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肌少症自我檢查方式與就診指引:掌握看診關鍵!

有聲書播放

感覺體力下滑、走路變慢?小心肌少症找上門!這篇文章提供您就診肌少症的步驟懶人包,從自我檢測到科別選擇、診斷流程,一次掌握。別讓肌肉流失影響生活品質,及早了解、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
你是不是覺得最近體力變差了?還是家裡的長輩走路變慢、容易跌倒?這些都可能是肌少症的警訊喔。肌少症不是只有老人才會得,它就像一個小偷,偷偷把我們的肌肉偷走,讓我們生活品質變差。別擔心!這篇文章會簡單告訴你去看肌少症要注意什麼,讓你心裡有個底,看病的時候不會慌張。

目錄

什麼是肌少症?就像蓋房子地基不穩!

肌少症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年紀大或其他原因,讓我們的肌肉變少、力氣變小、身體功能變差。想像一下,我們的肌肉就像蓋房子的地基,地基不穩,房子當然就容易倒塌。

肌少症的「小徵兆」:身體在跟你求救!

肌少症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它會慢慢出現一些徵兆:

  • 體力變差、容易累: 以前輕鬆拿的東西,現在覺得很重。
  • 走路變慢: 走路速度變慢,甚至要別人扶。
  • 容易跌倒: 身體平衡不好,容易跌倒。
  • 握力變差: 擰毛巾、開瓶蓋這些簡單動作都覺得困難。
  • 體重變輕: 因為肌肉變少,所以體重也跟著下降。

肌少症自己檢查:先了解自己的狀況

去看醫生之前,你可以先自己做一些簡單的檢查,了解一下自己的狀況:

自己檢查一:量小腿圍

小腿圍可以大概知道你的肌肉量有多少。

  • 怎麼量: 站直,用尺量小腿最粗的地方。
  • 標準:
  • 男生:小於 34 公分
  • 女生:小於 33 公分

提醒: 這個只是初步的檢查,不能完全確定你是不是有肌少症喔。

自己檢查二:測握力

握力可以知道你的力氣大不大。

  • 怎麼測: 用握力器量你常用那隻手的握力。
  • 標準:
  • 男生:小於 28 公斤
  • 女生:小於 18 公斤

提醒: 握力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像是手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很累等等。

自己檢查三:看看行動力

注意你走路的速度和從椅子上站起來的能力。

  • 走路速度: 在平地上走一段路,看看要花多久時間。如果覺得走路速度變慢很多,就要注意了。
  • 起身能力: 從椅子上站起來,看看是不是需要扶東西或別人幫忙。如果站起來很困難,可能代表腿部肌肉不夠力。

肌少症要看哪一科?找對醫生很重要!

如果你覺得自己或家人可能有肌少症,可以看以下這些科:

  • 老年醫學科: 專門看老人家常見的病,對肌少症很有經驗。
  • 復健科: 用運動來幫助病人恢復肌肉功能。
  • 新陳代謝科: 檢查病人的營養狀況,給飲食建議。
  • 骨科: 如果因為肌少症造成骨頭或肌肉的問題,可以看骨科。
  • 家醫科: 可以做初步的檢查,再幫你轉到適合的科。

如果你不知道該看哪一科,可以先掛家醫科,請醫生幫你評估。

肌少症怎麼診斷?醫生會怎麼做?

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會用這些方法來診斷:

1. 問你問題: 醫生會問你的症狀、以前有沒有生過什麼病、有沒有吃藥等等。

2. 身體檢查: 醫生會檢查你的握力、走路速度、平衡感等等。

3. 儀器檢查: 醫生可能會安排這些檢查,看看你的肌肉量:

  • 雙能量X光吸收儀 (DEXA): 量你全身的骨頭、肌肉和脂肪有多少。
  • 生物電阻分析 (BIA): 用電阻值來估算你的身體組成。
  • 電腦斷層掃描 (CT) 或磁振造影 (MRI): 更精確地量你的肌肉體積。

看醫生前要準備什麼?讓看病更有效率!

為了讓你看病更有效率,建議你去看醫生之前先做好這些準備:

  • 記錄症狀: 詳細記錄你的症狀、什麼時候開始、多久一次、嚴不嚴重等等。
  • 整理病史: 提供完整的病史、有沒有吃藥、有沒有過敏等等。
  • 帶相關檢查報告: 如果你之前做過相關檢查,請帶報告給醫生參考。
  • 列出想問的問題: 把你想問的問題寫下來,以免忘記。

肌少症並不可怕,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就能控制病情,恢復健康的生活。希望這份「步驟懶人包」能幫助你更了解肌少症,看病的時候不會害怕!記住,照顧好你的肌肉,就是照顧好你的健康!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肌少症?

A: 肌少症是指因年齡增長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和身體功能衰退的症候群。

Q2: 肌少症有哪些症狀?

A: 常見症狀包括體力下滑、容易疲勞、走路速度變慢、容易跌倒、握力下降和體重減輕等。

Q3: 如何自我檢測是否有肌少症風險?

A: 可透過測量小腿圍、握力測試及觀察行走速度和起身能力等方式進行初步評估。

Q4: 懷疑有肌少症該看哪一科?

A: 建議尋求老年醫學科、復健科、新陳代謝科、骨科或家醫科醫師的協助。

Q5: 肌少症如何診斷?

A: 醫師會透過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和儀器檢測(如DEXA、BIA、CT或MRI)來評估肌肉量。

Q6: 肌少症如何治療?

A: 主要治療方式包括運動(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及必要時使用輔助藥物。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Kim, J-W.et al. (2021). Understanding of sarcopenia: from definition to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2] Sayer, A-A., & Cruz-Jentoft, A. (2022). Sarcopenia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sensus is growing. Age and ageing.

[3] Pan, S.et al. (2022). Comparison of the 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in geriatric patients in Xining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diagnostic criteri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4] Lin, Y.et al. (2020). Selecting Appropriate Sarcopenia Screening Methods for Asian Popul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5] Kawakami, R.et al. (2020). Cut-offs for calf circumference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low muscle mass: WASEDA’S Health Study.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6] Wu, B.et al. (2021). Associations of Sarcopenia, Handgrip Strength and Calf Circumferenc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mong Chinese Older Adults.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

[7] Malik, R., & Goel, H. (2024). Clinical Validation of Calf Circumference with DEXA Scans as a Measure of Muscle Mass to Assess Sarcopenia in Community Settings in Indian Postmenopausal Women. Journal of mid-life health.

[8] Paepe, B-D. (2020). Progressive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in Muscular Dystrophies: A Role for Toll-like Receptor-Signaling in Disease Pathogen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9] Wang, X.et al. (2025). Plant-Derived Treatment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Muscle Atrophy. Phytotherapy research : PTR.

[10]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Secrets Fourth Edition

[11] Rosa-Caldwell, M-E.et al. (2020). Muscle alter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induced muscle atrophy: a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Bethesda, Md. : 1985).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銀髮族體力下滑?別讓肌少症偷走您的活力!這份攻略教您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積極儲存「肌肉銀行」,預防肌少症風險。了解蛋白質攝取黃金法則、運動種類選擇,還有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幫助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擁抱健康、充滿活力的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了解肌少症的藥物治療選擇與注意事項,告別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困擾!本文深入解析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潛在副作用,並提供實用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及早診斷、積極面對,重拾健康活力,享受銀髮生活!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面對肌少症別慌!這篇提供台灣社會資源全攻略,包含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服務、協會基金會與輔具補助等,助您了解肌少症症狀與自我檢測方法,透過飲食、運動積極預防及改善,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家人朋友的陪伴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別讓肌肉悄悄流失!了解肌少症的早期症狀、自我檢測方法與預防全攻略。透過簡單的SARC-F問卷和腿圍檢測,初步評估風險。掌握飲食與運動關鍵,攝取足夠蛋白質、進行重量訓練,有效預防肌少症,維持行動力與生活品質,享受健康活力!
別讓肌肉悄悄流失!了解肌少症的早期症狀、自我檢測方法與預防全攻略。透過簡單的SARC-F問卷和腿圍檢測,初步評估風險。掌握飲食與運動關鍵,攝取足夠蛋白質、進行重量訓練,有效預防肌少症,維持行動力與生活品質,享受健康活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