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慢性蕁麻疹?認識這個「癢」人的疾病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當皮膚中的肥大細胞(mast cells)釋放出組織胺(histamine)等物質時,就會引起血管擴張和皮膚腫脹,形成紅、腫、癢的疹子。這些疹子通常在24小時內消退,但新的疹子可能會在其他部位出現。如果蕁麻疹反覆發作,且持續超過六週,就被定義為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與急性蕁麻疹不同。急性蕁麻疹通常是由於對特定物質(如食物、藥物)過敏所引起,找出過敏原並避免接觸就能有效控制。然而,慢性蕁麻疹的原因往往難以確定,約有80-90%的慢性蕁麻疹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也就是找不到明顯誘發因素的類型。
想像一下,你的皮膚細胞裡住著一群「警衛」,他們平時負責保護你的皮膚,但偶爾會因為不明原因過度緊張,發出錯誤的警報,導致皮膚出現紅疹和搔癢。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就像是這些警衛常常無故緊張,讓你反覆受罪。
慢性蕁麻疹的分期方式:了解病程發展
慢性蕁麻疹沒有明確的分期,但了解病程發展有助於更好地管理疾病。一般來說,慢性蕁麻疹的病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急性發作期
紅疹和搔癢症狀明顯,可能伴隨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即皮膚深層組織的腫脹,常見於臉部、嘴唇、眼皮等部位。
階段二:緩解期
症狀減輕或消失,但仍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而再次發作。
階段三:持續期
症狀持續存在,即使經過治療,仍難以完全控制。
如同天氣變化一樣,慢性蕁麻疹的症狀也可能時好時壞。有些人可能每天都會出現紅疹,有些人則可能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發作。重要的是,要密切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記錄症狀發生的頻率、嚴重程度和可能誘發因素,以便與醫師討論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治療慢性蕁麻疹:多種選擇,對症下藥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目標是控制症狀,提高生活品質。目前主要的治療選擇包括:
抗組織胺藥物
這是治療慢性蕁麻疹的一線藥物,可以阻斷組織胺的作用,減輕搔癢和紅疹。通常會優先使用第二代抗組織胺,因為它們比較不會引起嗜睡。如果標準劑量無效,醫師可能會建議增加劑量。
奧瑪珠單抗(Omalizumab)
這是一種生物製劑,可以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的作用,對於抗組織胺藥物效果不佳的病人,奧瑪珠單抗是一個有效的選擇。
環孢靈(Cyclosporine)
這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活性,用於治療嚴重的慢性蕁麻疹。但因為副作用較多,通常是最後的選擇。
類固醇
一般不建議長期使用類固醇, 但在急性發作期, 醫師可能會開立短期的口服類固醇,以迅速緩解症狀。
如同調音師調整樂器一樣,慢性蕁麻疹的治療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重要的是與醫師充分溝通,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可能風險與康復建議,積極面對,戰勝蕁麻疹
雖然慢性蕁麻疹本身並非危及生命的疾病,但長期的搔癢和紅疹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睡眠障礙、情緒低落等問題。此外,某些治療藥物也可能帶來副作用,因此需要密切監測。
以下是一些康復建議,
找出並避免誘發因素
雖然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原因不明,但有些因素可能加重症狀,例如壓力、感染、藥物、食物添加劑等。盡量找出並避免這些誘發因素。
保持皮膚清潔和滋潤
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避免過度清潔,並塗抹保濕乳液,保持皮膚滋潤。
放鬆心情,減輕壓力
壓力是慢性蕁麻疹的常見誘發因素。嘗試各種放鬆技巧,例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減輕壓力。
尋求心理支持
長期患病可能會對情緒造成影響。如果感到沮喪或焦慮,可以尋求心理諮詢或支持團體的幫助。
結語,與醫師攜手,擺脫慢性蕁麻疹的困擾
慢性蕁麻疹雖然惱人,但並非無法戰勝。透過了解疾病的知識,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並調整生活方式,你一定可以擺脫慢性蕁麻疹的困擾,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記住,你不是孤單的,與專業醫師攜手合作,共同面對挑戰,才是戰勝疾病的關鍵。
Reference
[1] Fifteenminute consultation: Assessing the child with persistent urticaria.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actice edition /2020 LINK
[2] Kaplan AP, Joseph K: Pathogenesis of hereditary angioedema: the role of the bradykininforming cascade. Immunol Allergy Clin North Am 2017; 37: pp. 513525.
[3] Chronic Urticaria: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 immunology /2021 LINK
[4] Urticaria.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22 LINK
[5] Approach to Children with Hives. /Pediatric annals /2021 LINK
[6] Cooper KD: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J Am Acad Dermatol 1991; 25: pp. 166174.
[7] Triggers of Exacerbation in Chronic Urticaria and Recurrent AngioedemaPrevalence and Relevance.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 /2021 LINK
[8] Chronic Urticaria and Recurrent Angioedema: Clues to the Mimics.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 /2021 LINK
[9] Contact Urticaria. /Immunology and aller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21 LINK
[10] [AN UNUSUAL DIAGNOSIS OF CHRONIC URTICARIA]. /Harefuah /2020 LINK
[11]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rticaria in primary care. /Northern clinics of Istanbul /2019 LINK
[12] Skin testing in allergy. /Allergy and asthma proceedings /2019 LINK
[1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rticaria in primary care. /Northern clinics of Istanbul /2019 LINK
[14] What’s New in the Treatment of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 /2021 LINK
[15]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in Pediatric Patients: The Gap Between Guidelines and Practice. /Paediatric drugs /2020 LINK
[16] Davis MDP, van der Hilst JCH. Mimickers of Urticaria: Urticarial Vasculitis and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8; 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