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白袍高血壓 vs. 真性高血壓?如何正確診斷?一篇讓你秒懂的血壓大小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每次到醫院量血壓,數值都偏高,讓你膽戰心驚?但回到家裡,自己量血壓卻又正常?這可能就是「白袍高血壓」在作祟!但除了白袍高血壓,還有「真性高血壓」、「隱性高血壓」,這些血壓類型讓人霧煞煞,到底該如何正確判斷?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搞懂這些血壓大小事!

目錄

為什麼了解血壓類型如此重要?

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等嚴重併發症。如果因為白袍效應而誤判,可能導致不必要的藥物治療;反之,若忽略了真性高血壓或隱性高血壓,則可能延誤治療,造成健康上的隱憂。因此,正確診斷血壓類型至關重要,才能對症下藥,保護你的健康。

白袍高血壓:醫院量血壓就緊張?

白袍高血壓,又稱「診間高血壓」,指的是在醫療場所測量血壓時,因為緊張、焦慮等情緒因素,導致血壓升高,但在家裡或日常生活中測量血壓卻是正常的現象。根據研究,約有20%到30%被診斷為高血壓的人,可能患有白袍高血壓。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白袍高血壓?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在家量血壓

購買一台合格的血壓計,每天早晚固定時間測量血壓,並記錄下來。

與診間血壓做比較

將居家血壓的平均值與在醫院診間測量的血壓做比較。如果診間血壓明顯高於居家血壓,就很有可能是白袍高血壓。

對話範例:

「醫生,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大概120/80左右,可是每次來醫院量血壓都超過140/90,是不是我的血壓有問題?」

「聽起來您可能有白袍高血壓,建議您可以先在家規律量血壓,記錄一週後再帶來給我參考,這樣能更準確判斷。」

真性高血壓:名符其實的高血壓

真性高血壓,指的是無論在診間或居家,血壓都持續偏高的情況。這才是真正需要積極治療的高血壓,因為長期下來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真性高血壓?

持續追蹤血壓

即使在家量血壓也持續偏高,且經過多次測量都是同樣的結果,就應高度懷疑是真性高血壓。

尋求專業協助

務必諮詢醫生,進行詳細的檢查與評估,找出高血壓的原因,並擬定適合的治療計畫。

治療真性高血壓,不只是吃藥:

除了藥物控制外,生活型態的調整也相當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健康飲食

減少鈉的攝取,增加鉀、鈣、鎂等礦物質的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瘦肉等。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控制體重

維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降低血壓。

戒菸限酒

菸酒會升高血壓,應盡量避免。

舒緩壓力

學習放鬆技巧,如冥想、瑜珈、深呼吸等,有助於降低血壓。

隱性高血壓:在家血壓正常,就沒事了嗎?

隱性高血壓,又稱「遮蔽性高血壓」,指的是在診間量血壓正常,但在家或日常生活中量血壓卻偏高的現象。這種情況更容易被忽略,因為患者往往誤以為自己的血壓沒問題。

為何隱性高血壓更危險?

因為它更容易被忽略,導致延遲治療,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顯示,隱性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甚至高於白袍高血壓患者。

如何揪出隱性高血壓?
  • 24小時血壓監測(ABPM):這是診斷隱性高血壓的金標準。透過穿戴24小時的血壓監測儀器,可以完整記錄患者在日常活動中的血壓變化,更準確地評估血壓狀況。
  • 居家血壓監測:即使在診間血壓正常,也應定期在家量血壓,並記錄下來,提供醫生參考。

對話範例:

「醫生,我最近常常覺得頭暈,可是來醫院量血壓都正常,會不會是什麼問題?」

「您描述的症狀聽起來有點像隱性高血壓,建議您可以做24小時血壓監測,看看您在日常生活中的血壓變化。」

實用工具:血壓日記

為了更清楚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建議您可以製作一份血壓日記,記錄每次量血壓的時間、數值、以及當時的身體狀況和情緒。

範例

日期時間血壓(mmHg心跳(bpm身體狀況/情緒備註
2024/10/27早上8:00135/8572精神不錯,平靜早餐後30分鐘
2024/10/27晚上9:00125/7868感到疲倦,放鬆睡前1小時
2024/10/28早上8:00140/9075感到焦慮,緊張今天要開會

尋求支持,你並不孤單

面對高血壓,你並不孤單。除了專業的醫療團隊,還有許多資源可以提供支持:

病友團體

透過病友團體,你可以與其他高血壓患者交流經驗、互相鼓勵,並獲得更多關於高血壓的知識。

心理諮商

如果你因為高血壓而感到焦慮、壓力大,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學習放鬆技巧,調適情緒。

結語:積極面對,掌握血壓健康

正確診斷血壓類型是高血壓管理的第一步。無論你是白袍高血壓、真性高血壓,還是隱性高血壓,都不要過於擔心,積極面對,與醫生合作,制定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記住,血壓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就能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從現在開始,拿起血壓計,記錄你的血壓,掌握自己的健康!

Reference

[1] Turnbull 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Treatment Trialists C. Effects of different bloodpressurelowering regimens on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results of prospectivelydesigned overviews of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2003; 362: pp. 15271535.

[2] Schedule a followup visit in 2 weeks to repeat th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hypertension before prescribing medication.

[3] Blood Pressure Phenotypes Defined b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Carotid Artery Change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Japanese Adults: The Ohasama Study. /The Tohoku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20 LINK

[4]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21 LINK

[5] Schedule a followup visit in 2 weeks to repeat th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hypertension before prescribing medication.

[6]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Normotensive Type 2 Diabetics Using 24 hr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Dev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 One Year Hospital Based Cross Sectional Study. /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Physicians of India /2022 LINK

[7]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Decisions.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9 LINK

[8] Textor SC: Renal arterial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Med Clin North Am 2017; 101: pp. 6579.

[9] Effectiveness of a new onehour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method to diagnose hypertension: a diagnostic accuracy clinical trial protocol. /BMJ open /2019 LINK

[10]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2021 LINK

[11]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lifestyle advice and behavior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or diabetes: NHANES 20152018. /Preventive medicine /2021 LINK

[12] Managing Hypertension Using Combination Therapy.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20 LINK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高血壓藥得吃一輩子嗎?關於血壓藥你必須知道的事情
高血壓是沉默殺手!認識血壓藥物、飲食及運動,積極控制。血壓藥需吃一輩子?掌握血壓管理,與醫生攜手,擁抱健康生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