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睡不好怎麼辦?告別數綿羊!認識認知行為治療 (CBT-I),讓你一夜好眠!

每天數綿羊,還是睡不著?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失眠似乎成了全民困擾。每天翻來覆去,數綿羊數到懷疑人生,隔天還得頂著熊貓眼上班、上課,影響精神和工作表現。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吃安眠藥,但長期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與依賴性,且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今天,就要來介紹一種不用吃藥也能改善睡眠的治療方式——認知行為治療(CBT-I)!這是什麼樣的療法?它真的有效嗎?和安眠藥相比,差異又在哪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目錄

什麼是 CBT-I?

CBT-I(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針對失眠問題的心理治療方法,結合「認知調整」與「行為矯正」,幫助病人改變對睡眠的錯誤認知,並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可以把大腦想像成一台電腦,當錯誤的程式影響運行時,就容易「當機」,導致睡眠狀況變差。CBT-I 的作用,就像幫你的睡眠系統「重新編碼」,讓你學會如何入睡、如何保持睡眠,以及如何讓身體適應正常的生理節奏,擺脫失眠困擾!

CBT-I 真的有效嗎?研究怎麼說?

多項研究顯示,CBT-I 在改善失眠方面有顯著成效,甚至對某些特殊族群也有幫助:

慢性疼痛病人

CBT-I 不僅能改善睡眠,還能減輕疼痛感,提升生活品質。

憂鬱症病人

即使是病情較嚴重的憂鬱症病人,CBT-I 仍能有效改善睡眠障礙。

更年期女性

荷爾蒙變化可能影響睡眠,CBT-I 有助於建立規律的睡眠模式,降低失眠影響。

長期失眠者

研究發現,CBT-I 的效果可持續至少一年以上,不像藥物治療停藥後容易復發。

此外,相較於長期服用安眠藥,CBT-I 更具成本效益,且沒有藥物副作用。這些研究結果顯示,CBT-I 是一種安全、有效、可長期維持的睡眠治療方式,適合想要擺脫失眠困擾的人。

CBT-I 與安眠藥有什麼不同?

治本 vs. 治標

安眠藥就像止痛藥,只能暫時緩解失眠症狀,但無法解決根本原因。CBT-I 則像是一種「睡眠訓練」,幫助病人重新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從根本改善失眠問題。

長效 vs. 短效

CBT-I 的治療效果可維持一年以上,即使治療結束後,病人仍能運用學到的技巧來維持良好睡眠習慣。而安眠藥的效果則較短暫,容易產生依賴性,一旦停藥,失眠問題可能會復發。

無副作用 vs. 可能有副作用

CBT-I 是非藥物治療,沒有依賴性、嗜睡、記憶力下降等副作用。而長期服用安眠藥,則可能產生依賴性,甚至影響白天的注意力與精神狀況。

CBT-I 的核心技巧有哪些?

CBT-I 並不是單一技術,而是透過多種方法來改善睡眠:

睡眠衛生教育

建立良好的睡眠環境與作息,例如避免睡前使用手機、保持臥室安靜涼爽等。

刺激控制療法

讓身體重新建立「床=睡覺」的連結,避免在床上滑手機、看電視或工作。

睡眠限制療法

控制在床上的時間,避免長時間躺著卻無法入睡,以提升睡眠效率。

認知治療

調整對睡眠的錯誤觀念,例如過度擔心「睡不著會影響健康」,反而造成心理壓力。

放鬆訓練

透過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幫助身心放鬆,提升入睡品質。

這些技巧搭配使用,可有效改善失眠問題,並幫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

我適合 CBT-I 嗎?

如果你有以下情況,CBT-I 可能適合你:

  • 長期失眠,睡眠品質不佳影響日常生活。
  • 不想依賴安眠藥,希望透過自然方式改善睡眠。
  • 從根本解決失眠問題,而不是暫時抑制症狀。

雖然 CBT-I 對大多數失眠病人有效,但仍建議與專業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結語:擺脫失眠,選擇長久有效的解方!

當你長期受到失眠的困擾時,或許你會感到焦慮和無助。其實,CBT-I(認知行為療法-失眠)是一個經過科學驗證的非藥物治療方法,不僅能幫助你改善失眠問題,還具有低副作用、不依賴性並且效果持久的特點。與其依賴安眠藥,為何不試試這種從根本改善睡眠的方式,讓你真正找回高品質的睡眠呢?

如果你正為失眠煩惱,請不要忽視它。尋求專業的協助,找到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法,將能讓你早日告別那些不安穩的夜晚。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 CBT-I,並祝大家能夠早日擁有一夜好眠,醒來時心情滿滿的!

Reference

[1]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pain, and hybri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and pain in individuals with comorbid insomnia and chronic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22 LINK

[2]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and behavior therapies for insomnia on daytime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20 LINK

[3] Economic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 for improving health outcomes in adult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20 LINK

[Guided webbased intervention for sleeping problems (ISleep) in depressed patients within outpatient specialist mental health care: a pilot study] . /Tijdschrift voor psychiatrie /2019

[5]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sleep disorders at midlife. /Menopause (New York, N.Y.) /2021 LINK

[6]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A metaanalysis of longterm effects in controlled studie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19 LINK

[7] Changes in SubjectiveObjective Sleep Discrepancy Following Inpatient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 /Behavior therapy /2019 LINK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小心!安眠藥可能正在「綁架」你的大腦––正確使用 3 大原則
睡不著好痛苦?小心安眠藥成癮!掌握3大原則,短期使用、遵照醫囑、搭配非藥物治療,擺脫失眠困擾,擁抱一夜好眠。
營造睡眠儀式感!5 個小習慣讓你一夜好眠
睡不好?5個簡單睡眠儀式感,告別輾轉難眠!從規律作息、睡前放鬆到舒適環境,調整生活小習慣,提升睡眠品質,享受一夜好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