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組危險因子的集合。當一個人同時具有以下至少三項危險因子時,就可能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
腹部肥胖
腰圍過粗,男性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
高血壓
血壓超過130/85 mmHg。
高血糖
空腹血糖值超過100 mg/dL。
高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值超過150 mg/dL。
低高密度膽固醇
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男性低於40 mg/dL,女性低於50 mg/dL。
這些危險因子共同作用,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等嚴重疾病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代謝症候群還可能包含糖尿病、葡萄糖耐受不良、或胰島素阻抗等。
代謝症候群與遺傳的關聯
基因扮演的角色
代謝症候群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研究顯示,家族中有代謝症候群病史的人,罹患此症候群的風險較高。雖然目前尚未找到單一基因可以直接預測代謝症候群的發生,但許多研究指出,一些基因變異與代謝症候群的各個組成部分(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有關聯。
簡單來說,某些基因可能會讓你更容易肥胖、對胰島素不敏感,或是更容易出現血脂異常。這些基因並非決定性的因素,而是增加了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遺傳如何影響代謝症候群的各個危險因子?
- 肥胖: 基因會影響食慾、能量代謝和脂肪分佈,進而影響體重。
- 高血壓: 某些基因與血壓調節有關,會影響血管收縮和腎臟功能。
- 高血糖: 基因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導致血糖升高。
- 血脂異常: 基因會影響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代謝,導致血脂異常。
值得注意的是,代謝症候群的遺傳性是複雜的,涉及多個基因的交互作用,以及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家族史的重要性
如果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近親患有代謝症候群,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相關疾病,你應該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
環境因素也不可忽視
即使有遺傳傾向,環境因素在代謝症候群的發展中也扮演著關鍵角色。不良的生活習慣,如:
- 不健康的飲食: 攝取過多高糖、高油、高鹽的食物。
- 缺乏運動: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 吸菸: 損害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過度飲酒: 增加肝臟負擔,影響血脂代謝。
這些不良習慣會加劇遺傳風險,加速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我有家族史,該怎麼辦?
即使有代謝症候群的家族史,也不代表你一定會患病。透過積極的生活方式調整,可以有效降低風險。
均衡飲食
- 多攝取蔬菜水果: 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血脂。
- 選擇全穀類: 提供更持久的能量,穩定血糖。
- 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避免油炸食物、加工食品和紅肉。
- 適量攝取健康脂肪: 如魚油、橄欖油、堅果,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
- 限制糖分攝取: 避免含糖飲料、甜點和加工食品。
規律運動
- 有氧運動: 如快走、跑步、游泳,有助於燃燒脂肪、提高心肺功能。
- 重量訓練: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
-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維持健康體重
- 控制飲食和運動是維持健康體重的關鍵。
- 避免過度節食,以免影響代謝。
- 尋求專業營養師的建議,制定個人化的飲食計畫。
定期健康檢查
- 定期測量腰圍、血壓、血糖和血脂。
- 及早發現潛在的危險因子,及早介入治療。
- 與醫生討論家族史,制定適合你的健康檢查計畫。
戒菸限酒
- 戒菸是改善整體健康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 限制飲酒量,男性每天不超過兩份酒精,女性每天不超過一份酒精。
結語:積極面對,掌握健康
代謝症候群的確有遺傳的因素,但並非完全由基因決定。即便有家族史,你也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不必過於擔心。
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積極調整生活習慣。只要及早發現、及早預防,就能掌握自己的健康,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
Reference
[1] Galisteo, J. Duarte, A. Zarzuelo,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s on disturbances clustered i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J Nutr Biochem, 19 (2008), pp. 7184
[2] Metabolic syndrome and underlying genetic determinants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2022 LINK
[3] Estim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heritability in three large populations including full pedigree and genomic information. /Human genetics /2019 LINK
[4] Exploratory metabolomics of nascent metabolic syndrome.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019 LINK
[5] Individual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Show Altered Fecal Lipidomic Profiles with No Signs of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or 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Metabolites /2022 LINK
[6] . Mitjavila, M. Fandos, J. SalasSalvadó, M.I. Covas, S. Borrego, R. Estruch, et al., The Mediterranean diet improves the systemic lipid and DNA oxidative damage in metabolic syndrome individual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 Nutr, 32 (2013), pp. 172178
[7] Associations of irs1 polymorphism with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adomosci lekarskie (Warsaw, Poland : 1960) /2019 LINK
[8] Disentangling Genetic Risk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Diabetes /2022 LINK
[9] Metabolic syndrome and underlying genetic determinants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2022 LINK
[10] MultiOmic Approaches to Identify Genetic Factors in Metabolic Syndrome. /Comprehensive Physiology /2021 LINK
[11] Is Arsenic Exposure a Risk Factor for Metabolic Syndrome? A Review of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2022 LINK
[12] METABOLIC SYNDROM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Wiadomosci lekarskie (Warsaw, Poland : 1960) /2021 LINK
[13] How do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jointly contribute to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quantile gcomputation mixture analysis.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2022 LINK
[1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oise Exposur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0 LINK
[15] Lifestyle Modifi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Statement From Korean Society of CardioMetabolic Syndrome (KSCMS). /Korean circulation journal /2022 LINK
[16] Lifestyle Modifies the DiabetesRelated Metabolic Risk, Conditional on Individual Genetic Differences.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2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