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肌少症的惡性循環是如何形成?

有聲書播放

了解肌少症如何悄悄影響長輩的健康?本文深入解析肌少症的惡性循環,從肌肉流失的原因到如何影響活動力、平衡感和代謝。更提供實用的預防與治療建議,幫助您及早重視肌肉健康,享受活力老年生活!
您曾想過老年後要如何生活呢?是在家坐輪椅,還是坐輪船四處旅行,享受退休生活呢?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身體機能逐步下降,其中容易被忽視,又影響深遠的問題就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伴隨老化出現的肌肉質量和功能衰退症候群,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跌倒、骨折,除了缺乏運動之外,再加上營養不足、荷爾蒙變化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下,更加劇肌肉流失,進而影響活動能力、平衡能力和代謝率,造成惡性循環。

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解釋,肌少症的惡性循環是如何形成?肌少症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幫助大家了解這個隱藏的健康危機,積極復健。

目錄

肌少症的惡性循環:一個關於肌肉流失的無聲危機

台灣本土研究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人的肌少症發生率約為3.9%至7.3%,預計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20%,約有30萬人患有肌少症,尤其80歲以上男性,患病率高達30%。根據歐盟肌少症工作小組的標準,診斷肌少症需要同時滿足肌肉量減少和肌力減弱,或行動能力變差的條件,從40歲開始,每十年肌肉量會減少約8%,評估方法有:

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ASM)

計算方式為四肢骨骼肌肉質量除以身高的平方。

手部握力測量

男性握力小於28公斤,女性握力小於18公斤,皆未達標準。

行走速度計算

正常人每秒約可走0.8公尺。

惡性循環的起點:多重因素導致肌肉流失

肌少症的發生並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形成惡性循環,這些因素主要包括:

荷爾蒙變化

人體內的睪固酮、雌激素和生長激素等重要荷爾蒙,與肌肉的生長和維持息息相關,年齡愈長,它們的分泌量也會減少,直接影響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導致肌肉流失。

營養不足

老年人由於食慾下降、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等原因,容易出現營養攝取不足,如蛋白質的攝取量不足,無法提供肌肉生長和修復所需的原料,進一步加劇肌肉流失。

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是一種持續性的低度發炎狀態,影響肌肉蛋白質的代謝,促進肌肉分解,抑制肌肉合成,導致肌肉流失。

缺乏運動

許多長者由於身體機能衰退、慢性疾病等因素,活動量減少,甚至過著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缺乏運動會加速肌肉萎縮和肌纖維的流失,尤其是對快縮肌纖維的影響更大;快縮肌纖維負責產生力量和速度,它們的流失會明顯降低肌肉力量和功能。

惡性循環的加劇:肌肉流失導致多樣功能下降

名嘴許聖梅於2023年月初,因跌倒而骨折,經休養後,才發現患有肌少症;資深台語歌手高向鵬在2021年,也因跌倒昏迷,隔年10月過世,歌仔戲國寶小明明也曾因意外跌倒,跌倒不僅傷害身體,更讓長者們害怕活動,減少運動量,更加重肌肉流失;肌肉流失並非僅是外觀上的改變,更會導致一系列的功能下降,加劇惡性循環,包括:

肌肉力量下降

肌肉量的減少直接導致肌肉力量下降,長者們難以完成日常活動,例如:行走、站立、提重物等。

活動能力下降

肌肉力量的下降限制了活動能力,長者們會更加傾向於靜態活動,減少運動量,形成惡性循環。

平衡能力下降

肌肉力量的下降也會影響平衡能力,增加跌倒的風險。

代謝率下降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肌肉量的減少會降低基礎代謝率,更容易堆積脂肪,增加代謝疾病的風險,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生活品質下降

長者們無法獨立生活,長期需要依賴他人照顧,既不自主又不自在。

惡性循環的深化:分子機制層面的影響

除了表層跡象的影響,肌少症的惡性循環也深入到分子機制層面,加速肌肉流失和萎縮,包括:

肌肉纖維組成改變

肌少症會導致快縮肌纖維的優先流失,改變肌肉纖維的組成,進一步影響肌肉力量和功能。

神經肌肉傳導功能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神經肌肉接合處的功能也會下降,影響肌肉收縮的效率,加劇肌肉萎縮。

肌衛星細胞功能下降

肌衛星細胞是肌肉中的幹細胞,負責肌肉的生長和修復。年齡增長,肌衛星細胞的功能下降,影響肌肉再生能力,加劇肌肉流失。

粒線體功能障礙

粒線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肌少症會導致粒線體功能障礙,影響肌肉能量供應,加劇肌肉萎縮。

蛋白質平衡失調

肌少症會導致蛋白質合成減少,蛋白質分解增加,造成蛋白質平衡失調,進一步加劇肌肉流失。

發炎反應加劇

肌少症會加劇慢性發炎反應,進一步促進肌肉分解,抑制肌肉合成。

打破惡性循環: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了解肌少症的惡性循環,才能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臺北榮民總醫院最近舉辦了「2024臺灣衰弱與肌少症研討會」,聚焦於肌少症和衰弱的最新研究趨勢和成果,研討會涵蓋了診斷、管理和社區介入等多個方面。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

運動訓練

阻力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增加肌肉力量和功能。

營養補充

充足的蛋白質攝取,提供肌肉生長和修復所需的營養。

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有些藥物可以改善肌肉功能,例如:睪固酮補充療法。

重視生活方式的調整:從日常做起

除了上述的治療方法,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調整生活方式,預防肌少症的發生方法有:

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

建議每週至少進行三次,中等強度的阻力訓練,例如:舉重、彈力帶等。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從瘦肉、魚、蛋、豆類等食物中攝取蛋白質,並保持均衡飲食。

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會影響肌肉的生長和修復。

控制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會加劇肌少症的發展。

維持規律的作息

盡可能維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

總結

肌少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劇病情,形成複雜的惡性循環,了解肌少症的成因和預防機制,才能更有效地及早治療,唯有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採取積極復健的措施,才能擁有健康的肌肉,享受既有美好又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肌少症?

A: 肌少症是伴隨老化出現的肌肉質量和功能衰退症候群,容易導致跌倒、骨折等問題。

Q2: 肌少症的惡性循環是如何形成的?

A: 多重因素如荷爾蒙變化、營養不足、慢性發炎和缺乏運動等,導致肌肉流失,進而影響活動力、平衡和代謝,形成惡性循環。

Q3: 如何診斷肌少症?

A: 可透過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ASM)、手部握力測量和行走速度計算等方式評估。

Q4: 肌肉流失會導致哪些功能下降?

A: 肌肉流失會導致肌肉力量、活動能力、平衡能力和代謝率下降,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Q5: 如何預防肌少症?

A: 保持規律運動習慣、攝取足夠蛋白質、充足睡眠、控制慢性疾病及維持規律作息。

Q6: 肌少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A: 治療方法包括運動訓練(如阻力訓練)、營養補充(如蛋白質攝取)和藥物治療(如睪固酮補充療法)。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Sarcopenia.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9

[2] Sarcopenia measurement in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

[3]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arcopenia among Older Adults Aged ≥65 Years Admitted to Daycare Centers of Taiwan: Using AWGS 2019 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4]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Base and Future Trends on Sarcopenia from 1999202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5] Sarcopenia.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9

[6] Inactivity and Skeletal Muscle Metabolism: A Vicious Cycle in Old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0

[7] Understanding of sarcopenia: from definition to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2021

[8] Sarcopenia: An AgeRelated Multifactorial Disorder. /Current aging science /2022

[9] Sarcopenia: AgingRelated Loss of Muscle Mass and Function. /Physiological reviews /2019

[10] Inactivity and Skeletal Muscle Metabolism: A Vicious Cycle in Old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0

[11]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arcopenia among Older Adults Aged ≥65 Years Admitted to Daycare Centers of Taiwan: Using AWGS 2019 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2]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Base and Future Trends on Sarcopenia from 1999202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3] Inactivity and Skeletal Muscle Metabolism: A Vicious Cycle in Old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0

[14] Sarcopenia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open questions.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2021

[15] Understanding of sarcopenia: from definition to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2021

[16]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Base and Future Trends on Sarcopenia from 1999202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7]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arcopenia among Older Adults Aged ≥65 Years Admitted to Daycare Centers of Taiwan: Using AWGS 2019 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 Can Muscle Mass Be Maintained with A Simple Resistance Intervention in the Older People?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Thai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9] A Review of Sarcopenia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 /2022

[2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arcop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22

[21] Nutrition and sarcopenia: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f nutritional influence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9

[22] Nutritio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in Elderly Residents in Nursing Homes in China.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2019

[23] Sarcopenia during COVID19 lockdown restrictions: longterm health effects of shortterm muscle loss. /GeroScience /2020

[24] Can Muscle Mass Be Maintained with A Simple Resistance Intervention in the Older People?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Thai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25] Sarcopenia.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9

[26] Sarcopenic obesity: research advances in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Ag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21

[27]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arcop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22

[28]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Base and Future Trends on Sarcopenia from 1999202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感覺體力下滑、走路變慢?小心肌少症找上門!這篇文章提供您就診肌少症的步驟懶人包,從自我檢測到科別選擇、診斷流程,一次掌握。別讓肌肉流失影響生活品質,及早了解、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
感覺體力下滑、走路變慢?小心肌少症找上門!這篇文章提供您就診肌少症的步驟懶人包,從自我檢測到科別選擇、診斷流程,一次掌握。別讓肌肉流失影響生活品質,及早了解、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