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以及最常見類型——阿茲海默症的病因,對於及早發現並延緩疾病進程至關重要。今天一起來深入了解失智症的十大警訊,並解析阿茲海默症的可能病因,希望能為病人及其家屬提供更全面的資訊。
失智症:全球性的挑戰
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組症狀的集合,它是由於大腦受到損傷或疾病影響所致。這些症狀包括記憶力、思考能力和行為能力的逐漸退化,同時也常伴隨著情緒困擾、語言障礙和動機減退。據估計,全球有超過五千五百萬人罹患失智症,而阿茲海默症是其中最常見的類型,佔所有失智症病例的60%到70%。
台灣失智症盛行率
在台灣,失智症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議題。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4年3月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的盛行率為7.99%。這意味著每100位65歲以上的長者中約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此外,失智症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呈現倍增趨勢。
失智症的類型與症狀
失智症並非只有阿茲海默症一種,還有其他類型,且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失智症類型:
-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以記憶力衰退為主要症狀,後期可能出現語言障礙、空間感喪失、判斷力下降等。
- 血管性失智症 (Vascular Dementia):由於腦血管疾病導致腦部損傷所致。症狀可能因腦部受損部位而異,可能出現肢體無力、語言障礙、情緒不穩等。
- 路易體失智症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除了記憶力衰退外,還可能出現視覺幻覺、帕金森氏症狀 (如:肢體僵硬、動作緩慢)、睡眠障礙等。
- 額顳葉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Dementia):主要影響額葉和顳葉,導致行為和人格改變、語言障礙等。病人可能出現不適當的行為、情緒冷漠、言語減少等。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若能及早辨識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有助於爭取更多時間進行評估和支持。以下失智症的十大警訊,建議您密切關注,若有疑慮應盡速就醫:
1. 記憶力衰退影響日常生活:偶爾忘記事情是正常的,但如果頻繁忘記重要事件、約會,或需要他人提醒,則可能是一個警訊。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難以制定計畫、按步驟執行任務,或在處理數字方面遇到困難。例如,無法按照食譜烹飪,或難以管理財務。
3. 對時間或地點感到混淆:忘記日期、季節,或不清楚自己身在何處,甚至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4. 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在閱讀、判斷距離、辨別顏色或對比度方面出現問題,這可能會影響開車能力或日常生活。
5. 說話或寫作出現困難: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或是在談話中不斷停頓,使用不尋常的詞語,或難以理解別人的話語。
6.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尋找能力:將物品放在不尋常的地方,且無法回想起放置地點。有時甚至會懷疑別人偷竊。
7. 判斷力變差或下降:做出不合理的決定,例如在寒冷的天氣穿著單薄,或容易受到詐騙。
8. 退出社交活動:對原本有興趣的嗜好、社交活動或工作失去熱情,變得被動、不願參與。
9. 情緒和個性出現變化:變得容易感到困惑、懷疑、焦慮、沮喪或恐懼,個性也可能變得更加固執、易怒或退縮。
10. 無法分辨事情的嚴重性:對於嚴重的問題,無法做出正確判斷,例如:瓦斯沒關,水龍頭沒關等。
阿茲海默症的病因?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類型,但其確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瞭。目前的研究認為,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β-澱粉樣蛋白斑塊 (Amyloid Plaques):β-澱粉樣蛋白是一種在腦部產生的蛋白質片段。在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腦中,這些蛋白會聚集形成斑塊,干擾神經細胞的功能和交流。
2. 神經纖維纏結 (Neurofibrillary Tangles):tau蛋白是維持神經細胞結構的重要物質。在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腦中,tau蛋白會異常纏結,形成神經纖維纏結,導致神經細胞死亡。
3. 基因因素:某些基因的變異可能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例如,APOE (apolipoprotein E) 基因的不同形式與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有關。APOE4 等位基因與較高的發病風險相關。
4. 年齡:年齡是阿茲海默症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腦部功能逐漸衰退,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5. 血管因素: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性風險因素也可能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血管功能障礙會影響腦部的血液供應,進而損害腦部功能。
6. 發炎反應:慢性發炎反應可能在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腦部的發炎反應會損害神經細胞,加速疾病的進程。
結語
失智症是一個複雜且令人擔憂的疾病,但透過及早辨識早期徵兆,並了解不同類型失智症的特性,我們可以為病人及其家屬提供更及時、更適切的支持。雖然目前對於阿茲海默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瞭,但持續的研究正在不斷揭示新的發現,為未來的預防和治療帶來希望。了解更多關於失智症的資訊,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這個日益嚴峻的挑戰。
常見問題精選
Q1: 失智症是什麼?
A: 失智症是一組症狀,影響記憶、思考和行為能力,通常由大腦損傷或疾病引起。
Q2: 台灣失智症的盛行率是多少?
A: 根據2024年3月的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
Q3: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有哪些?
A: 包括記憶力衰退、計畫困難、時間地點混淆、理解視覺困難、說寫困難、東西亂放、判斷力差、退出社交、情緒變化、無法分辨事情嚴重性。
Q4: 阿茲海默症的主要病因是什麼?
A: 可能病因包括β-澱粉樣蛋白斑塊、神經纖維纏結、基因因素、年齡、血管因素和發炎反應等多重因素。
Q5: 除了阿茲海默症,還有哪些常見的失智症類型?
A: 常見類型包括血管性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和額顳葉型失智症。
Q6: 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A: 主要症狀為記憶力衰退,後期可能出現語言障礙、空間感喪失、判斷力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