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打破刻板印象:認識躁鬱症(雙相障礙)情緒起伏的腦科學原因

有聲書播放

擺脫情緒如雲霄飛車?深入了解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的真相!本文揭開情緒起伏背後的腦科學原因,打破對躁鬱症的刻板印象。從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遺傳基因到腦部結構變化,帶您認識影響情緒的複雜因素。更探討躁鬱症與自閉症、腦損傷的關聯,以及環境壓力如何誘發病症。擁抱理解,一同認識這種複雜的疾病。
躁鬱症,也叫做雙相障礙,是一種讓人情緒起伏很大的病。病人會經歷兩種極端的情緒:情緒高漲的「躁期」和情緒低落的「鬱期」。這些情緒變化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

目錄

很多人對躁鬱症有誤解,覺得這是「性格不好」或是「難以相處」。但事實並非如此。躁鬱症不是病人自己選擇的,也不是因為意志力不夠,而是一種大腦的疾病,有很多複雜的原因。這篇文章會深入探討躁鬱症的病因,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疾病,打破錯誤的觀念。

躁鬱症的大腦秘密:化學物質不平衡

我們的大腦裡有很多化學物質,叫做神經傳導物質,它們負責傳遞訊息,影響我們的情緒、睡眠、食慾等等。躁鬱症跟這些化學物質的失衡有關,特別是以下幾種:

  • 血清素: 這種物質主要調節情緒、睡眠和食慾。如果血清素功能不好,可能會讓人情緒不穩定,容易憂鬱。
  • 多巴胺: 多巴胺跟快樂、動力和獎勵有關。在躁期,病人大腦裡的多巴胺可能會過高,讓他們感到興奮、衝動,而且過度自信。
  • 正腎上腺素: 這種物質影響我們的警覺性、注意力和壓力反應。躁鬱症病人在躁期時,正腎上腺素可能會升高,導致焦慮、失眠和容易生氣。

這些化學物質互相影響,共同維持我們情緒的穩定。如果它們的平衡被打亂,就可能出現躁期或鬱期。

躁鬱症的遺傳基因:天生的弱點

遺傳在躁鬱症的發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家裡有人得過躁鬱症,那麼你患上這種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研究顯示,躁鬱症的遺傳影響比例很高,表示基因對這種疾病很重要。這表示,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比較容易得躁鬱症。不過,遺傳不是唯一的因素。就算帶有相關基因,也不一定會得病。環境和其他因素也會影響疾病的發展。

所以,如果你的家人有躁鬱症,你可以多了解這個疾病,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幫助。

躁鬱症與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現在的腦部影像研究發現,躁鬱症病人的大腦結構和功能可能跟一般人不一樣。這些不同可能出現在以下幾個區域:

  • 前額葉皮質: 這個區域負責決策、情緒控制等等。研究顯示,躁鬱症病人的前額葉皮質活動可能比較弱,導致他們比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 杏仁核: 杏仁核負責處理情緒,特別是恐懼和焦慮。在躁鬱症病人中,杏仁核可能過度活躍,導致他們的情緒反應過於強烈。
  • 海馬迴: 海馬迴跟記憶和學習有關。長期患有躁鬱症可能會讓海馬迴變小,影響認知功能。

這些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可能會影響情緒的調節和認知能力,導致躁鬱症的症狀。

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都有助於維持大腦的健康,減少情緒波動。

躁鬱症與其他疾病的關聯

研究發現,躁鬱症跟一些其他疾病也有關聯,例如自閉症、腦損傷等等:

  • 自閉症: 有些研究發現,自閉症跟躁鬱症可能有一些共同的遺傳基因和腦部異常。
  • 腦損傷: 腦部外傷,特別是前額葉皮質的損傷,可能會增加罹患躁鬱症的風險。

躁鬱症與環境壓力的交互作用

生活中的壓力,例如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問題等等,可能會引發或加重躁鬱症的症狀。壓力會影響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平衡,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從而誘發情緒波動。此外,一些環境因素,如季節變化、睡眠不足等等,也可能對躁鬱症產生影響。

學習如何應對壓力,例如做運動、冥想、找人傾訴等等,都有助於穩定情緒。

打破迷思,擁抱理解

躁鬱症是一種複雜的大腦疾病,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它的發生。我們需要打破對躁鬱症的錯誤觀念,用更科學、更同理心的態度去理解這個疾病。了解躁鬱症的大腦秘密,有助於我們認識到這不是病人自己的錯,而是源於生理上的異常。透過科學研究的進步,我們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幫助躁鬱症病人更好地控制情緒,重拾健康的生活。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躁鬱症的症狀,請及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躁鬱症(雙相障礙)?

A: 躁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病人會在情緒高亢的躁期與情緒低落的鬱期之間反覆循環。

Q2: 躁鬱症的病因是什麼?

A: 躁鬱症是一種複雜的腦部疾病,病因涉及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遺傳因素、腦部結構及功能改變等多重因素。

Q3: 哪些神經傳導物質與躁鬱症有關?

A: 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與躁鬱症的情緒波動有關。

Q4: 遺傳在躁鬱症中扮演什麼角色?

A: 躁鬱症有很高的遺傳影響比例,某些基因變異可能會增加罹患此病的風險。

Q5: 躁鬱症病人的腦部有哪些異常?

A: 躁鬱症病人的前額葉皮質、杏仁核和海馬迴等腦部結構和功能可能存在異常。

Q6: 躁鬱症與其他疾病有什麼關聯?

A: 研究顯示,躁鬱症可能與自閉症譜系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存在關聯性。

Q7: 環境壓力源如何影響躁鬱症?

A: 環境壓力源可能會觸發或加重躁鬱症的症狀,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和腦部功能。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Greenwood, T-A. (2020). Creativity and Bipolar Disorder: A Shared Genetic Vulnerability.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 Xu, N., Huggon, B., & Saunders, K-E-A. (2020).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mpact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CNS drugs.

[3] Marzani, G., & Neff, A-P. (2021). Bipolar Disorder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4] Librenza-Garcia, D.et al. (2021).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Correlates of Neuroprogression in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topic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s.

[5] Ahmed, Y-B.et al. (2023). Limbic and cortical regions as functional biomarkers associated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in bipolar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neuroimaging studie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6] Bhatt, S.et al. (2021). 5-HT Current neuropharmacology.

[7] Loula, R., & Monteiro, L-H-A. (2022).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and mood swings: a dynamical systems approach. 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 MBE.

[8] Parker, G., Bayes, A., & Spoelma, M-J. (2022). Why might bipolar disorder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e bonded?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9] Vilela, J.et al. (2022). Disease similarity network analysi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comorbid brain disorder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10] Zamani, A.et al. (2020). The Impact of Traumatic Injury to the Immature Human Brain: A Scoping Review with Insights from Advanced Structural Neuroimaging. Journal of neurotrauma.

[11] McCorkle, T-A., Barson, J-R., & Raghupathi, R. (2021). A Role for the Amygdala in Impairments of Affective Behaviors Following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 精神疾病介紹-2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正在尋找躁鬱症的治療方法嗎?了解鋰鹽這種常見的情緒穩定劑!這篇文章提供鋰鹽的完整指南,包含藥物作用、副作用緩解方式、劑量調整及注意事項,助您更了解鋰鹽,與醫生一同擬定最適合您的治療計畫,穩定情緒,預防躁期與鬱期的發生。
正在尋找躁鬱症的治療方法嗎?了解鋰鹽這種常見的情緒穩定劑!這篇文章提供鋰鹽的完整指南,包含藥物作用、副作用緩解方式、劑量調整及注意事項,助您更了解鋰鹽,與醫生一同擬定最適合您的治療計畫,穩定情緒,預防躁期與鬱期的發生。
身為父母,您是否擔心躁鬱症會遺傳給孩子?本文將為您揭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遺傳真相,破解常見迷思,讓您更了解遺傳機率,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您早期關注子女情緒,積極面對,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支持與關懷。即使有家族病史,也能及早發現,控制病情,過上充實的生活。
身為父母,您是否擔心躁鬱症會遺傳給孩子?本文將為您揭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遺傳真相,破解常見迷思,讓您更了解遺傳機率,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您早期關注子女情緒,積極面對,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支持與關懷。即使有家族病史,也能及早發現,控制病情,過上充實的生活。
了解躁鬱症藥物治療,穩定情緒、減少復發,提升生活品質!本文詳解情緒穩定劑(鋰鹽、丙戊酸、Carbamazepine、Lamotrigine)、長效針劑的療效、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助您與醫師共同制定最佳治療方案。認識常見副作用與處理方式,讓藥物治療更安心有效。
了解躁鬱症藥物治療,穩定情緒、減少復發,提升生活品質!本文詳解情緒穩定劑(鋰鹽、丙戊酸、Carbamazepine、Lamotrigine)、長效針劑的療效、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助您與醫師共同制定最佳治療方案。認識常見副作用與處理方式,讓藥物治療更安心有效。
感到情緒起伏劇烈嗎?本文提供躁鬱症自我檢測方法,包含量表、情緒日記等,助您及早掌握情緒前兆。了解基因檢測如何輔助診斷,評估情緒壓力與藥物反應,協助醫師擬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及早尋求專業協助,穩定情緒,重拾生活掌控權!
感到情緒起伏劇烈嗎?本文提供躁鬱症自我檢測方法,包含量表、情緒日記等,助您及早掌握情緒前兆。了解基因檢測如何輔助診斷,評估情緒壓力與藥物反應,協助醫師擬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及早尋求專業協助,穩定情緒,重拾生活掌控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