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躁鬱症有誤解,覺得這是「性格不好」或是「難以相處」。但事實並非如此。躁鬱症不是病人自己選擇的,也不是因為意志力不夠,而是一種大腦的疾病,有很多複雜的原因。這篇文章會深入探討躁鬱症的病因,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疾病,打破錯誤的觀念。
躁鬱症的大腦秘密:化學物質不平衡
我們的大腦裡有很多化學物質,叫做神經傳導物質,它們負責傳遞訊息,影響我們的情緒、睡眠、食慾等等。躁鬱症跟這些化學物質的失衡有關,特別是以下幾種:
- 血清素: 這種物質主要調節情緒、睡眠和食慾。如果血清素功能不好,可能會讓人情緒不穩定,容易憂鬱。
- 多巴胺: 多巴胺跟快樂、動力和獎勵有關。在躁期,病人大腦裡的多巴胺可能會過高,讓他們感到興奮、衝動,而且過度自信。
- 正腎上腺素: 這種物質影響我們的警覺性、注意力和壓力反應。躁鬱症病人在躁期時,正腎上腺素可能會升高,導致焦慮、失眠和容易生氣。
這些化學物質互相影響,共同維持我們情緒的穩定。如果它們的平衡被打亂,就可能出現躁期或鬱期。
躁鬱症的遺傳基因:天生的弱點
遺傳在躁鬱症的發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家裡有人得過躁鬱症,那麼你患上這種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研究顯示,躁鬱症的遺傳影響比例很高,表示基因對這種疾病很重要。這表示,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比較容易得躁鬱症。不過,遺傳不是唯一的因素。就算帶有相關基因,也不一定會得病。環境和其他因素也會影響疾病的發展。
所以,如果你的家人有躁鬱症,你可以多了解這個疾病,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幫助。
躁鬱症與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現在的腦部影像研究發現,躁鬱症病人的大腦結構和功能可能跟一般人不一樣。這些不同可能出現在以下幾個區域:
- 前額葉皮質: 這個區域負責決策、情緒控制等等。研究顯示,躁鬱症病人的前額葉皮質活動可能比較弱,導致他們比較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 杏仁核: 杏仁核負責處理情緒,特別是恐懼和焦慮。在躁鬱症病人中,杏仁核可能過度活躍,導致他們的情緒反應過於強烈。
- 海馬迴: 海馬迴跟記憶和學習有關。長期患有躁鬱症可能會讓海馬迴變小,影響認知功能。
這些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可能會影響情緒的調節和認知能力,導致躁鬱症的症狀。
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都有助於維持大腦的健康,減少情緒波動。
躁鬱症與其他疾病的關聯
研究發現,躁鬱症跟一些其他疾病也有關聯,例如自閉症、腦損傷等等:
- 自閉症: 有些研究發現,自閉症跟躁鬱症可能有一些共同的遺傳基因和腦部異常。
- 腦損傷: 腦部外傷,特別是前額葉皮質的損傷,可能會增加罹患躁鬱症的風險。
躁鬱症與環境壓力的交互作用
生活中的壓力,例如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問題等等,可能會引發或加重躁鬱症的症狀。壓力會影響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平衡,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從而誘發情緒波動。此外,一些環境因素,如季節變化、睡眠不足等等,也可能對躁鬱症產生影響。
學習如何應對壓力,例如做運動、冥想、找人傾訴等等,都有助於穩定情緒。
打破迷思,擁抱理解
躁鬱症是一種複雜的大腦疾病,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它的發生。我們需要打破對躁鬱症的錯誤觀念,用更科學、更同理心的態度去理解這個疾病。了解躁鬱症的大腦秘密,有助於我們認識到這不是病人自己的錯,而是源於生理上的異常。透過科學研究的進步,我們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幫助躁鬱症病人更好地控制情緒,重拾健康的生活。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躁鬱症的症狀,請及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躁鬱症(雙相障礙)?
A: 躁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病人會在情緒高亢的躁期與情緒低落的鬱期之間反覆循環。
Q2: 躁鬱症的病因是什麼?
A: 躁鬱症是一種複雜的腦部疾病,病因涉及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遺傳因素、腦部結構及功能改變等多重因素。
Q3: 哪些神經傳導物質與躁鬱症有關?
A: 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與躁鬱症的情緒波動有關。
Q4: 遺傳在躁鬱症中扮演什麼角色?
A: 躁鬱症有很高的遺傳影響比例,某些基因變異可能會增加罹患此病的風險。
Q5: 躁鬱症病人的腦部有哪些異常?
A: 躁鬱症病人的前額葉皮質、杏仁核和海馬迴等腦部結構和功能可能存在異常。
Q6: 躁鬱症與其他疾病有什麼關聯?
A: 研究顯示,躁鬱症可能與自閉症譜系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存在關聯性。
Q7: 環境壓力源如何影響躁鬱症?
A: 環境壓力源可能會觸發或加重躁鬱症的症狀,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和腦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