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別讓肌肉悄悄流失!肌少症自我檢測與預防全攻略

有聲書播放

別讓肌肉悄悄流失!了解肌少症的早期症狀、自我檢測方法與預防全攻略。透過簡單的SARC-F問卷和腿圍檢測,初步評估風險。掌握飲食與運動關鍵,攝取足夠蛋白質、進行重量訓練,有效預防肌少症,維持行動力與生活品質,享受健康活力!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但你知道嗎?過度的肌肉流失,可能導致肌少症,影響你的行動力與生活品質。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在3.9%至7.3%之間,推估全台約有30萬名高齡者受其影響。更令人擔憂的是,高達八成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罹患此疾病。因此,早期自我檢測與預防至關重要。

目錄

什麼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一種漸進式的全身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和生理功能衰退的症候群。它不僅僅是「老了沒力氣」,更可能導致跌倒、骨折、失能,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肌少症的症狀有哪些?

肌少症的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徵兆:

  • 走路變慢: 開始覺得走路速度變慢,步伐變小。
  • 容易疲勞: 稍微活動一下就感到疲憊不堪。
  • 握力下降: 擰毛巾、開罐頭等動作變得困難。
  • 反覆跌倒: 平時走路不穩,容易跌倒。
  • 體重減輕: 非刻意減重,但體重卻持續下降。
  • 活動力下降: 不喜歡出門,減少社交活動。
  • 起身困難: 從椅子或床上起身時感到吃力。
  • 平衡感變差: 站立時容易搖晃。

如果你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症狀,建議盡早進行自我檢測,評估罹患肌少症的風險。

如何自我檢測肌少症?

以下提供幾種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你初步了解自身狀況:

1. SARC-F 問卷評估

SARC-F 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肌少症篩檢工具,簡單易懂,可以在家自行填寫。

SARC-F 問卷內容:

請根據過去一年內的情況,回答以下問題:

  • Strength (力量): 完成站立或舉起10磅(約4.5公斤)重物是否困難?
  • 0 分:沒有困難
  • 1 分:有些困難
  • 2 分:非常困難
  • 3 分:無法完成
  • Assistance walking (行走輔助): 行走時是否需要他人協助?
  • 0 分:不需要
  • 1 分:需要
  • Rise from a chair (從椅子站起): 從椅子上站起是否困難?
  • 0 分:沒有困難
  • 1 分:有些困難
  • 2 分:非常困難
  • 3 分:無法完成
  • Climb stairs (爬樓梯): 爬十個階梯是否困難?
  • 0 分:沒有困難
  • 1 分:有些困難
  • 2 分:非常困難
  • 3 分:無法完成
  • Falls (跌倒): 過去一年內是否曾跌倒?
  • 0 分:沒有
  • 1 分:1-3次
  • 2 分:4次以上

SARC-F 問卷分數代表意義:

  • 總分 0-3 分:罹患肌少症的風險較低。
  • 總分 4 分以上:罹患肌少症的風險較高,建議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進一步評估。

2. 小腿圍檢測

小腿圍是評估肌肉量的一個簡單指標。

小腿圍檢測標準:

  • 男性:小腿圍小於 34 公分
  • 女性:小腿圍小於 33 公分

如果你的小腿圍低於標準,表示肌肉量可能不足,罹患肌少症的風險較高。一項在印度針對停經後婦女的研究顯示,以 32 公分作為小腿圍的切點,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如何預防肌少症?

預防肌少症,要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著手:

1. 肌少症飲食預防原則

  •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重要原料。建議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取 1.0-1.2 克的蛋白質。
  • 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 動物性蛋白質如魚、肉、蛋、奶,以及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堅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均衡飲食: 除了蛋白質,也應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維持身體機能。
  • 避免過度節食: 長期熱量攝取不足,會導致肌肉流失。

2. 肌少症運動預防原則

  • 重量訓練: 透過重量訓練,可以有效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升整體健康。
  • 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可以增加關節靈活度,預防運動傷害。
  •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進行 2-3 次重量訓練,每次 30-60 分鐘。
  • 循序漸進: 運動強度和時間應逐漸增加,避免過度運動。

肌少症蛋白質攝取建議

以下提供一些蛋白質攝取建議,幫助你增加肌肉量:

  • 早餐: 一杯牛奶或豆漿、一顆雞蛋、一片全麥吐司。
  • 午餐: 一份雞胸肉沙拉、一份魚肉便當、一份豆腐燴飯。
  • 晚餐: 一份牛排、一份滷排骨、一份烤鮭魚。
  • 點心: 一把堅果、一杯優格、一根香蕉。

肌少症如何增加肌肉量

除了飲食和運動,適當的營養補充劑也有助於增加肌肉量,例如:

  • 乳清蛋白 (Whey Protein): 快速吸收,有助於肌肉修復和生長。
  • 肌酸 (Creatine): 提高肌肉爆發力,增強運動表現。
  • 維生素 D (Vitamin D): 促進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健康。
  • Omega-3 脂肪酸: 具有抗發炎作用,有助於肌肉修復。

補充營養劑前,記得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

結語

肌少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透過早期自我檢測、調整飲食和規律運動,我們可以有效預防和延緩肌少症的發生,維持健康和活力,享受美好的生活。 記得,預防勝於治療!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肌少症?

A: 肌少症是全身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和生理功能衰退的症候群,可能導致跌倒、骨折、失能,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Q2: 肌少症有哪些常見症狀?

A: 常見症狀包含走路變慢、容易疲勞、握力下降、反覆跌倒、體重減輕、活動力下降、起身困難和平衡感變差。

Q3: 如何使用SARC-F問卷自我檢測?

A: 根據過去一年情況回答SARC-F問卷,總分0-3分風險較低,4分以上風險較高,建議尋求醫療專業評估。

Q4: 如何透過小腿圍檢測評估肌少症風險?

A: 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表示肌肉量可能不足,罹患肌少症的風險較高。

Q5: 預防肌少症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A: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每公斤體重1.0-1.2克)、選擇優質蛋白質、均衡飲食、避免過度節食。

Q6: 預防肌少症的運動原則有哪些?

A: 進行重量訓練增加肌肉量,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伸展運動增加關節靈活度,並規律運動循序漸進。

Q7: 有哪些營養補充劑有助於增加肌肉量?

A: 乳清蛋白有助於肌肉修復和生長,肌酸提高肌肉爆發力,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Omega-3脂肪酸有抗發炎作用,請諮詢專業人員建議。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Sui, S-X.et al. (2020). Skeletal Muscle Health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 Narrativ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 Park, W-T., Shon, O., & Kim, G-B. (2023).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sarcopenia: a nar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Yeungnam medical science.

[3] Pinotti, E.et al. (2020). Sarcopenia: What a Surgeon Should Know. Obesity surgery.

[4] Chianca, V.et al. (2022). Sarcopenia: imaging assess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bdominal radiology (New York).

[5] Malik, R., & Goel, H. (2024). Clinical Validation of Calf Circumference with DEXA Scans as a Measure of Muscle Mass to Assess Sarcopenia in Community Settings in Indian Postmenopausal Women. Journal of mid-life health.

[6]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Secrets Fourth Edition

[7] Bahat, G., Erdoğan, T., & İlhan, B. (2022). SARC-F and other screening tests for sarcopenia.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

[8] Alsadany, M-A.et al. (2021). Detecting a valid screening method for sarcopenia in acute care setting. Journal of frailty, sarcopenia and falls.

[9] McKendry, J.et al. (2020).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to Support Resistance Exercise in Countering the Sarcopenia of Aging. Nutrients.

[10] Barajas-Galindo, D-E.et al. (2021).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sarcop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Endocrinologia, diabetes y nutricion.

[11] Carbone, J-W., & Pasiakos, S-M. (2022). The role of dietary plant and animal protein intakes on mitigating sarcopenia risk.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

[12] Nunes, E-A.et al. (2021). Nutrient-dense protein as a primary dietary strategy in healthy ageing: please sir, may we have mor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感覺體力下滑、走路變慢?小心肌少症找上門!這篇文章提供您就診肌少症的步驟懶人包,從自我檢測到科別選擇、診斷流程,一次掌握。別讓肌肉流失影響生活品質,及早了解、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
感覺體力下滑、走路變慢?小心肌少症找上門!這篇文章提供您就診肌少症的步驟懶人包,從自我檢測到科別選擇、診斷流程,一次掌握。別讓肌肉流失影響生活品質,及早了解、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