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洛汎腸溶膜衣錠用於緩解發炎及發炎引起的疼痛。每日最多服用100毫克,輕症及14歲以上青少年每日75-100毫克,分2-3次服用。需醫生處方。此藥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包含心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中風)、腸胃道出血潰瘍、肝腎損傷、嚴重皮膚反應及血液問題。有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潰瘍、肝腎疾病、孕婦或對此藥過敏者禁用。服藥期間,若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腸胃不適、皮膚紅疹、異常出血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請務必遵照醫生指示服藥,勿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

項目 | 說明 |
中文名 | 〝井田〞達洛汎腸溶膜衣錠錠50毫克 (待克菲那) |
英文名 | DICLOFENAC E.F.C. TABLETS 50MG “CHINTENG” |
學名 | DICLOFENAC SODIUM |
適應症 | 緩解發炎及因發炎反應引起之疼痛。 |
服用方式 | 一天最多不要吃超過 100 毫克。14 歲以上青少年和症狀輕微的患者,一天的劑量是 75-100 毫克,分 2-3 次服用。此藥須經醫生處方才能使用。 |
副作用 | 服用此藥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包含: 1. **心血管問題:** 服用此藥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嚴重時可能致命。風險會隨著服藥時間增長而提高,即使剛開始服用也可能發生。曾接受心臟繞道手術的患者,術後 14 天內不可服用此藥。 2. **腸胃問題:** 此藥可能造成腸胃發炎、出血、潰瘍或穿孔,這些都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沒有任何徵兆,這些問題也可能突然發生。 3. **肝臟問題:** 服用此藥可能會影響肝功能指數,嚴重情況可能導致肝臟損傷,例如肝壞死、黃疸、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 4. **腎臟問題:** 長期服用此藥可能導致腎臟損傷。 5. **皮膚問題:** 此藥可能引發嚴重的皮膚反應,例如皮膚剝落、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和毒性表皮壞死溶解,這些都可能致命。 6. **血液問題:** 服用此藥可能導致貧血、影響血小板凝集功能,並延長出血時間。 **過量服用:** 過量服用可能出現嗜睡、疲倦、噁心、嘔吐和上腹痛。也可能出現腸胃道出血、高血壓、急性腎衰竭、呼吸困難和昏迷等嚴重症狀,並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常見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包括腹痛、便秘、腹瀉、消化不良、脹氣、胃灼熱、噁心、嘔吐、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腸胃道出血、腎功能異常、貧血、頭暈、肝功能指數升高、頭痛、出血時間延長、皮膚搔癢、紅疹和耳鳴。 **其他可能副作用:** 其他可能副作用包括發燒、感染、敗血症、心臟衰竭、高血壓、心跳過快、昏厥、口乾、食道炎、胃炎、舌頭發炎、吐血、肝炎、黃疸、瘀血、白血球數量異常、黑便、紫斑、直腸出血、口腔炎、血小板數量過低、體重改變、焦慮、虛弱、精神錯亂、憂鬱、作夢異常、嗜睡、失眠、疲倦、緊張、感覺異常、顫抖、眩暈、氣喘、呼吸困難、掉髮、對光敏感、盜汗、視力模糊、膀胱炎、排尿困難、血尿、間質性腎炎、尿量改變、蛋白尿、腎衰竭、過敏反應、食慾改變、死亡、心律不整、低血壓、心肌梗塞、心悸、血管炎、結腸炎、噯氣、肝衰竭、胰臟炎、嚴重貧血、淋巴結病變、全血球減少、高血糖、呼吸抑制、肺炎、血管性水腫、毒性表皮壞死溶解、多型性紅斑、皮膚剝落、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蕁麻疹、結膜炎和聽力受損。 |
禁忌症 | 1. 對待克菲那克過敏的病人。 2. 患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出血或穿孔的病人;過去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後,曾發生腸胃道出血或穿孔的病人;曾經反覆發生消化性潰瘍或出血的病人。 3. 有嚴重出血傾向的病人。 4. 患有嚴重肝衰竭的病人。 |
交互作用 | 1. 阿斯匹靈:由於併用阿斯匹靈和雙氯芬酸可能會增加副作用(例如腸胃道出血)的風險,一般不建議同時使用。 2. 抗凝血劑:抗凝血劑(例如華法林)和非類固醇消炎藥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的風險。併用這兩類藥物會使出血風險更高,比單獨使用任何一種藥物都更容易發生嚴重的腸胃道出血。 3. ACE抑制劑:非類固醇消炎藥會降低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降血壓效果。因此,同時服用這兩類藥物時,需要注意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 4. 利尿劑:研究顯示,有些病人同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和利尿劑(例如速尿和氫氯噻嗪)時,利尿劑的排鈉效果會降低。併用期間應密切注意是否有腎功能衰竭的跡象。 5. 鋰鹽: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使血液中的鋰鹽濃度升高,並減少腎臟排出鋰鹽的速度。併用期間應密切注意是否有鋰鹽中毒的跡象。 6. 滅殺除癌錠: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增加滅殺除癌錠的毒性,因此併用時需要特別注意。 7. 環孢素:併用雙氯芬酸和環孢素可能會增加環孢素對腎臟的毒性,同時服用時需要特別注意。 |
保存方式 | 請將本品放入密封容器中,並存放在25℃以下陰涼處。 |
注意事項 |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注意事項: 1. 孕婦:懷孕20週後應避免使用NSAIDs,因為它可能影響胎兒腎臟功能和羊水量,甚至造成新生兒腎臟損傷。若醫師評估孕婦在20至30週期間必須使用,應以最低有效劑量、最短療程治療,且若治療超過48小時,應以超音波監測羊水量。懷孕30週後使用,可能導致胎兒心臟導管提早閉合和肺動脈高壓。 2. 心血管風險:長期使用NSAIDs (尤其是高劑量的diclofenac,每日150毫克)會增加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嚴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即使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相關危險因子,使用NSAIDs仍會增加風險。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吸菸習慣者,使用diclofenac時應特別謹慎。建議使用最低有效劑量、最短療程,並隨時注意心血管相關症狀。 3.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剛完成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病人,在術後14天內不可使用NSAIDs。 4. 心肌梗塞:近期曾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應避免使用NSAIDs,除非醫師評估用藥的益處大於風險。若必須使用,應密切注意是否有心肌缺血症狀。 5. 心臟衰竭與水腫:使用NSAIDs可能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並使心臟衰竭的病人更容易發生心肌梗塞、住院或死亡。 6. 腸胃道風險:NSAIDs可能造成腸胃發炎、出血、潰瘍甚至穿孔。有消化性潰瘍或腸胃道出血病史、服用類固醇或抗凝血劑、吸菸、喝酒、年長或健康狀況不佳者,使用NSAIDs時風險更高。建議使用最低有效劑量、最短療程。 7. 肝臟風險:使用diclofenac可能造成肝功能指數異常,嚴重時可能導致肝臟損傷甚至衰竭。長期使用diclofenac的病人,應定期監測肝功能。若出現肝功能指數異常、肝病相關症狀或全身性反應(如皮疹、腹痛、腹瀉、深色尿液等),應立即停藥。建議使用最低有效劑量、最短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