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一:沒有喘就不是氣喘嗎?
「我家孩子沒有喘,只是偶爾咳嗽,應該不是氣喘吧?」
這是許多家長常有的疑問。其實,「喘鳴」(wheezing)雖然是氣喘的典型症狀之一,但並非所有氣喘的兒童都會出現喘鳴。
氣喘的症狀其實很多樣,除了喘鳴,還包括:
- 慢性咳嗽: 特別是在夜間或清晨加重,或是運動後、接觸冷空氣、過敏原等刺激物後誘發。
- 呼吸困難或急促: 孩子可能會覺得呼吸很費力,或者呼吸速度比平常快。
- 胸悶: 孩子可能會說胸口悶悶的、緊緊的。
- 反覆發作的呼吸道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會反覆出現,且嚴重程度不一。
因此,即使孩子沒有明顯的喘鳴,但如果出現上述其他症狀,仍有可能罹患氣喘。重要的是,要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
迷思二:氣喘只是慢性咳嗽有痰音?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是單純的慢性咳嗽,而且有痰音,應該只是感冒沒好,或是支氣管炎。然而,氣喘也可能表現為慢性咳嗽,且咳嗽時可能會有痰音。
如何區分氣喘引起的咳嗽和一般感冒或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呢?
- 時間長度: 氣喘引起的咳嗽通常會持續較長時間,甚至長達數週或數月。
- 誘發因素: 氣喘咳嗽容易受到運動、冷空氣、過敏原等因素誘發。
- 其他症狀: 除了咳嗽,氣喘通常還會伴隨其他呼吸道症狀,如呼吸急促、胸悶等。
如果孩子咳嗽持續二三星期未改善,且伴隨其他呼吸道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釐清是否為氣喘。
迷思三:氣喘一定要住院檢查才能確診?
「聽說氣喘檢查很複雜,要住院才能做嗎?」
這是許多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其實,並非所有兒童氣喘的診斷都需要住院。大部分的氣喘診斷,都可以透過門診進行。
兒童氣喘的診斷方式主要包括:
1. 詳細的病史詢問:
- 醫師會詳細詢問孩子的症狀、發作頻率、誘發因素、家族病史等。
- 了解孩子過去是否有過敏性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或家族成員是否有氣喘病史。
2. 仔細的身體檢查:
- 醫師會聽診孩子的呼吸音,檢查是否有喘鳴或其他異常呼吸音。
- 評估孩子的整體健康狀況。
3. 肺功能檢查:
- 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通常5歲以上),可以進行肺功能檢查,例如尖峰吐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或是 FEV1/FVC 檢測。
- 這些檢查可以評估孩子的氣道阻塞程度和氣流限制。
4. 支氣管擴張劑測試:
- 在進行肺功能檢查後,醫師會給予孩子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Albuterol)。
- 再次進行肺功能檢查,觀察氣道阻塞是否有改善。如果FEV1增加>10%-12%,則可能為氣喘。
5. 誘發試驗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ing):
- 如果病史、身體檢查和肺功能檢查仍無法確定診斷,醫師可能會安排誘發試驗。
- 常見的誘發試驗包括methacholine、運動或冷空氣激發試驗。這些試驗的目的是誘發氣喘症狀,以評估氣道的反應性。
- 誘發試驗通常在門診進行,但需要專業醫師的監測。
6. 呼氣一氧化氮濃度 (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 FeNO 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可以測量呼吸中一氧化氮的濃度。
- 一氧化氮濃度升高可能表示氣道發炎,有助於氣喘的診斷。
那麼,什麼情況下可能需要住院檢查呢?
- 急性氣喘發作: 如果孩子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無法說話或意識不清等症狀,需要立即送醫急救,並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 診斷困難: 如果門診檢查無法確定診斷,且孩子有其他複雜的疾病,醫師可能會建議住院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 需要密切觀察: 有些孩子在接受氣喘治療後,需要住院進行密切觀察,以確保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迷思四:每年使用超過三支急救吸入劑代表氣喘控制不良?
「醫師說我家孩子一年用超過三支急救藥,表示氣喘沒控制好,是真的嗎?」
的確,氣喘控制的目標是讓孩子能夠正常生活、運動,並且減少氣喘發作的次數和嚴重程度。 如果孩子需要頻繁使用急救吸入劑(如Albuterol),可能表示氣喘控制不佳。
為什麼頻繁使用急救吸入劑不好?
- 表示氣喘控制不佳: 頻繁使用急救藥物表示孩子經常處於氣喘發作的狀態,需要更積極的治療。
- 可能導致副作用: 過度使用急救藥物可能引起心跳加速、手抖等副作用。
- 延遲控制型藥物的使用: 過度依賴急救藥物可能忽略了控制型藥物的重要性,導致氣喘長期控制不良。
如果孩子需要頻繁使用急救吸入劑,應該怎麼辦?
- 回診諮詢醫師: 告知醫師孩子使用急救藥物的頻率和劑量,讓醫師評估氣喘控制狀況。
- 調整治療計畫: 醫師可能會調整控制型藥物的劑量或種類,以達到更好的氣喘控制。
- 檢視吸藥技巧: 確保孩子正確使用吸入器,以達到最佳的藥物效果。
-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素: 盡量避免孩子接觸過敏原、刺激物等誘發因素。
迷思五:尖峰吐氣流速計(PEF)正常就代表氣喘控制良好?
尖峰吐氣流速計(PEF) 是一種簡單方便的工具,可以讓氣喘病人監測自己的氣道阻塞程度。然而,PEF值正常並不一定代表氣喘控制良好。
為什麼PEF值正常不一定代表氣喘控制良好?
- PEF值只能反映瞬間的氣道狀況: PEF值只能反映測量時的氣道阻塞程度,無法反映氣喘的長期控制狀況。
- PEF值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PEF值可能受到測量技巧、努力程度等因素影響。
- 有些氣喘病人即使PEF值正常,仍可能存在氣道發炎: 氣道發炎是氣喘的根本原因,即使PEF值正常,仍需要使用控制型藥物來控制氣道發炎。
如何正確使用尖峰吐氣流速計?
- 學習正確的測量技巧: 確保每次測量都使用正確的技巧,以獲得準確的數據。
- 定期測量: 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並記錄數據。
- 與醫師討論: 將測量結果與醫師討論,讓醫師評估氣喘控制狀況,並調整治療計畫。
結語
兒童氣喘的診斷並非難事,重要的是要對氣喘有正確的認識,並與專業醫師密切合作。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和必要的檢查,醫師可以幫助孩子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讓孩子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記住,氣喘是可以控制的,只要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孩子一樣可以享受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