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糖尿病怎麼診斷?一次搞懂空腹血糖、HbA1c、葡萄糖耐受測試!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慢性疾病,了解糖尿病的診斷方法至關重要,有助於及早發現並控制病情。學習疾病知識是戰勝疾病的第一步,一起認識糖尿病的診斷:了解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和葡萄糖耐受試驗。

目錄

認識糖尿病:血糖控制失靈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徵是血糖(葡萄糖)濃度長期偏高,這源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佳(胰島素阻抗)。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能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提供能量。當這把鑰匙不足或失效時,葡萄糖便滯留在血液中,導致血糖升高。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診斷標準,糖尿病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型糖尿病

免疫系統攻擊並摧毀胰臟中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導致身體完全無法產生胰島素。

第二型糖尿病

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胰臟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正常,最終胰臟可能衰竭,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第二型糖尿病佔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

妊娠糖尿病

懷孕期間出現的血糖升高,通常在分娩後會恢復正常,但會增加未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其他特定類型的糖尿病

由基因缺陷、藥物、疾病等因素引起的糖尿病。

無論哪種類型,高血糖長期下來都可能損害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心臟、血管、腎臟、眼睛和神經。因此,早期診斷和有效控制血糖對於預防併發症非常重要。

糖尿病診斷的三大關鍵指標

糖尿病的診斷並非單憑感覺,而是需要透過科學的檢測來確認。以下介紹三種最常用的診斷方法:

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空腹血糖就像考試前先來個模擬考,了解你目前的血糖狀態。

原理 測量至少禁食8小時後的血糖值。
標準正常:< 100 mg/dL (5.6 mmol/L)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100-125 mg/dL (5.6-6.9 mmol/L) 糖尿病:≥ 126 mg/dL (7.0 mmol/L)
注意事項空腹血糖檢查方便快速,是初步篩檢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如果空腹血糖偏高,通常會建議進行其他檢查以確認診斷。
糖化血色素 (HbA1c)

糖化血色素就像一份長期的成績單,告訴你過去幾個月血糖控制的整體表現。

原理糖化血色素可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葡萄糖會與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糖化血色素,血糖越高,糖化血色素的比例也越高。
標準正常:< 5.7% 糖尿病前期:5.7-6.4% 糖尿病:≥ 6.5%
注意事項糖化血色素不受短期飲食或生活方式改變的影響,能更準確地反映長期的血糖控制情況。然而,某些情況下,例如貧血、血紅蛋白病變等,可能會影響糖化血色素的準確性。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就像一場壓力測試,看看你的身體在承受葡萄糖負荷時的反應如何。

它能更全面地評估身體對葡萄糖的反應,有助於診斷妊娠糖尿病和某些特殊情況下的糖尿病。

原理測量在口服含有75克葡萄糖的液體後,血糖值的變化。
步驟步驟一:禁食至少8小時。 步驟二:喝下葡萄糖液。 步驟三:在喝下葡萄糖液後的2小時測量血糖值。
標準正常:2小時血糖 < 140 mg/dL (7.8 mmol/L) 糖尿病前期:2小時血糖 140-199 mg/dL (7.8-11.0 mmol/L) 糖尿病:2小時血糖 ≥ 200 mg/dL (11.1 mmol/L)

診斷流程

通常,醫師會根據你的病史、症狀和初步檢查結果,選擇適合的診斷方法。如果初步檢查結果異常,通常需要進行重複測試以確認診斷。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在沒有明確高血糖症狀的情況下,應使用不同的檢測方法進行確認。例如,如果空腹血糖測試結果顯示患有糖尿病,則應通過HbA1c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驗證診斷。

糖尿病前期:警訊與轉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值高於正常範圍,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糖尿病前期是重要的警訊,代表你已經處於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群。及早發現糖尿病前期,並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

減重

減輕5-10%的體重。

健康飲食

選擇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的食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限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取。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

診斷之後:積極面對,擁抱健康

確診糖尿病並非世界末日。透過積極的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你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治療選擇
  • 飲食控制:糖尿病飲食並非完全禁止某些食物,而是要選擇健康的食物,控制總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並注意飲食的均衡。
  • 運動:運動能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利用胰島素,降低血糖,並有助於控制體重,改善心血管健康。
  • 藥物治療:醫師會根據你的血糖控制情況,選擇適合的口服降血糖藥或胰島素注射。
  • 血糖監測:定期監測血糖,了解血糖的變化,有助於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
風險與康復建議:
  •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眼科、腎臟、心血管等相關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併發症。
  • 足部護理: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現足部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因此需要特別注意足部護理,避免足部受傷和感染。
  • 心理健康: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可能會帶來心理壓力。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的支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更好地管理疾病。

結語:了解疾病,戰勝疾病

糖尿病的診斷並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透過了解糖尿病的診斷方法、治療選擇和風險管理,你可以積極地面對疾病,掌控自己的健康。

請記住,與你的醫師密切合作,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並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就能夠有效地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擁抱健康快樂的生活。

Reference

[1] Review of methods for detecting glycemic disorders.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20 LINK

[2] Selph S, Dana T, Blazina I, et. al.: Screening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Ann Intern Med 2015; 162: pp. 765776.

[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0. 10 Diabetes Care 2020; 43: pp. S111S134.

[4]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s. /Progres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2019 LINK

[5] Chrysant SG: New onset diabetes mellitus induced by statins: current evidence. Postgrad Med 2017; 129: pp. 430435.

[6] Blood Glucose Level Forecasting on Type1Diabetes Subjects during Physical Activ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Learning Techniques. /Bioengineering (Basel, Switzerland) /2021 LINK

[7]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Pathophysiologic Perspective. /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1 LINK

[8] Labelfree quantitation of glycated hemoglobin in single red blood cells by transient absorption microscopy and phasor analysis. /Science advances /2019 LINK

[9]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a SemiUrban Brazilian Pop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9 LINK

[10] Is HbA1c an ideal biomarker of wellcontrolled diabetes?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2021 LINK

[11] Interpretation of hemoglobin A1C in primary care setting. /Journal of community hospital internal medicine perspectives /2019 LINK

[12] The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n Mice.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Clifton, N.J.) /2020 LINK

[13] A protocol for studying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islet function in mice. /STAR protocols /2022 LINK

[14] Discriminatory ability of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of central fat distribution for prediction of postprandial hyperglycaemia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fasting glucose: the DICAMANO Study.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 LINK

[15] Shape of the OGTT glucose response curve: relationship with βcell function and differences by sex, race, and BMI in adults with early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 /2021 LINK

[16] An increase in inflammation and islet dysfunction is a feature of prediabetes. /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2021 LINK

[17] From PreDiabetes to Diabetes: Diagnosis, Treatments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Medicina (Kaunas, Lithuania) /2019 LINK

[18] Treating prediabetes: why and how should we do it? /Minerva medica /2019 LINK

[19] A position statement on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of prediabetes in adults in primary care in Australia.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20 LINK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糖尿病居家血糖監控:注意事項與懶人包,戰勝高血糖!
糖尿病居家血糖監控全攻略!掌握血糖機、測量技巧、飲食調整,遠離高血糖威脅。立即學習,擁抱健康生活,預防併發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