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肥胖診斷標準、減重手術與併發症全解析

有聲書播放

了解肥胖診斷新知:BMI不再是唯一標準!本文解析肥胖診斷的局限性與未來趨勢,提供多元減肥方法,包含飲食、運動、藥物與減重手術的選擇與考量,更深入探討手術後飲食注意事項及肥胖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助您全方位掌握健康管理。
肥胖是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影響著各個年齡層的病人。以前,我們主要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判斷體重是否過重或肥胖。不過,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對肥胖的診斷和治療有了新的認識。今天我們一起深入探討肥胖的診斷標準,包含BMI的不足,以及減重手術的選擇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目錄

肥胖診斷標準:BMI 及其他考量

BMI 的定義與應用

BMI是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算出來的,可以初步評估病人的體重狀況。世界衛生組織 (WHO) 和很多國家都用BMI來判斷是否肥胖,標準如下:

  • 體重過輕:BMI < 18.5
  • 正常體重:BMI 18.5-24.9
  • 體重過重:BMI 25.0-29.9
  • 肥胖 (第一級):BMI 30.0-34.9
  • 肥胖 (第二級):BMI 35.0-39.9
  • 重度肥胖 (第三級):BMI ≥ 40

BMI 作為肥胖診斷的局限性

雖然BMI簡單好用,但它也有一些缺點:

1. 無法區分肌肉和脂肪:BMI沒辦法判斷體重是來自肌肉還是脂肪。像是運動員可能有比較高的BMI,但實際上他們的脂肪並不多。

2. 忽略身體組成:BMI沒有考慮脂肪分布。肚子裡的脂肪(內臟脂肪)對心血管疾病和新陳代謝問題的影響更大,但BMI看不出來。

3. 種族差異:研究發現,不同種族的人在相同的BMI值下,脂肪含量可能不一樣。例如,亞洲人可能在比較低的BMI值下,就出現新陳代謝方面的問題。

新的診斷考量:腰圍與身體組成

因為BMI有這些缺點,所以現在醫生也開始重視其他指標,像是:

1. 腰圍:腰圍是判斷肚子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腰圍太粗,代表有比較高的風險會出現新陳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2. 身體組成分析:用一些儀器,像是生物電阻抗分析 (BIA) 或雙能量 X 射線吸收測定法 (DEXA),可以更準確地測量脂肪比例和肌肉量。

3. 腦部指紋:研究發現,腦部的活動模式和腰圍的關係,比和BMI的關係更強烈,這表示腦部在肥胖的過程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減肥方法:多元選擇

飲食調整

調整飲食是減肥的基礎。建議病人採取均衡的飲食,控制總熱量,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 飲食順序:有些「懶人減肥法」強調吃飯的順序,例如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才吃碳水化合物,這樣比較容易有飽足感,吃得比較少。
  • 飲食改變:病人可以記錄飲食日記、學習營養知識,改變煮飯的習慣,這樣可以幫助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運動

運動是減肥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氧運動(像是跑步、游泳)和重量訓練(像是舉重)都可以幫助消耗熱量、增加肌肉量,讓新陳代謝更好。

藥物治療

有些藥物可以幫助減肥。但是,病人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並且注意可能的副作用。現在的減肥藥主要是讓人吃得比較少,來達到減肥的效果。

減重手術

減重手術是針對非常肥胖的病人的治療方法。手術會改變胃腸道的結構,減少食物的攝取和吸收,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減重手術:選擇與考量

常見的減重手術類型

1. 胃袖狀切除術 (Vertical Sleeve Gastrectomy):切掉一部分的胃,讓胃變小,這樣病人就吃得比較少。

2. Roux-en-Y 胃繞道手術 (Roux-en-Y Gastric Bypass):把胃分成一個小胃囊,然後把它連接到小腸的中段,繞過一部分的胃和小腸,減少食物的吸收。

3. 可調節式胃束帶手術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在胃的上端放一個可以調整鬆緊的束帶,限制食物通過,這樣病人就吃得比較少。

4. 膽胰分流合併十二指腸轉位術 (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結合胃袖狀切除術和腸道繞道手術,減少食物的攝取和吸收。

減重手術的適應症

減重手術通常適合BMI ≥ 40的病人,或是BMI ≥ 35 且同時有嚴重的肥胖相關疾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

減重手術後的飲食注意事項

減重手術後,病人需要按照特別的飲食計畫,才能確保營養足夠,並且避免出現問題。

  • 術後初期:一開始只能吃流質食物,然後慢慢改成半流質和軟質食物。
  • 長期: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並且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肥胖併發症

肥胖和很多健康問題有關,包括:

  • 代謝症候群: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肚子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 第二型糖尿病: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 心血管疾病:肥胖會增加冠心病、心臟衰竭和中風的風險。
  • 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可能導致肝臟堆積脂肪,進而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研究顯示,過重或肥胖是肝功能異常的重要指標。
  • 睡眠呼吸中止症:肥胖會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導致睡眠品質不好,白天容易想睡覺。
  • 骨關節炎:過重的體重會增加關節的負擔,加速關節的磨損,導致骨關節炎。
  • 某些癌症:肥胖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癌等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結語

肥胖是一個複雜的健康問題,診斷和治療需要考慮每個病人的狀況。除了BMI之外,腰圍、身體組成和新陳代謝的指標也很重要。減肥方法包括飲食調整、運動、藥物治療和減重手術。病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並且注意預防和控制肥胖相關的問題。

常見問題精選

Q1: BMI的局限性有哪些?

A: BMI無法區分肌肉和脂肪,忽略脂肪分布,且不同種族在相同BMI下體脂肪含量可能不同。

Q2: 除了BMI,還有哪些診斷肥胖的指標?

A: 腰圍是評估腹部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身體組成分析可以更準確地測量體脂肪比例和肌肉量。

Q3: 有哪些常見的減重手術類型?

A: 包括胃袖狀切除術、Roux-en-Y胃繞道手術、可調節式胃束帶手術和膽胰分流合併十二指腸轉位術。

Q4: 哪些人適合接受減重手術?

A: 通常適用於BMI≥40的患者,或BMI≥35且合併有嚴重肥胖相關疾病的患者。

Q5: 肥胖可能導致哪些併發症?

A: 包括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骨關節炎和某些癌症。

Q6: 肥胖的成因有哪些?

A: 肥胖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和社會文化等。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Bray, G. A., Fruhbeck, G., Ryan, D. H., et al. (2016). Management of obesity. Lancet, 387, 1947-1956.

[2] Farruggia, M-C.et al. (2020). Identification of a brain fingerprint fo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hysiology & behavior.

[3] Bosy-Westphal, A., & Müller, M-J. (2021). Diagnosis of obesity based on body composition-associated health risks-Time for a change in paradigm. Obesity reviews :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4] Javed, A-A.et al. (2020). Body mass index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A scoping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Obesity reviews :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5] Börgeson, E.et al. (2024). The challenges of assessing adiposity in a clinical setting.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6] Hsu, K.et al. (2024). Muscle Mass Adjusted by Body Height is not Correlated with Mobility of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7] Kesztyüs, D., Lampl, J., & Kesztyüs, T. (2021). The Weight Problem: Overview of the Most Common Concepts for Body Mass and Fat Distribution and Critical Consideration of Their Usefulness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8] Sattar, N.et al. (2020). BMI and future risk for COVID-19 infection and death across sex, age and ethnicity: Preliminary findings from UK biobank. Diabetes & metabolic syndrome.

[9] Kheniser, K., Saxon, D-R., & Kashyap, S-R. (2021). Long-Term Weight Loss Strategies for Obesity.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10] Kim, M-K., & Kim, H-S. (2025).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and Emerging Weight-Loss Drugs to Target Obesity-Related Complications: Insights from Clinical Trials. Biomolecules & therapeutics.

[11] University of Oxford. (2009, March 20). Moderate obesity takes years off life expectanc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9/03/090319224823.htm

[12] Li, W.et al. (2020). Obesity Predicts Liver Function Testing and Abnormal Liver Results. Obesity (Silver Spring, Md.).

[13] Toninello, P.et al. (2021).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s: The Skin beyond the Fat. Nutrients.

[14] Quilliot, D.et al. (2021). Recommendations for nutritional care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Recommendations for best practice and SOFFCO-MM/AFERO/SFNCM/expert consensus. Journal of visceral surgery.

[15] Rogers, A-M. (2020). Current State of Bariatric Surgery: Procedures, Data, and Patient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16] Walsh, C., & Karmali, S. (2015).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bariatric complications: A review and updat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7, 518-523.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擺脫減肥停滯期和焦慮!是否遇到減肥瓶頸,體重難以下降?別擔心,這很常見!本文教你認識減肥焦慮,並提供實用飲食建議與情緒管理技巧,幫助你了解情緒性飲食,找到快樂減脂食物,擺脫身材焦慮,不再只關注體重數字,擁抱健康生活,快樂瘦身!
擺脫減肥停滯期和焦慮!是否遇到減肥瓶頸,體重難以下降?別擔心,這很常見!本文教你認識減肥焦慮,並提供實用飲食建議與情緒管理技巧,幫助你了解情緒性飲食,找到快樂減脂食物,擺脫身材焦慮,不再只關注體重數字,擁抱健康生活,快樂瘦身!
告別肥胖!想輕鬆燃脂瘦身嗎?從增加每日步數開始!這篇提供您簡單易行的樓梯健走攻略,教您如何將爬樓梯融入生活,隨時隨地消耗熱量。搭配計步APP,記錄您的每一步,讓您更有動力達成目標。現在就開始動起來,享受健康輕盈的生活!
告別肥胖!想輕鬆燃脂瘦身嗎?從增加每日步數開始!這篇提供您簡單易行的樓梯健走攻略,教您如何將爬樓梯融入生活,隨時隨地消耗熱量。搭配計步APP,記錄您的每一步,讓您更有動力達成目標。現在就開始動起來,享受健康輕盈的生活!
春天想穿上美美的衣服嗎?讓藥劑師為你詳細解析合法減肥藥與瘦瘦針(GLP-1)的功效、副作用與適用對象,助你了解如何健康瘦身。想知道停藥後如何維持體重?飲食控制有哪些訣竅?讓專業藥師帶你聰明選擇,安全有效地達成理想體重!
春天想穿上美美的衣服嗎?讓藥劑師為你詳細解析合法減肥藥與瘦瘦針(GLP-1)的功效、副作用與適用對象,助你了解如何健康瘦身。想知道停藥後如何維持體重?飲食控制有哪些訣竅?讓專業藥師帶你聰明選擇,安全有效地達成理想體重!
關心體重健康嗎?瞭解臺灣最新肥胖防治策略與研究進展!本文深入探討兒童與成人肥胖的現況、風險,以及政府、校園、社區如何共同努力。更介紹社會資源如何提供支持,協助您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遠離肥胖威脅,擁抱健康人生!
關心體重健康嗎?瞭解臺灣最新肥胖防治策略與研究進展!本文深入探討兒童與成人肥胖的現況、風險,以及政府、校園、社區如何共同努力。更介紹社會資源如何提供支持,協助您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遠離肥胖威脅,擁抱健康人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