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治療遇到的困難和誤解
雖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高血壓,但實際上控制好血壓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對高血壓的標準、藥物副作用,以及新的治療方式不太清楚,甚至有誤解。
- 台灣高血壓的標準是什麼? 台灣現在的高血壓標準跟國際上差不多,而且有越來越嚴格的趨勢。
- 在家量血壓的標準? 在家裡量血壓的標準跟在醫院量不一樣,要注意量的方法是否正確。
- 降血壓藥常見的副作用? 很多人怕藥物有副作用而不願意治療,但其實每種藥的副作用都不一樣,嚴重程度也不同。
-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什麼? 對於吃藥效果不好的人,導管治療是個新選擇,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高血壓治療的新觀念和選擇
面對高血壓,我們需要更了解它,並用更精準的方法來治療。
1. 藥物治療:選對藥和控制副作用
藥物治療是控制高血壓最重要的基礎。現在的研究認為,應該根據病人的整體情況來選擇藥物,也要優先考慮聯合用藥和單片複方製劑(把多種藥放在一顆藥丸裡)。
- 聯合用藥: 一開始治療就可以用兩種或以上的藥,這樣能更有效控制血壓。
- 單片複方製劑(SPC): 把幾種藥放在一顆藥丸裡,吃起來更方便,病人也更容易按時吃藥。
常見的降血壓藥和它們的副作用:
藥物類型 | 常見藥名例子 | 常見副作用 |
利尿劑 | Hydrochlorothiazide, Furosemide | 電解質不平衡、一直想尿尿、身體缺水 |
乙型受體阻斷劑 | Metoprolol, Atenolol | 心跳太慢、覺得累、手腳冰冷 |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 | Amlodipine, Diltiazem | 腳踝腫、頭痛、便秘 |
ACE抑制劑 | Enalapril, Lisinopril | 乾咳、頭暈、血管性水腫 |
血管張力素II受體阻斷劑 | Losartan, Valsartan | 頭暈、血鉀太高 |
硝酸鹽類藥物 | Nitroglycerin, Isosorbide mononitrate | 頭痛、姿勢性低血壓、皮膚發紅 |
藥物治療的新發展:
現在有很多新的降血壓藥正在研究中,例如:
- BAY-94-8862 (Finerenone):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目前在第二期臨床試驗。
- LCI699: Aldosterone synthase inhibitor,目前在第二期臨床試驗。
這些新藥有機會為高血壓病人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2. 導管治療:腎交感神經阻斷術(RDN)的新機會
對於吃藥效果不好,或是不能忍受藥物副作用的病人,腎交感神經阻斷術(RDN)是一個不用吃藥的選擇。
-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什麼? RDN是一種小手術,用導管把能量送到腎動脈壁,阻斷腎臟的神經,從而降低血壓。
- 高血壓導管治療適合哪些人? RDN主要適合難治性高血壓的病人,也就是吃了三種或以上的降血壓藥,血壓還是控制不好的人。
RDN的臨床證據:
早期的RDN研究結果不太一致,但最近的研究顯示,用更好的技術和仔細挑選病人,RDN可以有效降低血壓,而且很安全。現在歐洲的指南已經認可RDN,把它當作高血壓管理的第三種選擇。
3. 在家量血壓:掌握血壓變化的關鍵
在家量血壓是高血壓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提供在醫院量血壓無法提供的資訊,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病人的血壓控制情況。
- 在家量血壓的標準? 在家量血壓的正常值通常比在醫院量低一點。一般來說,在家量血壓高於 135/85 mmHg 就是高血壓。
- 高血壓病人在家量血壓要注意什麼?
- 選擇合格的電子血壓計,並定期檢查是否準確。
- 用適合自己手臂尺寸的袖套。
- 在安靜、舒服的環境下量。
- 量血壓前不要喝咖啡和運動。
- 用正確的姿勢:坐著,背後有東西靠著,雙腳平放在地上,手臂跟心臟一樣高。
- 每次量兩次,間隔一分鐘,取平均值。
- 記錄每次量的結果,並定期告訴醫生。
- 722居家血壓量測口訣? 連續量七天,早上量兩次,晚上量兩次,取平均值。
- 白袍高血壓如何診斷? 通過在家量血壓或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可以分辨白袍高血壓和真正的高血壓。
行動建議:積極參與,有效管理高血壓
1. 定期量血壓: 按照「722口訣」,養成在家量血壓的習慣,並記錄血壓變化。
2. 跟醫生好好溝通: 告訴醫生你吃的藥、副作用,以及在家量血壓的結果,一起決定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案。
3. 積極配合治療: 按照醫生的指示吃藥,不要自己改藥量或停藥。
4. 了解治療選擇: 如果吃藥效果不好,或是不能忍受副作用,可以跟醫生討論導管治療等其他選擇。
5. 持續學習: 關注高血壓治療的最新資訊,提升自己管理高血壓的能力。
高血壓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病人和醫生一起努力。透過積極參與和正確的治療,你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過更健康的生活。
常見問題精選
Q1: 台灣高血壓診斷標準為何?
A: 台灣高血壓診斷標準近年有下修趨勢,與國際趨勢同步。
Q2: 居家血壓量測標準為何?
A: 居家血壓標準通常略低於診間血壓,高於135/85 mmHg即為高血壓。
Q3: 降血壓藥物有哪些常見副作用?
A: 常見副作用包含電解質失衡、心跳過慢、腳踝水腫、乾咳、頭暈等,依藥物種類而異。
Q4: 什麼是高血壓導管治療(RDN)?
A: RDN是一種微創手術,阻斷腎臟交感神經,以降低血壓,適用於難治性高血壓病人。
Q5: 高血壓病人居家量測血壓應注意什麼?
A: 選擇合格血壓計、用正確姿勢、避開咖啡因與運動、記錄數值並定期回報醫生。
Q6: 什麼是722居家血壓量測口訣?
A: 連續量測七天,早上量兩次,晚上量兩次,取平均值。
Q7: 如何診斷白袍高血壓?
A: 透過居家血壓監測或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區分白袍高血壓和持續性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