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高血壓治療新觀念:藥物、導管治療與副作用解析

有聲書播放

了解高血壓的最新治療觀念,掌握藥物、導管治療與居家監測的關鍵!本文解析高血壓診斷標準、藥物副作用,並探討導管治療的新選擇。學習精準用藥,有效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享受健康生活。
高血壓是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影響很多人。好好控制血壓,對減少心臟和血管疾病的風險非常重要。這篇文章是為了幫助病人和他們的家人,了解高血壓治療的新方法,特別是藥物和導管治療,以及它們的副作用。

目錄

高血壓治療遇到的困難和誤解

雖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高血壓,但實際上控制好血壓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對高血壓的標準、藥物副作用,以及新的治療方式不太清楚,甚至有誤解。

  • 台灣高血壓的標準是什麼? 台灣現在的高血壓標準跟國際上差不多,而且有越來越嚴格的趨勢。
  • 在家量血壓的標準? 在家裡量血壓的標準跟在醫院量不一樣,要注意量的方法是否正確。
  • 降血壓藥常見的副作用? 很多人怕藥物有副作用而不願意治療,但其實每種藥的副作用都不一樣,嚴重程度也不同。
  •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什麼? 對於吃藥效果不好的人,導管治療是個新選擇,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高血壓治療的新觀念和選擇

面對高血壓,我們需要更了解它,並用更精準的方法來治療。

1. 藥物治療:選對藥和控制副作用

藥物治療是控制高血壓最重要的基礎。現在的研究認為,應該根據病人的整體情況來選擇藥物,也要優先考慮聯合用藥和單片複方製劑(把多種藥放在一顆藥丸裡)。

  • 聯合用藥: 一開始治療就可以用兩種或以上的藥,這樣能更有效控制血壓。
  • 單片複方製劑(SPC): 把幾種藥放在一顆藥丸裡,吃起來更方便,病人也更容易按時吃藥。

常見的降血壓藥和它們的副作用:

藥物類型 常見藥名例子 常見副作用
利尿劑 Hydrochlorothiazide, Furosemide 電解質不平衡、一直想尿尿、身體缺水
乙型受體阻斷劑 Metoprolol, Atenolol 心跳太慢、覺得累、手腳冰冷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 Amlodipine, Diltiazem 腳踝腫、頭痛、便秘
ACE抑制劑 Enalapril, Lisinopril 乾咳、頭暈、血管性水腫
血管張力素II受體阻斷劑 Losartan, Valsartan 頭暈、血鉀太高
硝酸鹽類藥物 Nitroglycerin, Isosorbide mononitrate 頭痛、姿勢性低血壓、皮膚發紅

藥物治療的新發展:

現在有很多新的降血壓藥正在研究中,例如:

  • BAY-94-8862 (Finerenone):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目前在第二期臨床試驗。
  • LCI699: Aldosterone synthase inhibitor,目前在第二期臨床試驗。

這些新藥有機會為高血壓病人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2. 導管治療:腎交感神經阻斷術(RDN)的新機會

對於吃藥效果不好,或是不能忍受藥物副作用的病人,腎交感神經阻斷術(RDN)是一個不用吃藥的選擇。

  •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什麼? RDN是一種小手術,用導管把能量送到腎動脈壁,阻斷腎臟的神經,從而降低血壓。
  • 高血壓導管治療適合哪些人? RDN主要適合難治性高血壓的病人,也就是吃了三種或以上的降血壓藥,血壓還是控制不好的人。

RDN的臨床證據:

早期的RDN研究結果不太一致,但最近的研究顯示,用更好的技術和仔細挑選病人,RDN可以有效降低血壓,而且很安全。現在歐洲的指南已經認可RDN,把它當作高血壓管理的第三種選擇。

3. 在家量血壓:掌握血壓變化的關鍵

在家量血壓是高血壓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提供在醫院量血壓無法提供的資訊,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病人的血壓控制情況。

  • 在家量血壓的標準? 在家量血壓的正常值通常比在醫院量低一點。一般來說,在家量血壓高於 135/85 mmHg 就是高血壓。
  • 高血壓病人在家量血壓要注意什麼?
  • 選擇合格的電子血壓計,並定期檢查是否準確。
  • 用適合自己手臂尺寸的袖套。
  • 在安靜、舒服的環境下量。
  • 量血壓前不要喝咖啡和運動。
  • 用正確的姿勢:坐著,背後有東西靠著,雙腳平放在地上,手臂跟心臟一樣高。
  • 每次量兩次,間隔一分鐘,取平均值。
  • 記錄每次量的結果,並定期告訴醫生。
  • 722居家血壓量測口訣? 連續量七天,早上量兩次,晚上量兩次,取平均值。
  • 白袍高血壓如何診斷? 通過在家量血壓或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可以分辨白袍高血壓和真正的高血壓。

行動建議:積極參與,有效管理高血壓

1. 定期量血壓: 按照「722口訣」,養成在家量血壓的習慣,並記錄血壓變化。

2. 跟醫生好好溝通: 告訴醫生你吃的藥、副作用,以及在家量血壓的結果,一起決定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案。

3. 積極配合治療: 按照醫生的指示吃藥,不要自己改藥量或停藥。

4. 了解治療選擇: 如果吃藥效果不好,或是不能忍受副作用,可以跟醫生討論導管治療等其他選擇。

5. 持續學習: 關注高血壓治療的最新資訊,提升自己管理高血壓的能力。

高血壓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病人和醫生一起努力。透過積極參與和正確的治療,你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過更健康的生活。

常見問題精選

Q1: 台灣高血壓診斷標準為何?

A: 台灣高血壓診斷標準近年有下修趨勢,與國際趨勢同步。

Q2: 居家血壓量測標準為何?

A: 居家血壓標準通常略低於診間血壓,高於135/85 mmHg即為高血壓。

Q3: 降血壓藥物有哪些常見副作用?

A: 常見副作用包含電解質失衡、心跳過慢、腳踝水腫、乾咳、頭暈等,依藥物種類而異。

Q4: 什麼是高血壓導管治療(RDN)?

A: RDN是一種微創手術,阻斷腎臟交感神經,以降低血壓,適用於難治性高血壓病人。

Q5: 高血壓病人居家量測血壓應注意什麼?

A: 選擇合格血壓計、用正確姿勢、避開咖啡因與運動、記錄數值並定期回報醫生。

Q6: 什麼是722居家血壓量測口訣?

A: 連續量測七天,早上量兩次,晚上量兩次,取平均值。

Q7: 如何診斷白袍高血壓?

A: 透過居家血壓監測或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區分白袍高血壓和持續性高血壓。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Bosch, A., & Schmieder, R-E. (2021). Novel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urrent opinion in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

[2] Miezah, D., & Hayman, L-L. (2024). Culturally Tailored Lifestyle Modification Strategies for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A Narrative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

[3] Oparil, S., & Schmieder, R. E. (2015). New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irculation Research, 116, 1074-1095.

[4] Götzinger, F.et al. (2022). Arterial hypertension – clinical trials update 2022. Hypertension research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5] Weinfeld, J-M., Hart, K-M., & Vargas, J-D. (2021).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6] Hoogerwaard, A-F., & Elvan, A. (2020). Is renal denervation still a treatment op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7] Guber, K., & Kirtane, A-J. (2022).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for Hypertension. 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

[8] Dimitriadis, K.et al. (2024). Renal Denervation in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Data for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9] drugbank – Pentaerythritol tetranitrate

[10] Toprak, K.et al. (20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ate-Induced Headache and -Blood Viscosity: An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11] Grace, N., Groszmann, R., Garcia-Tsao, G., et al. (1998).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variceal bleeding: An AASLD Single Topic Symposium. Hepatology, 28, 868-880.

[12] Huang, P.et al. (2022). 2022 Taiwan lipid guideline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 Taiwan yi zhi.

[13] Yu, Y., & Chen, Q. (2024). The impact of target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on brain function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14] Chi, N.et al. (2022). 2021 Taiwan Stroke Society Guidelines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for ischemic stroke preventio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JCMA.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高血壓藥得吃一輩子嗎?關於血壓藥你必須知道的事情
別讓高血壓成為沉默的威脅!了解血壓藥物、飲食運動等關鍵知識,積極控制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認識高血壓的成因、分期與治療方式,從生活方式調整到藥物選擇,提供實用建議。掌握血壓管理技巧,與醫生攜手,擁抱健康生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