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慢性中耳炎反覆發作,如何有效治療與保養?

小明最近耳朵不舒服,時常聽見耳內傳來水聲,還有些耳痛。他用棉花棒清理耳朵,但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了耳漏和聽力下降。經過檢查,醫生告訴他,他患上了慢性中耳炎,這是一種持續發炎的耳部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耳膜穿孔、耳漏和聽力受損,並且可能還伴隨耳痛或持續不適。

醫生為小明開了抗生素和抗菌藥水,並叮囑他要保持耳道乾燥,避免使用棉花棒挖耳,這樣才能幫助改善病情。小明也開始注意增強免疫力,控制鼻部疾病,並避免耳部再次感染。
慢性中耳炎是一種持續發炎的耳部疾病,常見症狀包含耳膜穿孔、耳漏和聽力受損。治療方式包括局部或全身性抗生素、抗菌藥水、耳道清潔及手術。日常保養則需保持耳道乾燥、避免挖耳、控制鼻部疾病及增強免疫力。若出現持續耳漏、聽力下降、耳痛、發燒或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反覆感染可能暗示免疫系統問題,需尋求專業評估。

目錄

什麼是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是指中耳和乳突腔的慢性發炎,通常伴隨著多種細菌感染。它的主要特徵是耳膜穿孔,並有耳漏(耳朵流膿)的現象。慢性中耳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耳漏和聽力損失。

治療方法有哪些?

目前,治療慢性中耳炎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其作用是殺死或抑制可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可分為局部和全身性兩種,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治療方法合併使用,例如耳道清潔。

局部抗生素

局部抗生素是治療慢性中耳炎最常見的方法,可以直接作用於感染部位,效果較為直接。局部抗生素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治療方法合併使用,例如使用抗菌藥水或進行耳道清潔。

全身性抗生素

全身性抗生素透過口服或注射進入體內,可對全身性感染起到作用。然而,全身性抗生素的副作用較大,需要謹慎使用。著名小號演奏家約翰·史密斯在他的音樂生涯中多次遭遇慢性中耳炎的困擾,需要定期使用耳滴劑和口服抗生素進行保守治療,但還是經常面臨耳漏和聽力減退的問題。一次嚴重的發作甚至讓他不得不暫停演出,接受手術治療。

局部抗菌藥水

局部抗菌藥水可以抑制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治療方法合併使用,例如與抗生素或耳道清潔配合。然而,使用抗菌藥水時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例如外耳皮膚的刺激,表現為不適、疼痛或瘙癢。某些抗菌藥水(例如酒精)可能對內耳有毒性(耳毒性),增加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頭暈或耳鳴的風險。

耳道清潔

耳道清潔是治療慢性中耳炎的重要輔助措施,可以清除耳道內的膿液和碎屑,保持耳道清潔乾燥,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疾病的康復。

手術治療

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慢性中耳炎病人,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清除病灶,重建聽骨鏈,改善聽力。常見的手術方法包括“開放式”和“閉合式”兩種,各有其優缺點,特別是在兒童的耳科手術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對於較大的耳膜穿孔,使用骨成形材料填充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如何保養?

除了積極治療外,正確的保養也是預防慢性中耳炎復發的關鍵。以下是一些保養建議:

保持耳道清潔乾燥

避免讓水進入耳道,例如游泳或洗澡時可以使用耳塞或耳罩。洗頭後,應使用棉花棒輕輕擦乾外耳道的水分。保持耳道乾燥、避免不當挖耳和定期檢查是預防慢性中耳炎的關鍵步驟。

避免挖耳朵

挖耳朵容易損傷耳道皮膚,增加感染的風險。

控制鼻部疾病

鼻部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和鼻竇炎,會影響耳咽管的功能,增加中耳炎的風險。因此,控制鼻部疾病有助於預防慢性中耳炎的發生。一位四十歲的女教師瑪麗·約翰遜,在一次感冒後發現自己患上了慢性中耳炎,通過規則地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和益生菌,逐漸減輕了中耳腔的過敏發炎反應。

增強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風險。

戒菸

吸菸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中耳炎的危險因素。

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以保護兒童免受急性中耳炎的侵襲。

避免躺著餵奶

躺著餵奶會增加牛奶回流到耳咽管的風險,從而增加急性中耳炎的風險。

正確使用奶嘴

奶嘴的使用存在爭議。奶嘴可能對預防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有保護作用,但也可能增加急性中耳炎的風險。目前的建議是在6個月後戒掉奶嘴,以降低急性中耳炎的風險。

減少托兒所接觸

托兒所是急性中耳炎的危險因素,但工作的父母可能別無選擇。可以考慮由親戚照顧或在較少兒童的環境中照顧孩子。

何時需要就醫?

如果您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

耳朵持續流膿
聽力下降
耳朵疼痛
發燒
頭暈

反覆感染的警訊

對於兒童和成人,反覆感染可能是免疫系統功能異常的警訊。如果兒童一年內出現六次或以上耳部或呼吸道感染、一年內兩次或以上嚴重的鼻竇感染或肺炎、一年內四次或以上新的耳部感染、一生中兩次或以上敗血症或腦膜炎、使用抗生素兩個月或以上卻效果不佳,或有復發性或抵抗性口腔或皮膚念珠菌病等,應該考慮免疫缺陷的可能性,並尋求專業評估。

成年人若一年內有四次或以上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復發性感染或需要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的感染、兩次或以上嚴重的細菌感染等,應考慮免疫缺陷的可能性。

結語

慢性中耳炎是一種需要積極治療和保養的疾病。透過及時且正確的治療和積極保養,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還能預防復發並改善聽力。如果您有慢性中耳炎的困擾,請及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Reference

[1] Unilateral hearing loss in a 94yearold patient. /Age and ageing /2019 LINK

[2] Topical antibiotics for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LINK

[3] Chronic Primary Tinnitus: A Management Dilemma. /Audiology research /2020 LINK

[4]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chronic diseases care followup and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low resource settings: a narrativ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1 LINK

[5] Topical antibiotics for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LINK

[6] Topical antiseptics for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LINK

[7] Aural toilet (ear cleaning) for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LINK

[8] Topical versus systemic antibiotics for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LINK

[9] Halting the March: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opic Dermatitis and Food Allergies.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 /2020 LINK

[10] Managing childhood allergies and immunodeficiencies during respiratory virus epidemics The 2020 COVID19 pandemic: A statement from the EAACIsection on pediatrics.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20 LINK

[11] Allergy and Otitis Media in Clinical Practice. /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s /2020 LINK

[12] Lifestyle, behaviour, and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ud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consensus.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2 LINK

[13] Antibiotic misuse i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and adults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TAILORED Treat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19 LINK

[14] Altered respiratory virome and serum cytokine profile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LINK

[15]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s between immunity and atopy.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20 LINK

[16] A 70YearOld Man With Cough and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s. /Chest /2021 LINK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家長如何觀察兒童中耳炎症狀的變化?
兒童中耳炎好發!家長必學觀察重點:耳朵痛、發燒、耳漏是警訊。掌握症狀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及時就醫。預防方法:接種疫苗、母乳哺育、避免二手菸,守護寶貝健康!
寶寶中耳炎用藥後腹瀉,該停藥嗎?如何應對副作用?
寶寶中耳炎服藥後腹瀉怎麼辦?別自行停藥!速諮詢醫生評估,調整藥物或飲食。補充水分電解質、益生菌,觀察病情變化。瞭解中耳炎用藥、副作用及照護,守護寶寶健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