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的病因?
胰島素阻抗、基因遺傳、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高糖、高油脂飲食)、缺乏運動、生活壓力等等因素,導致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胰島素阻抗即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變差,血液葡萄糖不容易進入細胞內提供能量,身體代謝出問題;所以,代謝症候群者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最高。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簡單來說,代謝症候群就是一群危險因子的集合,包括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尤其是三酸甘油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等等。這些因子就像一個個小壞蛋,聯手攻擊你的身體,大幅增加你罹患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為何非胖子的專利?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重點!雖然肥胖的確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危險因子,但並不是唯一的原因,即使你的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落在正常範圍(介於18.5~24之間為理想體重),還是有可能因為體內脂肪分布異常(例如內臟脂肪過多),而成為代謝症候群一族。
這種體重正常但卻有代謝症候群的狀況,我們稱為「體重正常代謝型肥胖」(Metabolic Obesity in Normal Weight,簡稱MONW)。像有些人看起來瘦,卻有個大肚腩,或者體重、BMI量起來都標準,但肌肉量卻過低,體脂肪過高,這類型,在醫學上都屬於MONW一群,俗稱「瘦胖子」。
MONW的最大隱形危機?
由於體重正常,BMI值也正常,患者容易得到「虛假的安心感」,潛伏在體內的慢性病源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因此輕忽自身的健康狀況,甚至連醫生也可能忽略診斷,因而錯失早期介入和預防的機會,這就像埋伏在體內的定時炸彈一樣,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經造成身體不可逆的損害。
如何查出隱形的MONW?
想要揪出MONW,需要透過更精密的檢查,例如:
腰圍測量
腹部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之一,即使BMI正常,腰圍過粗也代表內臟脂肪過多,需要提高警覺。男性腰圍>=90cm (35吋),女性>=80cm (31吋),表示異常。
體脂肪率測量
體脂肪率為「體脂肪重量」佔「體重」的百分比,男性體脂肪率15~25%為正常值,女性約為20~30%。了解身體組成,比起單純的體重更能反映真實的健康狀況。
血液檢查
檢查血糖、血脂、血壓等指標,可以更全面地評估代謝健康。
如何預防和改善MONW?
不管怎麼吃,飲食要均衡
減少高糖、高油脂、高鹽分的食物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低脂蛋白質等健康食物,如果吃了高糖高油脂的食物,記得要補充蔬果。
不管怎麼睡,睡眠要充足
如果沒辦法每晚睡足八小時,可將睡眠分成階段式進行,如以午睡、早點睡、休假睡來補足;睡眠不足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一天有1440分鐘,記得動30分鐘
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平均一天動30分左右。去壓力,長活力。
長期壓力也會影響代謝功能,學習適當的壓力管理技巧,例如冥想、瑜珈、深呼吸等,可減少焦慮憂愁的妄想,妄念一滅,活力自然長出來。
常檢查,發現早
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惡化。
提醒: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法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請遵循專業醫療人員的指示。
結語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了解代謝症候群的隱形危機,並提醒大家即使體重正常,也要重視自身的代謝健康!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預防代謝症候群最有效的方法,從今天開始就做出改變吧!💪
Reference
[1] Metabolic Obesity in People with Normal Body Weight (MONW)Review of Diagnostic Crit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LINK
[2] Metabolic Syndrome Pathophysiology and Predisposing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1 LINK
[3] Cancer Risk in Normal Weight Individuals with Metabolic Obesity: A Narrative Review. /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 (Philadelphia, Pa.) /2021 LINK
[4]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adults with normal weight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ical obesity /2022 LINK
[5] Non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for Obesity in Modern Society. /Journal of obesity & metabolic syndrome /2021 LINK
[6] The Role of Diet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2019 LINK
[7]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flammation between the Dietary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Adolescence. /Nutrients /2022 LINK
[8] Sleeping dur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lcohol drinking and other risk factors as potential attribute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adults in Ethiopia: A hospital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PloS one /2022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