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從容應對挑戰:ADHD家長的實用指南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神經發展障礙,及時有效的措施,對於病人與家屬而言非常重要。

請記住,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個別需求調整育兒策略。以下提供ADHD家長一定要知道的實用指南,祝願所有ADHD家庭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陪伴您和孩子一同成長!

目錄

要點一:了解ADHD的核心症狀和共病問題

ADHD的核心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衝動。這些症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社交和日常生活。此外,ADHD還常伴隨其他共病問題,例如: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睡眠問題等等。了解這些症狀和共病問題,能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並尋求適切的協助。

要點二:尋求以實證為基礎的治療方法

目前,針對學齡前和學齡兒童,建議的以實證為基礎的心理社會治療是行為親子和教師訓練(BPT)。BPT的核心要素是工具性學習原則,例如強化適應性行為、忽視或懲罰不適應性行為,以及刺激控制技巧。

要點三:提升行為親子和教師訓練(BPT)成效的策略

雖然BPT在減少對立行為和改善育兒方法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並不能減少ADHD的核心症狀。此外,訓練效果也可能隨著時間消退。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BPT成效的建議:

考量孩子的動機過程

ADHD兒童的獎勵和懲罰敏感性可能與一般兒童不同。BPT應該根據孩子的個別差異調整獎勵和懲罰策略,並考慮孩子對預期和非預期結果的情緒反應。

運用補救策略

BPT應包含針對ADHD兒童學習缺陷的補救策略,例如加強組織能力和時間管理技巧的訓練。

謹慎使用懲罰

過度或不當的懲罰可能對ADHD兒童產生負面影響。BPT應該著重於正向強化,並謹慎使用懲罰。

要點四:與孩子一起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ADHD兒童更容易出現不良的飲食、運動、螢幕使用和睡眠習慣,這些習慣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家長在培養孩子健康生活習慣時,可能會面臨許多挑戰,例如:孩子的症狀、育兒優先順序的競爭、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以下是一些建議:

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期望

與孩子一起設定可實現的目標,並提供明確的期望。

建立規律的作息

規律的作息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提供支持和鼓勵

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健康活動,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要點五、正念教養

正念教養是一種以正念為基礎的育兒方法,它可以幫助家長提升覺察力、調節情緒、並增進親子關係。研究顯示,正念教養可以改善ADHD兒童的行為問題,並減輕家長的壓力。

要點六:體重管理

ADHD病人更容易出現體重增加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家長應重視孩子體重管理,協助他們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規律的運動習慣。

要點七:時間管理和生產力策略

學習障礙(LD)和ADHD的年輕人,在管理時間和生產力方面經常面臨挑戰。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他們克服這些挑戰的策略:

建立習慣和規律

規律的作息和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時間和提高生產力。

重新建構思維

幫助孩子重新建構對時間和任務的看法,例如將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並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針對特定症狀的策略

針對孩子的特定症狀,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或衝動,制定相應的策略。

要點八:幫孩子制定壓力應對策略

ADHD常伴隨著個人、職業和社交方面的功能障礙,以及心理困擾。學習有效的壓力應對策略,例如問題解決、尋求社會支持和放鬆技巧,可以幫助ADHD病人減輕生活壓力和改善生活品質。

要點九:別忘記尋求專業協助

家長在照顧ADHD兒童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到壓力和疲憊。尋求專業協助,例如心理諮商、親子教養課程和支持團體,可以幫助家長學習有效的育兒技巧,並獲得情感支持。

要點十:積極與學校合作

與孩子的學校保持密切聯繫,共同制定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並確保孩子在學校獲得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要點十一、持續學習和成長

ADHD是一個複雜的疾病,家長需要持續學習相關知識,並不斷調整育兒策略。參與研討會、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章,以及與其他ADHD家長交流經驗,都是很好的學習方式。

結語

養育ADHD孩子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但也是一段充滿愛和成長的旅程。透過了解ADHD的特性、學習有效的育兒技巧,並尋求專業協助,家長可以更從容地應對挑戰,並幫助孩子充分發揮潛能。記住,你不是孤軍奮鬥,有很多資源和支持可以幫助你走過這段旅程。

Reference

[1] The management of ADH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ringing evidence to the clinic: perspective from the European ADHD Guidelines Group (EAGG).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1LINK

[2] How to Improve Behavioral Parent and Teacher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ADHD: Integrati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into Treatment.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2020LINK

[3] Shaping healthy habits in children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and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parent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facilitators and promising strateg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9LINK

[4] Codesigned Mindful Parenting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DHD: A Pilot and Feasibility Study.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21LINK

[5] Weight Management for Students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 Qualitative Study. /Healthcare (Basel, Switzerland) /2022LINK

[6]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TimeRelated and Productivity Challenges of Young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Children (Basel, Switzerland) /2019LINK

[7] The role of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for life impairments in ADHD.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Vienna, Austria : 1996) /2021LINK

[8] Mothers’ stress and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with ADHD. Mediation of coping strategi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21LINK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別再說「過動兒」!用正確的態度與語言理解ADHD
別再說「過動兒」!認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避免汙名化語言, 了解成因與症狀, 以同理心建立良好溝通, 提供支持與協助, 看見他們的無限潛力。
便秘、過敏、過動…從腸道健康著手,改善孩子的身心平衡
孩子便秘、過敏、過動?研究顯示,腸道菌群平衡是關鍵!補充益生菌、調整飲食作息,從「第二大腦」著手,改善腸道健康,促進孩子身心發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