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長在子宮壁上的良性腫瘤。把它想像成子宮裡長出的「小肉球」,大小、數量、位置都可能不同。根據統計,約有70-80%的女性在一生中會罹患子宮肌瘤,尤其好發於生育年齡的女性。
雖然是良性腫瘤,但子宮肌瘤並非毫無影響。它可能導致:
經血過多或經期延長
這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嚴重時可能造成貧血。
骨盆疼痛或腹脹
肌瘤體積較大時,會壓迫周圍器官,引起不適。
頻尿或便秘
肌瘤壓迫膀胱或直腸,影響排尿或排便。
不孕或反覆流產
某些位置的肌瘤可能會影響受精卵著床或胚胎發育。
並非所有女性都會出現明顯症狀,有些人的肌瘤很小,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可能在例行檢查時才意外發現。值得注意的是,子宮肌瘤與子宮癌不同,它並非惡性腫瘤,也不會增加罹患子宮癌的風險。
子宮肌瘤分期方式:FIGO 分類系統
為了更清楚地描述和分類子宮肌瘤,醫生通常會使用國際婦產科聯盟 (FIGO) 的分類系統。這個系統主要根據肌瘤的位置來區分,讓醫生能更準確地評估病情,並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0 型
子宮腔內的肌瘤,通常透過子宮鏡手術切除。
1-2 型
部分位於子宮腔內,部分位於子宮肌層,治療方式會根據肌瘤大小和症狀決定。
3-7 型
完全位於子宮肌層內,但沒有影響到子宮腔,是最常見的類型。
8 型
位於子宮漿膜下,突出於子宮表面,可能壓迫周圍器官。
這個分類系統就像一張地圖,幫助醫生「定位」肌瘤,進而選擇最有效的治療策略。
子宮肌瘤的成因:遺傳、荷爾蒙與環境
子宮肌瘤的確切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朗,但目前認為與以下幾個因素密切相關:
1. 遺傳因素
研究顯示,子宮肌瘤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你的母親或姐妹患有子宮肌瘤,那麼你罹患此疾病的風險也會相對提高。這就像家族中有身高或髮色的相似性一樣,某些基因可能使你更容易長出肌瘤。針對黑人女性的研究顯示,不同地區的遺傳祖先比例與子宮肌瘤的風險有關,這更進一步證實了遺傳在子宮肌瘤發展中的作用。
2. 荷爾蒙影響
子宮肌瘤被認為是荷爾蒙依賴型腫瘤,尤其是雌激素和黃體素。這兩種女性荷爾蒙會促進肌瘤的生長。這可以比喻為「養分」,滋養著肌瘤,使其不斷變大。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水平升高,肌瘤可能會迅速增大;停經後,荷爾蒙水平下降,肌瘤則可能會縮小。因此,生育年齡的女性,會是子宮肌瘤的高風險族群。
3. 環境因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向環境因素在子宮肌瘤發展中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環境中的內分泌干擾物 (EDCs) 可能會影響荷爾蒙水平,進而增加罹患子宮肌瘤的風險。這些內分泌干擾物可能存在於塑膠製品、化妝品、農藥等日常用品中。此外,維生素 D 缺乏、發炎反應、以及飲食習慣也可能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有關。
總結來說,子宮肌瘤的成因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遺傳、荷爾蒙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子宮肌瘤的治療選擇:從藥物到手術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取決於肌瘤的大小、數量、位置,以及病人的年齡、生育需求和症狀嚴重程度。目標是緩解症狀、縮小肌瘤體積,並提高生活品質。
1. 觀察追蹤
如果肌瘤很小,沒有引起明顯症狀,或者接近停經期,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觀察追蹤,無需立即治療。
2. 藥物治療
- 止痛藥: 用於緩解疼痛和不適。
- 避孕藥或黃體素: 可以減少經血量和緩解經痛。
- GnRH 類似物: 透過抑制荷爾蒙分泌,使肌瘤縮小,但通常不適合長期使用。
- 選擇性孕激素受體調節劑 (SPRMs): 可以縮小肌瘤體積並減少出血,但需注意潛在風險。
3. 手術治療:
選擇哪種治療方式,需要與醫生充分溝通,共同制定最適合你的方案。
可能的風險與康復建議
任何治療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子宮肌瘤的治療也不例外。
- 藥物治療: 可能會出現副作用,如熱潮紅、情緒波動等。
- 手術治療: 可能會有出血、感染、沾黏等風險,也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術後康復方面,要注意:
- 充分休息: 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
- 均衡飲食: 攝取足夠的營養,促進傷口癒合。
- 適度運動: 增強體力,預防沾黏。
- 定期回診: 追蹤病情,確保治療效果。
結語:積極面對,與專業醫師合作
子宮肌瘤雖然常見,但了解它並積極面對,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品質。記住,你不是孤單的,專業的醫師團隊會為你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積極面對,與專業醫師合作,相信你一定能戰勝子宮肌瘤,擁抱健康的生活!
Reference
[1] Vascular biology of uterine fibroids: connecting fibroids and vascular disorders. /Reproduction (Cambridge, England) /2021 LINK
[2] Uterine Fibroids and Infertility. /Diagnostics (Basel, Switzerland) /2021 LINK
[3]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Uterine FibroidsThe Role of TenEleven Translocation Enzymes and Their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2 LINK
[4] Evidence that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genetic ancestry associates with uterine fibroids. /Human genetics /2021 LINK
[5]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Uterine Fibroids: Developmental Origi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Endocrine reviews /2022 LINK
[6] Uterine Fibroids and Pregnancy: How Do They Affect Each Other? /Reproductive sciences (Thousand Oaks, Calif.) /2022 LINK
[7] Molecular and Cellular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1 LINK
[8] Uterine Fibroids and Di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LINK
[9]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Uterine Fibroids. /Journal of advanced pharmacy research /2021 LINK
[10] Uncovering Evidence: Associa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and Disparities in Women’s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LINK
[11] MRIbased pictorial review of the FIGO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uterine fibroids. /Abdominal radiology (New York) /2021 LINK
[12] [The 2019 FIGO classification for cervical carcinomawhat’s new?] /Der Pathologe /2019 LINK
[13] Focused ultrasound for the diagnosis of nonpalpable endometriotic lesions of the abdominal wall: a notuncommon surgical complication. /Journal of ultrasound /2020 LINK
[14] An exceptional uterine inversion in a virgo patient affected by submucosal leiomyom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 /2019 LINK
[15] Highlights on Medical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21 LINK
[16] A CalltoAction for Clinicians to Implement EvidenceBased Best Practices When Caring for Women with Uterine Fibroids. /Reproductive sciences (Thousand Oaks, Calif.) /2022 LINK
[17] What We Know about the LongTerm Risks of Hysterectomy for Benign Indi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1 LINK
[18] Uterine Myomas: Extravascular Treatment. /Seminars in ultrasound, CT, and MR /2021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