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
躁鬱症是一種長期的精神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兩種極端之間來回切換:
- 躁期: 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覺得自己很有活力、很有自信,不需要睡覺,腦筋轉得很快,而且很容易衝動做決定。
- 鬱期: 就像掉進黑洞一樣,覺得非常難過、絕望,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睡不好也吃不下,甚至會想到自殺。
這種極端的情緒波動,不只會影響病人的心情,還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人際關係、工作表現,以及身體健康。
躁鬱症的自我檢測:從問卷到生活觀察
要了解自己有沒有躁鬱症的徵兆,第一步就是要觀察自己的情緒狀態。以下提供幾種自我檢測的方法:
1. 躁鬱症自我測試問卷
網路上有很多躁鬱症的自我測試問卷,就像體溫計一樣,可以幫你量量「情緒的溫度」。這些問卷會問你一些問題,像是你的心情、睡眠品質、食慾變化等等,讓你初步了解自己的狀況。
提醒: 問卷結果只能當作參考,不能取代醫生的診斷。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有躁鬱症,一定要去看精神科醫生。
2. 情緒日記:記錄心情的變化
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包括心情好不好、持續多久、發生了什麼事等等。就像氣象預報一樣,長期觀察下來,你就能了解自己情緒變化的模式,發現不正常的波動。
3. 自我觀察:留意行為的改變
除了情緒,行為的改變也是躁鬱症的警訊。例如:
- 躁期: 像個大富翁一樣,花錢不手軟、過度自信、性慾很強、講話滔滔不絕、容易跟別人吵架。
- 鬱期: 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對什麼事情都沒興趣、不想跟人接觸、覺得很累、注意力不集中、吃不下飯或暴飲暴食。
基因檢測:幫忙診斷的新工具
近年來,基因檢測就像偵探一樣,在精神疾病的診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現在還不能只靠基因檢測就確定是不是躁鬱症,但它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
1. 情緒壓力基因檢測
這種檢測就像幫你做壓力測試一樣,分析你面對壓力時的生理反應。這可以幫助醫生了解你是不是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作為診斷的參考。
2. 藥物反應基因檢測
這種檢測就像幫你做藥物適應性測試一樣,分析你對不同藥物的反應。這可以幫助醫生選擇更適合你的藥物,並調整藥物的劑量,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
提醒: 基因檢測的結果需要由專業醫生來解讀,並結合你的實際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輔助診斷:實驗室檢測
除了基因檢測,其他實驗室檢測也可以幫助醫生診斷躁鬱症:
- 荷爾蒙檢測: 檢查甲狀腺功能,排除甲狀腺疾病引起的情緒問題。
- 血液檢測: 檢查是否有貧血、感染等其他身體疾病,這些疾病也可能影響情緒。
診斷方式:專業評估最重要
躁鬱症的診斷需要由精神科醫生進行專業評估。醫生會透過以下方式來診斷:
1. 詢問病史: 了解病人過去的情緒狀態、家族有沒有人得過精神疾病、有沒有服用藥物等等。
2. 精神狀態檢查: 觀察病人的言行舉止、思考模式、情緒反應等等。
3. 使用診斷工具: 醫生可能會使用一些標準化的診斷工具,就像考試一樣,幫忙評估病人的狀況。
及早掌握情緒前兆,積極面對躁鬱症
躁鬱症雖然是一種長期的疾病,但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和管理,病人就可以穩定情緒,重新過正常生活。及早發現情緒的徵兆,尋求專業協助,是邁向康復的第一步。
- 躁鬱症是一種情緒在興奮和憂鬱之間來回切換的精神疾病。
- 自我檢測可以幫助及早發現躁鬱症的徵兆。
- 基因檢測可以幫助診斷,提供藥物反應的資訊。
- 專業評估是確診躁鬱症的關鍵。
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有疑似躁鬱症的症狀,請不要猶豫,趕快去看醫生。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躁鬱症?
A: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病人情緒會在躁期和憂鬱期之間劇烈波動,影響生活。
Q2: 如何自我檢測躁鬱症?
A: 可透過量表、情緒日記、自我觀察行為改變等方式初步檢測,但不能取代專業診斷。
Q3: 基因檢測如何輔助躁鬱症診斷?
A: 基因檢測可分析情緒壓力基因及藥物反應基因,提供醫師參考,選擇更合適的治療方案。
Q4: 哪些實驗室檢測可以輔助診斷?
A: 荷爾蒙檢測和血液檢測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影響情緒的身體疾病。
Q5: 如何確診躁鬱症?
A: 躁鬱症需要由精神科醫師進行專業評估,包括病史詢問、精神狀態檢查及使用診斷工具。
Q6: 及早發現躁鬱症的重要性?
A: 及早察覺情緒前兆,尋求專業協助,是穩定情緒、重拾正常生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