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走路變慢、站起來吃力、握力變弱?是肌少症還是正常老化?

有聲書播放

走路變慢、站不穩?當心肌少症找上門!了解肌肉流失風險、初步自我檢測,及早發現並透過運動、營養改善。別把無力當老化,積極預防跌倒,維持長輩健康與生活品質,擁抱活力老年!
「唉,最近走幾步路就覺得喘,以前爬樓梯可輕鬆了!還有,想從椅子上站起來,都要扶著東西才行…」
您或是您家中的長輩,是否也常發出這樣的感嘆?走路速度變慢、起身變得吃力、握力明顯下降,這些變化究竟是單純的「老了」,還是可能與「肌少症」有關?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肌少症,幫助您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並提供實用的應對建議。

目錄

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肌少症的潛在風險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身體機能會逐漸衰退,這是自然現象。然而,若衰退的速度過快,影響到日常生活,就可能需要警惕是否為肌少症。肌少症不僅僅是肌肉減少,更重要的是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下降。它會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降低活動能力,甚至可能影響免疫力,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可輕忽。更重要的是,肌少症可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因為肌肉的健康與整體代謝和發炎反應息息相關。因此,早期識別並積極管理肌少症,對於維持長輩的健康和獨立生活能力非常重要喔!

肌少症 vs. 正常老化:如何初步判斷?

要區分肌少症和正常老化,並非易事,因為兩者之間存在著連續性。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初步判斷:

走路速度

正常的步行速度會隨著年齡而略有下降,但如果明顯感覺走路變慢,甚至需要攙扶才能行走,就要注意。

可以簡單測試:在平地上走6公尺,如果花費超過6秒,可能存在肌少症的風險。

起身能力

從椅子上站起來是否需要扶手?或者起身時感到明顯的吃力?如果起身變得困難,代表下肢肌力可能不足。

握力

握力是評估全身肌肉力量的指標之一。

可以利用握力器進行測量。一般來說,男性握力小於28公斤、女性握力小於18公斤,就可能存在肌少症的風險。

反覆起立坐下測試

在不扶任何東西的情況下,嘗試從椅子上反覆站起坐下5次。

如果無法順利完成,或感到明顯的疲勞,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

自我感受

是否感覺體力明顯變差?容易疲勞?活動後恢復時間變長?如果這些情況持續存在,也應提高警惕。

請注意,這些僅僅是初步的判斷方式,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上述情況,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確診肌少症後怎麼辦?全方位治療與照護

如果經過醫師診斷,確診為肌少症,也不必過於擔心。肌少症是可以透過積極的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來改善的。治療肌少症的重點在於:

阻力型運動

這是治療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透過舉重、彈力帶等方式,增加肌肉的負荷,刺激肌肉生長。

建議每週進行2-3次阻力型運動,每次運動涵蓋全身主要肌群。

對話範例:「王伯伯,我知道您覺得運動很累,但就像存錢一樣,現在多存一點肌肉,以後才能過更健康的生活。我們可以從簡單的開始,像是扶著椅子做深蹲,或是用彈力帶拉一拉,慢慢增加強度。」

充足的營養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重要原料。

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1.5克的蛋白質。可以從肉類、魚類、蛋類、豆類等食物中獲取。

對話範例:「李媽媽,您平常吃得比較清淡,但為了讓肌肉更有力氣,要多吃一些蛋白質喔!像是雞蛋、豆腐、魚肉,都是很好的選擇。我們可以試著在三餐中都加入一份蛋白質食物。」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對於肌肉功能和骨骼健康很重要。

可以透過曬太陽、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蛋黃)或補充劑來提高維生素D水平。

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專門治療肌少症的藥物,但醫師可能會根據個別情況,開立一些輔助藥物,如生長激素、睪固酮等。

跌倒預防

由於肌少症會增加跌倒的風險,因此應注意居家環境的安全,移除障礙物,加裝扶手等。

合併其他疾病治療

肌少症常與其他慢性疾病共存,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應同時積極治療這些疾病。

治療計畫表 (範例)

時間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
上午阻力訓練(深蹲、舉啞鈴)阻力訓練(弓箭步、划船)阻力訓練(硬舉、伏地挺身)
下午戶外散步30分鐘營養補充(高蛋白點心)社交活動(與朋友聊天、下棋)
晚上居家環境安全檢查、維生素D補充伸展運動(放鬆肌肉)睡眠品質監測

如何獲取支持?尋求資源與心理調適

面對肌少症,除了醫療照護外,也別忘記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可以尋求支持的管道:

家人和朋友

與家人和朋友分享您的感受,尋求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他們的陪伴可以減輕您的心理壓力,增加您積極治療的動力。

病友團體

參加病友團體,與其他有相同經歷的人交流。您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應對肌少症的經驗,並獲得情感上的支持。

專業資源

諮詢醫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他們可以為您提供更詳細的醫療建議、運動指導和營養指導。

心理諮商

如果您感到情緒低落、焦慮等,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他們可以幫助您調整心態,積極面對肌少症。

積極面對,擁抱健康的老年生活

走路變慢、站起來吃力、握力變弱,不一定是正常的自然老化現象,也可能是肌少症的警訊。透過本文的介紹,相信您對肌少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請記住,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就能有效延緩肌少症的進程,維持健康和獨立的生活。

讓我們一起鼓勵身邊的長輩,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維持適當的運動和營養,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擁抱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

常見問題精選

Q1: 肌少症是什麼?與正常老化有何不同?

A: 肌少症不只是肌肉減少,更重要的是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下降,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影響生活品質。

Q2: 如何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有肌少症風險?

A: 觀察走路速度、起身能力、握力,以及是否容易疲勞。若有疑慮,建議諮詢醫師進行檢查。

Q3: 確診肌少症後該怎麼辦?

A: 透過阻力型運動、攝取足夠蛋白質和維生素D,並注意跌倒預防,積極治療可以改善肌少症。

Q4: 阻力型運動該如何進行?

A: 透過舉重、彈力帶等方式,增加肌肉負荷,刺激肌肉生長。建議每週進行2-3次,涵蓋全身主要肌群。

Q5: 蛋白質應該攝取多少?

A: 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1.5克的蛋白質,可以從肉類、魚類、蛋類、豆類等食物中獲取。

Q6: 除了醫療照護,還可以從哪些管道獲得支持?

A: 家人朋友的支持、病友團體的交流、專業資源的諮詢,以及心理諮商,都能提供幫助。

Q7: 肌少症有哪些潛在風險?

A: 肌少症會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降低活動能力,甚至可能影響免疫力,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Sarcopenia: An AgeRelated Multifactorial Disorder. /Current aging science /2022

[2] Miller A.P., Huff C.M., Roubin G.S.: Vascular disease in the older adult. J Geriatr Cardiol 2016; 13: pp. 727732.

[3] A Review of Sarcopenia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 /2022

[4] Sarcopenia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sensus is growing. /Age and ageing /2022

[5]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Sarcopenia Using Gait Parameters Based on Inertial Sensors. /Sensors (Basel, Switzerland) /2021

[6] Sarcopenia: how to measure, when and why. /La Radiologia medica /2022

[7]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and quality estimated b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in the assessment of frailty syndrome risk in older individuals. /Ag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22

[8] Identification of Coenzyme Q10 and Skeletal Muscle Protein Biomarkers as Potential Factors to Assist in the Diagnosis of Sarcopenia. /Antioxidants (Basel, Switzerland) /2022

[9] Targeting AgeDependent Functional and Metabolic Decline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 The Geroprotective Role of Exercise, Myokine IL6, and Vitamin 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0

[10]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Sarcopenia in Older Persons. /Nutrients /2019

[11] Role of hormones in sarcopenia. /Vitamins and hormones /2021

[12] Aging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How the loss of estrogen impacts muscle strength. /Bone /2019

[13] Sarcopenia measurement in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

[14] Sarcopenia risk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hinese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living alone.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5] A Narrative Review on Sarcopeni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Nutrients /2021

[16] Strategies to Prevent Sarcopenia in the Aging Process: Role of Protein Intake and Exercise. /Nutrients /2021

[17] Physical exercise, nutrition and hormones: three pillars to fight sarcopenia. /The aging male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Aging Male /2019

[18] Nutrition and sarcopenia: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f nutritional influence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9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感覺體力下滑、走路變慢?小心肌少症找上門!這篇文章提供您就診肌少症的步驟懶人包,從自我檢測到科別選擇、診斷流程,一次掌握。別讓肌肉流失影響生活品質,及早了解、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
感覺體力下滑、走路變慢?小心肌少症找上門!這篇文章提供您就診肌少症的步驟懶人包,從自我檢測到科別選擇、診斷流程,一次掌握。別讓肌肉流失影響生活品質,及早了解、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