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認識抗憂鬱藥物種類、副作用與安全停藥策略

有聲書播放

了解憂鬱症的治療選擇嗎?本文深入解析抗憂鬱藥物種類(SSRI, SNRI, NDRI等),詳解常見副作用與處理原則,並提供安全停藥策略,包含戒斷症狀與處理。助您與醫師一同擬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積極面對憂鬱症。更提供台灣心理健康資源,別獨自承受,尋求專業協助是重要的第一步。
對於憂鬱症的病人及其家屬來說,了解治療選擇至關重要。抗憂鬱藥物是治療憂鬱症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將深入探討各種抗憂鬱藥物的種類、常見副作用,以及安全停藥的策略,幫助病人與家屬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目錄

抗憂鬱藥物種類解析

抗憂鬱藥物主要分為幾大類,作用機制各有不同。

1.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

SSRI 是目前最常用的抗憂鬱藥物之一。它們主要通過抑制腦部對血清素的再吸收,增加血清素在神經細胞間的濃度,從而改善情緒。

  • 常見藥物:Fluoxetine、Sertraline、Paroxetine、Citalopram、Escitalopram。
  • 多久生效:通常需要2-4週才能開始感受到效果,部分病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 SSRI 副作用有哪些
  • 噁心、腹瀉等腸胃不適
  • 失眠或嗜睡
  • 性功能障礙(例如:性慾降低)
  • 頭痛
  • 體重變化

2. 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 (SNRI)

SNRI 除了作用於血清素之外,還會抑制正腎上腺素的再吸收。它們被認為可能比 SSRI 更能有效地治療某些類型的憂鬱症,例如伴有慢性疼痛的憂鬱症。參考文獻指出,SNRI可能通過提升前腦的多巴胺濃度,達到更快速的抗憂鬱效果。

  • 常見藥物:Venlafaxine、Desvenlafaxine、Duloxetine。
  • SNRI 藥物副作用是什麼
  • 與 SSRI 類似的腸胃不適、失眠等
  • 血壓升高
  • 心跳加速
  • 盜汗
  • 便秘

3. 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劑 (NDRI)

NDRI 主要通過抑制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吸收來發揮作用。

  • 常見藥物:Bupropion。
  • NDRI 藥物有哪些:目前在台灣,Bupropion 是主要的 NDRI 類藥物。
  • 主要用途:除憂鬱症外,也常用於戒菸治療。
  • 常見副作用
  • 失眠
  • 焦慮
  • 食慾降低
  • 頭痛

4. 其他種類抗憂鬱藥物

  • 三環抗憂鬱劑 (TCA):較早期的抗憂鬱藥物,副作用較多,目前較少使用。
  •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MAOI):另一種較早期的藥物,需要嚴格的飲食限制,目前較少使用。
  • 其他:Mirtazapine、Trazodone 等。

抗憂鬱藥物副作用詳解

所有抗憂鬱藥物都可能引起副作用,但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副作用的種類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 常見副作用
  • 腸胃不適:噁心、腹瀉、便秘
  • 睡眠問題:失眠、嗜睡
  • 性功能障礙:性慾降低、勃起困難
  • 體重變化:增加或減少
  • 頭痛、頭暈
  • 口乾
  • 第二代抗憂鬱劑副作用:通常指 SSRI 和 SNRI,相較於傳統抗憂鬱劑,副作用較輕微,但仍需注意。
  • 憂鬱症藥物副作用有哪些:以上列出的副作用是常見的,但也有可能出現其他較不常見的副作用,應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繫。
  • 處理原則
  • 與醫生討論: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
  • 耐心等待:有些副作用會在幾週後自行減輕。
  • 生活調整:調整飲食、作息,適度運動。

抗憂鬱藥會成癮嗎?

抗憂鬱藥物不會像鎮靜劑或安眠藥一樣產生「成癮性」,但長期服用後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

安全停藥策略

安全停藥至關重要,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 停藥原則
  • 不要自行停藥:務必諮詢醫生。
  • 緩慢減藥:通常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
  • 監測症狀:注意是否出現戒斷症狀或憂鬱症復發。
  • 憂鬱症停藥戒斷症狀
  • 頭暈、噁心、嘔吐
  • 疲勞、虛弱
  • 失眠
  • 焦慮、易怒
  • 感覺異常(例如:觸電感)
  • 處理方式
  • 及時告知醫生:醫生可能會調整減藥速度。
  • 支持性治療:維持良好的作息、飲食,尋求心理支持。

抗憂鬱藥物多久見效?

抗憂鬱藥物通常需要2-4週才能開始產生效果。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需要更換藥物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耐心與醫生配合非常重要。

用藥須知:安全服用抗憂鬱藥物

  • 遵醫囑服藥:按照醫生指示的劑量和時間服用。
  • 告知醫生病史:包括其他疾病、過敏史、正在服用的藥物。
  • 注意藥物交互作用:有些藥物可能會與抗憂鬱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 定期回診:讓醫生評估藥效和副作用,並調整治療方案。

憂鬱症的治療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病人、家屬和醫生共同努力。了解抗憂鬱藥物的種類、副作用和安全停藥策略,有助於病人做出更明智的決定,並積極參與治療。請記住,尋求專業協助是重要的第一步,不要獨自承受。

常見問題精選

Q1: 抗憂鬱藥物主要有哪些種類?

A: 主要分為SSRI、SNRI、NDRI、三環抗憂鬱劑(TCA)、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等。

Q2: SSRI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

A: 可能會有噁心、失眠、性功能障礙、頭痛、體重變化等副作用。

Q3: 抗憂鬱藥物會成癮嗎?

A: 抗憂鬱藥物不會成癮,但停藥可能會有戒斷症狀,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Q4: 安全停藥的原則是什麼?

A: 不要自行停藥,務必諮詢醫生,並緩慢減藥,同時監測症狀。

Q5: 抗憂鬱藥物通常需要多久才能見效?

A: 通常需要2-4週才能開始產生效果,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Q6: 服用抗憂鬱藥物有哪些注意事項?

A: 遵醫囑服藥、告知醫生病史、注意藥物交互作用、定期回診。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Havranek, E. P., Mujahid, M. S., Barr, D. A., et al. (2015). Social determinants of risk and outcom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132, 873-898.

[2] Sleep

[3] Li, J.et al. (2020). SNRIs achieve faster antidepressant effects than SSRIs by elevat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dopamine in the forebrain. Neuropharmacology.

[4] Bakr, A-M., El-Sakka, A-A., & El-Sakka, A-I. (2022).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of sexual dysfunction in men on antidepressant therapy.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5] Pannu, A., & Goyal, R-K. (2024). From Evidence to Practic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ide Effects in Synthetic Anti-Depressant Therapy. Current drug safety.

[6] Pediatrics

[7] Gahr, M., Hiemke, C., & Kölle, M-A. (2020). Develop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Following Abrupt Discontinuation of Venlafaxine.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8] McCabe, J.et al. (2020).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psychiatrists’ attitudes towards antidepressant withdrawal. BJPsych open.

[9] Vinkers, C-H., Ruhé, H-G., & Penninx, B-W. (2021).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In Need of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10] Golder, S.et al. (2023). Reasons for Discontinuation or Change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Online Drug Reviews. JAMA network open.

[11] 在支持中重獲希望-家人與專業協助憂鬱患者走過低谷 |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12]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最新消息-【重要公告】衛生福利部113-114年度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請善加運用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憂鬱症指南:心理諮商、身心科評估,選對方向是關鍵
情緒低落、失去動力可能是憂鬱症警訊!別再茫然,這篇文章帶你了解身心科、精神科、心理諮商的差異,釐清何時該尋求協助、如何選擇適合的專業人士。認識憂鬱症治療方法,擺脫負面情緒,迎向陽光生活。台灣社福資源與相關基金會資訊,給你最實質的支持。
憂鬱來襲?覺察情緒低谷與職場自助手冊
覺得提不起勁、失去熱情?小心憂鬱症可能悄悄來襲!本文提供實用自救方法,教你覺察憂鬱症前兆、建立職場心理防護罩、遠離PUA。更提供心理諮商資訊、補助資源,陪伴你走出情緒低谷,擁抱健康快樂生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