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查血脂就像是幫身體做健康檢查,很重要!但大家對血脂檢查、正常值常常有很多搞不清楚的地方。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解開這些疑惑,讓大家更了解血脂,保護心臟血管的健康。
血脂檢測基本認識
什麼是血脂?
血脂就像血液裡面的脂肪,主要有這幾種:
- 總膽固醇 (TC): 就像是所有膽固醇的總和。
- 三酸甘油酯 (TG): 這是血液裡面最多的脂肪。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這是「好膽固醇」,它像清道夫,可以幫忙把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清掉。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這是「壞膽固醇」,它像水泥,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讓血管變硬。
血脂檢測的目的
血脂檢測就像是幫你看看有沒有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透過檢查血液裡的脂肪濃度,可以早點發現高血脂,然後趕快想辦法,預防心肌梗塞、中風等等的大問題。
血脂檢測的種類
血脂檢測主要是抽血檢查,有分兩種:
- 標準血脂檢測: 要空腹8-12小時才能做,這樣結果才會比較準。這是現在最常見的,醫院、健檢中心都是用這種。
- 非空腹血脂檢測: 不用空腹就可以做的血脂檢測。有研究發現,有些時候非空腹檢查也很有用,但通常還是建議空腹檢查比較好。
血脂檢測步驟詳細說明
1. 準備: 聽醫護人員的話,空腹8-12小時 (標準血脂檢測)。
2. 抽血: 讓專業的醫護人員抽血。
3. 分析: 把血送到實驗室檢查。
4. 報告: 報告會告訴你每一項血脂的數字。
Konsung Compass 2800、VivaDiag等血脂測試儀:居家檢測新選擇
現在市面上也有像 Konsung Compass 2800、VivaDiag 這種可以自己在家裡測血脂的機器。它們通常會用血脂試紙和血脂測試筆,用手指頭的血來檢查。
注意事項: 自己在家裡測,準不準會受到操作方式、試紙好不好等等的影響。最好問問醫生或藥師,看看這種產品適不適合你,還有要怎麼用才正確。自己測的結果只能參考,不能當作是醫院的診斷喔!
血脂正常值是多少?
血脂正常值不是固定的,會因為年紀、性別、有沒有其他疾病等等而有不同。一般來說,常見的血脂理想範圍是:
- 總膽固醇 (TC): 小於 200 mg/dL
- 三酸甘油酯 (TG): 小於 150 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 男性:大於 40 mg/dL
- 女性:大於 5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 一般風險:小於 130 mg/dL
- 中等風險:小於 100 mg/dL
- 高風險:小於 70 mg/dL
- 極高風險:小於 55 mg/dL
風險分級: 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健康狀況、家裡有沒有人得過心血管疾病等等,來判斷病人的風險等級。風險越高,LDL-C 的理想值就要越低。
上面的數字只是參考。每個病人的理想血脂範圍,都要讓醫生根據病人自己的情況來評估和建議。
高血脂的診斷方式
實驗室檢測的重要性
實驗室檢查是診斷高血脂最準確的方法。透過分析血液,可以準確測量每一項血脂的數字,看看有沒有超出正常範圍。
診斷標準
通常,如果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正常值的上限,或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正常值的下限,就可能會被診斷出高血脂。
高血脂常見迷思破解
迷思一:膽固醇高一定是吃來的?
真相: 吃東西的確會影響膽固醇,但不是只有這個原因。遺傳、年紀、性別、生活習慣等等都會影響。有些人就算吃得很清淡,膽固醇還是很高,可能是因為基因的關係。
迷思二:只有肥胖的人才會高血脂?
真相: 體重過重當然是高血脂的危險因素之一,但不是絕對。很多瘦的人也可能因為遺傳、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等等而有高血脂。
迷思三:高血脂沒有症狀,不用太在意?
真相: 高血脂一開始通常沒有感覺,但時間久了會讓血管變硬,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定期檢查血脂,早點發現然後趕快處理很重要。
迷思四:血脂正常就不用再追蹤?
真相: 血脂會隨著年紀、生活習慣等等而改變。就算現在血脂正常,還是建議定期追蹤,特別是家裡有人得過心血管疾病、生活習慣不好等等的高風險族群。
迷思五: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很罕見?
真相: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 並不罕見,在台灣大概每200到500個人裡面就有一個。這是一種遺傳的疾病,病人體內的壞膽固醇 (LDL-C) 會異常升高,導致比較早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如何篩檢
- 家族史詢問: 問問家裡的人有沒有比較早得心血管疾病 (男性小於 55 歲,女性小於 65 歲)。
- 膽固醇檢測: 檢查 LDL-C 的數字,如果很高 (例如 LDL-C 大於 190 mg/dL),就要進一步檢查。
- 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以確定是不是帶有 FH 相關的基因突變。
遺傳性高血脂症檢測費用多少
遺傳性高血脂症的基因檢測費用會因為檢測的項目、實驗室等等而有不同。最好問問專業的醫生,了解詳細的檢查方案和費用。
台灣健保資訊
根據2025年台灣衛生福利部及相關醫療機構的資料,台灣對血脂檢測及相關健保給付政策已有較完整規範與推動:
健保對血脂檢測的給付範圍與政策
– 自2025年起,衛生福利部擴大了免費成人健康檢查的範圍,30歲以上成人皆可受惠。血脂檢查項目包含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等,且納入健保免費健康檢查項目中。
– 成人健康檢查的頻率依年齡層不同而有所區分,如30至39歲者每五年一次,40至64歲者每三年一次,65歲以上及特定族群則可每年一次。此政策間接支持定期血脂檢測以促進早期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結語
血脂是影響心臟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透過定期檢查血脂,了解自己的血脂狀況,破除對高血脂的錯誤觀念,才能早點採取適當的措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血脂?包含哪些成分?
A: 血脂包含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
Q2: 血脂檢測的目的是什麼?
A: 評估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早發現高血脂並預防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
Q3: 血脂檢測有哪些種類?
A: 主要有標準血脂檢測(需空腹8-12小時)和非空腹血脂檢測,一般建議以空腹檢測為主。
Q4: 血脂正常值是多少?
A: 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酯<15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女性>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依風險分級而不同。
Q5: 膽固醇高一定是吃來的嗎?
A: 飲食是影響因素之一,但遺傳、年齡、生活習慣等也會影響膽固醇水平。
Q6: 高血脂沒有症狀就不用在意嗎?
A: 高血脂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會導致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應定期檢查。
Q7: 台灣健保對血脂檢測有給付嗎?
A: 30歲以上成人健檢包含血脂檢查,如總膽固醇等,並納入健保免費健康檢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