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疏離,我感到孤獨和寂寞,我是否患有憂鬱症?

雯雯大學畢業後,滿懷期待地步入社會,卻在求職路上屢屢碰壁。一年過去,她才勉強找到一份辦公室工作,但現實並不如想像中美好。工作內容繁瑣、上司要求嚴苛,同事間冷漠疏離,讓她每天都在壓力中度過。起初,她以為只是適應期的疲憊,可是隨著時間過去,情況卻越來越糟。每天早上醒來,她都覺得身體沉重,完全提不起勁去上班。工作時,她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什麼都覺得吃力,內心充滿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下班回到租屋處,她常常獨自待在房間,不願與人交流,甚至連最愛的電影和小說都提不起興趣。晚上輾轉難眠,白天卻疲憊不堪,日復一日,她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灰暗。

終於在某個夜晚,她無聲地流著眼淚,翻遍網路上的資訊,看見韓國藝人輕生的消息,自己心中也閃過了不好的念頭,才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鼓起勇氣預約了身心科後,診斷她患上了中度憂鬱症。醫生告訴她為她安排了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在醫生的幫助下,幾個月後,她發現自己的狀況逐漸好轉,雖然工作仍然充滿壓力,但她已經不再被情緒壓垮。她明白到照顧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尋求幫助並不可恥。這段經歷讓她學會了自我關心,也讓她知道,即使人生有低谷,仍然可以慢慢走出來,迎向光明的未來。
現代社會步調快速,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疏離感常讓人喘不過氣,感到孤獨寂寞。這些感受可能令人擔憂,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患有憂鬱症。本文將根據提供的醫學文獻,深入淺出地探討憂鬱症的症狀、診斷標準,並提供一些建議,幫助您釐清自身狀況。

目錄

了解憂鬱症的核心症狀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診斷憂鬱症的核心條件是在『兩週內』,幾乎每天都出現以下至少五種症狀,且其中至少一項必須是『情緒低落』或『失去興趣 / 愉悅感』:

情緒低落

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感到悲傷、空虛,或被他人觀察到有哭泣等表現。兒童及青少年可能表現為易怒。

明顯減少興趣或愉悅感

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對幾乎所有活動都失去興趣或愉悅感,可由主觀描述或他人觀察得知。

體重明顯改變

沒有刻意節食卻體重下降或增加(例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或食慾幾乎每天都有變化。兒童則需考慮是否未能達到預期體重增加。

睡眠改變

幾乎每天都出現失眠或嗜睡。

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

幾乎每天都出現,可由他人觀察到,而非僅是自我主觀感覺煩躁或遲鈍。

疲勞或失去活力

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缺乏能量。

感到無價值感或過度/不恰當的罪惡感

幾乎每天都出現,可能達到妄想程度(並非只是自責或對生病感到愧疚)。

思考或專注力下降,或猶豫不決

幾乎每天都出現,可由主觀描述或他人觀察得知。

反覆出現死亡想法 (並非只是害怕死亡)、反覆出現沒有具體計畫的自殺意念、自殺未遂或有具體自殺計畫

請注意,這些症狀必須『造成臨床上顯著的痛苦或功能損害』。也就是說,這些症狀不僅僅是短暫的情緒低落,而是已經嚴重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工作、學業或人際關係。

單純感到孤獨寂寞並不等於憂鬱症

雖然孤獨和寂寞感可能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但單純感到孤獨寂寞並不等於患有憂鬱症。文獻中提到,疫情期間的居家隔離和社交距離措施可能會加劇人們的孤獨感。此外,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疏離等生活壓力因素也可能導致孤獨感。因此需要綜合考量其他症狀,才能判斷是否符合憂鬱症的診斷標準。

如何區分一般的情緒低落和憂鬱症?

一般的情緒低落通常是短暫的,會隨著時間或情境的改變而改善。例如:遇到挫折、失去親人等事件,都可能讓人感到沮喪難過,但這些情緒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後逐漸消退。而憂鬱症則是一種持續性的情緒障礙,症狀會持續至少兩週,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如果您感到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疏離,並伴隨著其他憂鬱症狀,例如持續的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睡眠障礙、疲勞等,建議您尋求專業協助。您可以:

諮詢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

他們可以根據您的情況進行評估,並提供適當的治療建議。

與家人朋友傾訴

分享您的感受可以幫助您釋放壓力,並獲得支持。

參與支持團體

與有類似經驗的人交流可以幫助您感到不那麼孤單。

尋求線上資源

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提供心理健康資訊和支持。

文獻中也提到了一些應對工作壓力和孤獨感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參與社交活動,可以幫助您建立歸屬感,減少孤獨感。

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

例如運動、冥想、深呼吸等,可以幫助您舒緩壓力,提升情緒。

培養正念

專注於當下,不批判地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壓力和負面情緒。

尋求情緒支持

向信任的人傾訴您的感受,或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可以幫助您更好地處理情緒問題。

增加遠端聯繫

尤其對於獨居者,增加與他人透過視訊或電話的聯繫,可以減輕孤獨感。

培養自我同情

以溫柔、理解和接納的態度對待自己,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壓力和負面情緒,並提升心理韌性。

其他你應該要知道的事

憂鬱症的嚴重程度

憂鬱症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症狀的數量、持續時間和對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程度都會影響嚴重程度的評估。

憂鬱症的治療方法

憂鬱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制定 『個人的治療計畫』。

憂鬱症的預後

大多數憂鬱症患者經過治療後可以得到顯著改善,甚至完全康復。

總結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憂鬱症,並在需要時尋求幫助,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憂鬱症狀,幫助您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請記住,您並不孤單,許多人都經歷過類似的困境。 積極面對、尋求支持,您一定可以克服挑戰,重拾生活的希望。

Reference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ypes of disorders may manifest with a combination of substantial intellectual deficits, mood symptoms, psychotic symptoms, and anxiety symptoms?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Adults: United States, 2019. /NCHS data brief /2020

[2] Depression development: From lifestyle changes to motivational deficit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20

[3]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Loneliness and Coping Skills Utiliz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22

[4] Depending on your own kindnes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compassion on the withinperson consequences of work lonelines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21

[5] Patterns of coping with workrelated stress: A personcentred analysis with text data. /Stress and health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ess /2021

[6] Nature and Mindfulness to Cope with WorkRelated Stress: A Narrativ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拿到抗憂鬱藥物後,你一定要具備的正確認知:認識藥物,管理副作用
告別憂鬱!了解抗憂鬱藥物,積極應對副作用。搭配心理諮商、健康生活,與專業醫療團隊合作,找回快樂的自己。
憂鬱症的陽光夥伴:除了就醫,還有許多社會資源可以幫助你!
心情低落嗎?別獨自承受!除了就醫,網路社群、運動團體、心理治療等社會資源也能支持你。家人陪伴、睡眠與運動更是關鍵。讓我們一起擁抱陽光,走出憂鬱!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