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失智症不再來!掌握護腦健康五招,遠離十大警訊

有聲書播放

擔心記憶力衰退,害怕失智症找上門?別灰心!本文提供護腦健康五招,從飲食、運動、動腦、睡眠和社交著手,幫助您遠離失智症十大警訊。及早發現、積極預防,延緩退化,擁抱健康樂活的晚年!了解失智症如何預防、早期徵兆,為大腦健康保駕護航。
您是否擔心自己或家中長輩記憶力衰退,害怕失智症找上門?

目錄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的威脅日益增加,但別灰心,透過積極的生活方式調整,我們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發生。今天與您一起認識護腦健康五招,幫助您遠離失智症的十大警訊,擁抱健康樂活的晚年。

失智症離我們有多遠?

許多人對失智症感到恐懼,認為它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疾病。但事實上,根據研究顯示,約有四成的失智症是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或延緩的。然而,我們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一些細微變化,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的介入時機。您是否也曾有過以下疑慮?

  • 記憶力越來越差,常常忘記剛發生的事情?
  • 對原本熟悉的事物感到陌生,甚至迷路?
  • 情緒起伏不定,容易感到焦慮或沮喪?

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切莫輕忽!

解法:護腦健康五招,延緩退化快行動!

面對失智症的威脅,積極預防勝於治療。以下提供您經過科學驗證的護腦健康五招,從生活習慣著手,全面提升大腦健康:

第一招:聰明飲食,為大腦提供能量

飲食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基石。選擇富含抗氧化劑、健康脂肪和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保護腦細胞免受損傷,延緩認知功能衰退。

  • 多攝取蔬果: 蔬果富含抗氧化劑,能清除體內自由基,保護腦細胞。特別是深綠色蔬菜、莓果類等,都是護腦的優質選擇。
  • 選擇健康脂肪: Omega-3脂肪酸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多攝取魚類(如鮭魚、鮪魚)、堅果、亞麻籽等,有助於維持腦細胞的健康。
  • 限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過量攝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容易導致血管阻塞,影響腦部血液供應。應避免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等。
  • 注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 維生素B群、維生素D、維生素E等對大腦功能有重要影響。可以透過均衡飲食或補充劑來確保攝取量充足。

第二招:規律運動,活化腦細胞

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刺激腦細胞生長,提升認知功能。

  • 有氧運動: 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能增加心跳速率,促進血液循環,為大腦提供更多氧氣和營養。
  • 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能增強肌肉力量,提升身體協調性,間接促進腦部功能。
  •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重要的是持之以恆,選擇自己喜歡且能長期堅持的運動方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運動時間: 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並搭配適當的肌力訓練。

第三招:多動腦,刺激認知功能

大腦如同肌肉,需要不斷鍛鍊才能維持活力。透過多動腦,可以刺激腦細胞之間的連結,提升認知功能!

  • 學習新事物: 學習新的語言、樂器、繪畫等,能挑戰大腦,刺激新的腦細胞連結。
  • 益智遊戲: 玩拼圖、數獨、填字遊戲等益智遊戲,能訓練記憶力、邏輯思考能力和空間概念。
  • 閱讀: 閱讀能豐富知識,拓展視野,刺激思考。
  • 社交互動: 與他人交流互動,能刺激大腦,提升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第四招:維持良好睡眠,讓大腦休息

睡眠是大腦修復和鞏固記憶的重要時刻。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認知功能,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 規律作息: 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睡覺和起床,有助於調整生理時鐘。
  • 睡前放鬆: 避免睡前使用電子產品,可以聽輕音樂、泡澡、閱讀等方式放鬆身心。
  • 舒適的睡眠環境: 保持臥室安靜、黑暗、涼爽,有助於入睡。
  • 充足的睡眠時間: 成人建議每天睡足7-8小時。

第五招:積極社交,保持心情愉悅

社交互動能刺激大腦,提升情緒管理能力,降低憂鬱和焦慮,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 定期與家人朋友聚餐、聊天、出遊,分享生活點滴。
  • 參與社團活動: 參加自己感興趣的社團活動,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志願服務: 參與志願服務,幫助他人,提升自我價值感。
  • 保持樂觀的心態: 學習放鬆心情,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十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介入

了解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有助於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延緩疾病進程。以下是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1. 記憶力衰退影響生活: 忘記重要日期或事件,重複詢問相同問題。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無法按照食譜烹飪,無法管理財務。

3. 對時間或地點感到混淆: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忘記今天是幾月幾號。

4. 視覺空間能力下降: 難以判斷距離,無法辨識顏色。

5. 言語表達出現困難: 找不到適當的詞語,難以組織句子。

6.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尋找能力: 將物品放在不尋常的地方,無法回溯尋找。

7. 判斷力變差: 容易受騙,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8.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不願參與社交活動。

9. 情緒和個性出現變化: 變得易怒、焦慮、憂鬱或多疑。

10. 行為出現改變: 行為異常,例如在不適當的場合做出不合宜的舉動。

若您或您的家人出現上述任何警訊,請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尋求專業協助。

預防失智,立即行動!

1. 立即開始調整生活習慣: 從飲食、運動、動腦、睡眠和社交等方面著手,全面提升大腦健康。

2. 定期進行認知功能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有助於延緩疾病進程。

3. 尋求專業協助: 若您或您的家人出現失智症的早期徵兆,請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尋求專業協助。

4. 善用社會資源: 台灣失智症協會等機構提供各種支持服務,包括諮詢、教育、照顧技巧指導等,可以幫助失智症病人及其家屬。

  • 台灣失智症協會: 提供失智症相關資訊、諮詢服務、支持團體、教育訓練等。您可以透過電話、網站或親自前往協會尋求協助。

5. 與家人朋友共同努力: 預防失智症需要全家人的支持和配合,共同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結語:失智症可以避免嗎?

失智症雖然可怕,但並非無法避免。透過積極的生活方式調整,我們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預防失智症,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從現在開始,掌握護腦健康五招,遠離十大警訊,為自己的大腦健康保駕護航!

常見問題精選

Q1: 失智症是甚麼?可以預防嗎?

A: 失智症是一種腦部功能退化的疾病。研究顯示,約四成的失智症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或延緩。

Q2: 護腦健康五招有哪些?

A: 包括聰明飲食、規律運動、多動腦、維持良好睡眠、積極社交,全面提升大腦健康。

Q3: 哪些食物有益於大腦健康?

A: 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健康脂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蔬果、魚類、堅果等。

Q4: 運動對預防失智症有什麼幫助?

A: 運動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刺激腦細胞生長,提升認知功能。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Q5: 如何透過動腦來預防失智症?

A: 學習新事物、玩益智遊戲、閱讀、社交互動等,都能刺激腦細胞之間的連結,提升認知功能。

Q6: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是什麼?

A: 包括記憶力衰退影響生活、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對時間或地點感到混淆等。若出現警訊,應及早就醫。

Q7: 睡眠不足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嗎?

A: 是的,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認知功能,增加失智症的風險。成人建議每天睡足7-8小時。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病人與家屬須知:失智症藥物治療全攻略
面對失智症,藥物治療是重要一環!今天一起認識失智症藥物種類、選擇、副作用及劑量調整,助您了解愛憶欣、憶思能等常見藥物。更深入探討健保給付條件與新藥發展,提供全方位的用藥指南,與醫師攜手延緩病情,提升病人生活品質。
失智症:調整生活步調,提升心理韌性的關鍵指南
面對失智症,調整生活步調、增強心理韌性是關鍵。本指南提供實用建議,協助您為失智症親友建立規律作息、安全環境,並維持社交互動。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培養積極心態,善用台灣社服資源,與我們一同創造有意義的日常,活出精彩人生。家屬也別忘了照顧自己,才能走得更長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