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資源,重拾活力
研究顯示,太極拳這類運動有助於中風病人的復健,可改善吞嚥、肌力、行走能力、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與認知功能。在台灣,許多醫療院所和復健中心提供多種專業的復健服務,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等。
物理治療
協助病人恢復肢體活動能力,如肌力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平衡訓練等。
職能治療
訓練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澡、進食等等,並協助其重新適應生活與工作。
語言治療
針對語言及吞嚥困難的病人,提供專業的評估與治療。
此外,部分機構也提供像太極拳、氣功等運動課程,幫助病人提升體能、改善平衡與協調性。
遠距醫療,跨越距離限制
隨著科技發展,「遠距醫療」也越來越普及,讓病人即使在家也能接受專業的醫療照護,例如:線上復健指導、用藥諮詢、心理支持等。對於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是一大福音,也減輕家屬接送的負擔。
支持團體,溫暖同行
照顧中風病人不僅是身體上的挑戰,也是心理上的考驗,家屬往往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加入病友支持團體,透過與有類似經驗的家屬互相交流、分享經驗,不僅能獲得實用資訊,也能獲得情感上的支持,讓家屬不那麼孤單,更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居家照護,舒適安心
若病人需要長期照護,可考慮申請居家照護服務,由專業照護人員到府協助日常照護,如協助沐浴、更衣、餵食、翻身拍背等等,這類服務可減輕家屬照護負擔。
喘息服務,暫時放鬆
照顧病人是一項長期抗戰,家屬也需要適時休息。喘息服務能讓家屬有短暫的休息機會,將照護責任交給專業人員,讓自己適時放鬆、重新充電,再繼續照顧病人。
政府補助,減輕經濟壓力
中風病人的醫療和照護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政府提供多項補助,如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居家服務補助、喘息服務補助等,以協助家屬減輕經濟壓力。
中醫輔助治療
台灣中醫發展蓬勃,許多中醫師提供針灸、推拿、中藥治療,可與西醫治療合併使用,提升病人生活品質。
持續照護與自我管理
鼓勵病人積極參與復健,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戒菸等,有助提升復原效果,降低中風復發風險。
急診與急性中風處理
時間就是腦!及早接受治療能有效降低後遺症。台灣有完善的急診醫療體系,撥打119求救,救護人員會將病人送往鄰近醫院治療。
跨團隊合作,全面照護
在台灣,中風病人的照護通常由跨專業團隊共同完成,包含醫師、護理師、復健師、社工師等。透過團隊合作,提供病人更全面、完善的照護。
實用建議
積極尋找資源
不害怕求助,主動聯繫相關機構或社福單位,了解可用的資源。
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溝通
定期與醫師、復健師溝通,了解病人狀況和治療進度。
耐心陪伴與鼓勵
復健之路漫長,家屬的耐心陪伴和鼓勵很重要。
照顧好自己
照顧病人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才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詳細記錄病況
記錄病人的病情、用藥、復健狀況,方便與醫療團隊溝通。
安排規律的作息
規律作息有助病人良好復原。
營造舒適的居家環境
確保居家環境安全、舒適,防止跌倒等意外發生。
多陪伴病人聊天
聊天有助於病人提升情緒與認知功能。
鼓勵社交與互動
參與社交活動有助於病人重新融入社會,提升生活品質。
照顧中風病人是條漫長的路,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希望。保持耐心和信心,積極運用身邊資源,與病人一起努力,相信一定能看見美好的成果。加油!
衷心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們帶來一些溫暖和力量。請記得,你們並不孤單,我們一直都在這裡,為你們加油!
Reference
[1] Effects of a Tai ChiBased Strok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on Symptom Clusters, Physic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A Randomized Feasibilit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LINK
[2] Telehealth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SelfManagement in Stroke Survivors: A Systematic Review. /Healthcare (Basel, Switzerland) /2021LINK
[3] Canadian Stroke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Virtu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Interim Consensus Statement 2022.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22LINK
[4]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sensus statements of Taiwan Academy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 Taiwan yi zhi /2021LINK
[5] 2020 Guideline for Prehospital Management, Emergency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and Taiwan Stroke Society. /Journal of acute medicine /2021LINK
[6] Continuity of Care and SelfManage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Strok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Healthcare (Basel, Switzerland) /2021LINK
[7] Predictors for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mong inpatients with firsttime strok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 /2020LINK
[8] 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 executive summary and 2019 update o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2020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