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高血壓警訊:血壓飆升症狀、病因、併發症

有聲書播放

別輕忽高血壓!了解血壓標準、初期症狀與潛在原因,掌握身體發出的警訊。本文帶你認識高血壓可能引發的心臟、腦部、腎臟等併發症,及早預防,守護健康!
高血壓就像是身體裡悄悄運作的炸彈,平時可能沒感覺,但時間久了會對器官造成傷害。在台灣,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的問題。大概每四個大人就有一個,總共有五百多萬人。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所以,了解高血壓的警訊、症狀和原因非常重要。

目錄

血壓標準:多少才算高血壓?

想像一下,血壓就像水管裡的水壓。太高,水管容易爆裂;太低,水就流不出去。血壓有兩個數字: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是心臟用力把血打出去時的壓力,舒張壓是心臟休息時的壓力。

簡單來說,血壓標準如下:

  • 正常血壓: 像健康的河流,水流平穩。收縮壓低於120,舒張壓低於80。
  • 高血壓前期: 像河流開始有點湍急。收縮壓在120到129之間,舒張壓低於80。
  • 高血壓一期: 像河流開始出現小瀑布。收縮壓在130到139之間,或者舒張壓在80到89之間。
  • 高血壓二期: 像河流變成大瀑布。收縮壓等於或高於140,或者舒張壓等於或高於90。

這些只是參考。每個病人的狀況不同,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年齡、有沒有其他疾病來調整血壓目標。

高血壓症狀:身體發出的警訊

高血壓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初期通常沒感覺。但血壓升高後,身體會發出一些警訊,要特別注意。

高血壓初期症狀有哪些?

就像房子開始漏水,初期可能只有一點點,但時間久了會越來越嚴重。高血壓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常見的有:

  • 頭痛: 尤其是後腦勺的痛。
  • 頭暈: 感覺暈眩,站不穩。
  • 疲勞: 容易覺得累,沒精神。
  • 呼吸急促: 動一下就喘不過氣。
  • 視力模糊: 看東西變得模糊。
  • 心悸: 感覺心跳很快或亂跳。
  • 流鼻血: 突然流鼻血,止不住。

血壓突然升高怎麼辦?

如果突然覺得血壓像火山爆發一樣飆升,而且伴隨劇烈頭痛、胸痛、呼吸困難等,要趕快去看醫生。這可能是高血壓危象,很危險。

高血壓頭痛怎麼緩解?

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通常比較厲害,一般的止痛藥可能沒用。最重要的是控制血壓,才能真正解決頭痛問題。

高血壓原因:潛藏的健康風險

高血壓的原因就像樹根一樣,分為兩種: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高血壓原因是什麼?

  • 原發性高血壓: 就像樹木自然生長,原因比較複雜。跟以下因素有關:
    • 年齡: 年紀越大,血管就像橡皮筋一樣失去彈性,血壓容易升高。
    • 遺傳: 就像家族的基因,如果家裡有人有高血壓,病人也比較容易得。
    • 生活習慣: 就像給樹木施肥不當,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高血壓。例如:吃太鹹、不運動、太胖、抽菸、喝酒。
    • 壓力: 就像壓力鍋,長期壓力大,也可能導致高血壓。
  • 繼發性高血壓: 就像樹木生病,原因比較明確。通常跟其他疾病有關:
    • 腎臟疾病: 腎臟就像身體的過濾器,腎臟生病會影響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平衡,導致血壓升高。
    • 內分泌疾病: 像是體內的荷爾蒙失調,導致血壓升高。
    •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覺時呼吸暫停會導致血壓升高。
    • 主動脈狹窄: 主動脈就像身體的主幹道,狹窄會影響血液流動,導致血壓升高。

高血壓併發症: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

長期高血壓會像腐蝕劑一樣,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損害,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高血壓併發症有哪些?

  • 心臟疾病: 像是心肌肥大、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等。高血壓會增加心臟的負擔,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 腦血管疾病: 像是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血管性失智症等。高血壓會增加血管破裂或阻塞的風險,導致中風。
  • 腎臟疾病: 像是腎功能衰竭、蛋白尿等。高血壓會損害腎臟的血管,導致腎功能衰竭。
  • 眼部疾病: 像是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病變等。高血壓會損害視網膜的血管,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
  • 周邊動脈疾病: 高血壓會加速動脈硬化,導致周邊動脈阻塞,引起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

高血壓心臟病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稱為高血壓心臟病。就像房子地基不穩,常見的表現是左心室肥大,這會增加心臟衰竭和猝死的風險。

結語

高血壓是一種需要長期照顧的慢性疾病。了解高血壓的警訊、症狀和原因,有助於及早發現和控制血壓,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常見問題精選

Q1: 高血壓的標準是什麼?

A: 正常血壓低於120/80 mmHg;高血壓一期為130-139/80-89 mmHg;高血壓二期等於或高於140/90 mmHg。

Q2: 高血壓有哪些初期症狀?

A: 常見症狀包含頭痛、頭暈、疲勞、呼吸急促、視力模糊、心悸、流鼻血等。

Q3: 血壓突然升高怎麼辦?

A: 若血壓飆升並伴隨劇烈症狀(如頭痛、胸痛、呼吸困難),應立即就醫,可能是高血壓危象。

Q4: 高血壓有哪些潛在原因?

A: 可能原因包含年齡、遺傳、不良生活習慣(高鹽、少運動、肥胖、吸菸)、壓力及其他疾病(腎臟病、內分泌疾病)。

Q5: 高血壓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A: 可能引發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疾病、眼部疾病及周邊動脈疾病。

Q6: 什麼是高血壓心臟病?

A: 長期高血壓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常見表現是左心室肥大,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Muntner, P., & Whelton, P. K. (2017). Using predic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onjunction with blood pressure to guide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treat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9, 2446-2456.

[2] Goldman Cecil Medicine Twenty Sixth Edit

[3] Textor, S. C. (2017). Renal arterial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01, 65-79.

[4] Effects of treatment on morbidity in hypertension.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averaging 115 through 129 mm Hg. (1967). J Am Med Assoc, 202, 1028-1034.

[5] drugbank – Diltiazem

[6] Davis, G-K.et al. (2021). The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impact of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 – A missed opportunity. The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7] Raoof, N., & Hoffmann, J. (2021).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ephalalgia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dache.

[8] Carcel, C.et al. (2023). Th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medications on the prevention of episodic migrain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ephalalgia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dache.

[9] Psaty, B. M., Smith, N. L., Siscovick, D. S., et al. (1997). Health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ies used as first-line ag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77, 739-745.

[10] Karmali, K. N., Persell, S. D., Perel, P., et al. (2017). Risk scoring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3.

[11] Tziomalos, K. (2020). Secondary Hypertension: Novel Insights. Current hypertension reviews.

[12] Young, W. J. (2018). 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 In G. Bakris & M. J. Sorrentino (Eds.),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pp. 126-135). Elsevier.

[13] Masenga, S-K., & Kirabo, A. (2023).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com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 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14] Saheera, S., & Krishnamurthy, P. (2020). Cardiovascular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and Aging. Cell transplantation.

[15] Tamura, M-K.et al. (2020). Kidney Disease, Intensive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Risk for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JASN.

[16] Yasmin, S.et al. (2024). The role of ACE inhibitors and ARBs in preserving cognitive function via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A critical Update. Brain research.

[1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響應世界高血壓日-在家量血壓 全民一起來

[1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血壓要管理 722在家量 18歲以上國人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

[19] 高血壓相關疾病為我國十大死因~遠離高血壓 從年輕開始 | 台中榮民總醫院

[20] 響應世界高血壓日~掌握3C原則 在家也能輕鬆控血壓-衛生福利部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想控制高血壓,卻不想一輩子吃藥?認識DASH得舒飲食,這是一種專為降血壓設計的健康飲食計畫!透過增加蔬果、選擇低脂乳品和全穀類等六大黃金法則,教你聰明吃、輕鬆降血壓。更提供常見Q&A,解答你對得舒飲食的所有疑問,幫助你找回健康的血壓,從「心」開始!
想控制高血壓,卻不想一輩子吃藥?認識DASH得舒飲食,這是一種專為降血壓設計的健康飲食計畫!透過增加蔬果、選擇低脂乳品和全穀類等六大黃金法則,教你聰明吃、輕鬆降血壓。更提供常見Q&A,解答你對得舒飲食的所有疑問,幫助你找回健康的血壓,從「心」開始!
了解高血壓防治與健康老化秘訣!定期血壓量測是關鍵,掌握722原則,善用社區安心血壓站資源,讓專業人員守護您的健康。飲食、運動與用藥並行,調整生活習慣,有效控制血壓。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保持身心健康,擁抱樂活人生。立即查詢安心血壓站地點,為您的健康加分!
了解高血壓防治與健康老化秘訣!定期血壓量測是關鍵,掌握722原則,善用社區安心血壓站資源,讓專業人員守護您的健康。飲食、運動與用藥並行,調整生活習慣,有效控制血壓。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保持身心健康,擁抱樂活人生。立即查詢安心血壓站地點,為您的健康加分!
掌握高血壓全攻略!從居家血壓量測到實驗室檢測,深入了解高血壓診斷與治療流程。本文提供實用建議,協助您有效控制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
掌握高血壓全攻略!從居家血壓量測到實驗室檢測,深入了解高血壓診斷與治療流程。本文提供實用建議,協助您有效控制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提升生活品質,擁抱健康人生。
留意高血壓警訊!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了解高血壓初期症狀、血壓標準值,以及血壓升高的潛在原因。出現嚴重頭痛、胸痛等危險徵兆務必速就醫!調整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從年輕開始預防高血壓,守護心血管健康。
留意高血壓警訊!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了解高血壓初期症狀、血壓標準值,以及血壓升高的潛在原因。出現嚴重頭痛、胸痛等危險徵兆務必速就醫!調整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從年輕開始預防高血壓,守護心血管健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