鐘,就會增加190萬個腦細胞死亡。越早接受治療,就能越有效地挽救生命和減少後遺症。
Reference
[1] Helping the science speak for itself: lessons learned developing video summaries for a precision medicine and health disparities collaborative. /Personalized medicine /2022 LINK
[2] Automatic analysis of summary statements in virtual patients a pilot study evaluating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20 LINK
[3] A protocol for cocreating research project lay summaries with stakeholders: guideline development for Canada’s AGEWELL network. /Research involvement and engagement /2020 LINK
[4] Identify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medical conversations to summarize a clinicianpatient encounter. /Health informatics journal /2020 LINK
[5] Sociodemographic and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Awareness of Stroke Signs and Symptoms Among Adults United States, 2017.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20 LINK
[6] {First aid for stroke: how to recognise it and what to do} /La Revue du praticien /2020
[7] Acute Stroke Presenting as Un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Monochorea. /Cureus /2021 LINK
[8] Can people apply ‘FAST’ when it really matters? A qualitative study guided by the common sense selfregulation model. /BMC public health /2019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