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有愛嗎?突破治療盲點、建立動機

有聲書播放

深入了解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挑戰、治療與愛的可能性。本文解析反社會型人格的七無特徵,探討診斷標準與台灣盛行率,並打破對患者缺乏情感的迷思。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動機式晤談與認知行為治療等策略,幫助患者建立治療動機,改善生活品質,並尋找潛藏的愛與希望。
你是否也曾感到困惑,身邊那個總是挑戰規則、難以捉摸,甚至做出傷害行為的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他們真的有所謂的「愛」嗎?今天,我們將一起探索反社會人格障礙症(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ASPD),打破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並深入了解如何透過動機建立,找到治療的突破口。

目錄

什麼是反社會人格障礙症?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是一種人格障礙,主要特徵是長期漠視他人權益,並表現出欺騙、操縱、衝動和缺乏同理心等行為。 這些行為模式通常在青少年時期開始顯現,並持續到成年。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七無特徵

雖然每個人的表現不盡相同,但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七無特徵」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他們:

1. 視法律:經常違反法律,無視社會規範。

2. 情冷漠:缺乏同理心,難以理解他人的感受。

3. 法負責: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常找藉口或責怪他人。

4. 視安全:不顧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行為魯莽衝動。

5. 法維持穩定關係:難以建立和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

6. 真心悔意:即使造成傷害,也鮮少表現出真正的悔意。

7. 止盡的欺騙:慣於說謊、欺騙他人以獲取利益或樂趣。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診斷與評估

診斷反社會人格障礙症並不容易,需要由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進行評估。

診斷流程

1. 會談:醫師會詳細詢問個案的成長背景、行為模式、人際關係等。

2. 行為觀察:觀察個案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和行為。

3. 心理測驗:使用標準化的心理測驗或量表,輔助診斷。

診斷標準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診斷反社會人格障礙症需要符合以下標準:

  • 年滿18歲。
  • 有行為規範障礙的證據,且在15歲前就已出現相關症狀。
  • 長期漠視他人權益,且符合以下至少三項:
    • 不遵守社會規範,經常觸法。
    • 慣於欺騙、操縱他人。
    • 衝動,無法事先規劃。
    • 易怒、具攻擊性。
    • 不顧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 不負責任,無法維持穩定的工作或經濟狀況。
    • 缺乏悔意,對自己的行為毫不在乎。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有愛嗎?

這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理解「愛」的複雜性。對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病人來說,他們可能無法像一般人一樣體驗和表達愛。他們可能缺乏同理心,難以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完全沒有情感,只是他們的情感表達方式可能與我們不同。

重要的是,不要將他們的行為等同於他們內心的感受。 許多時候,他們的行為是源於過去的創傷、不良的家庭環境,或是大腦功能的異常。

突破治療盲點:從動機建立開始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治療一直是一大挑戰,因為病人通常缺乏病識感,不認為自己需要接受治療。即使接受治療,也容易中途放棄。因此,建立治療動機是成功的關鍵。

傳統治療的困境

傳統的治療方法,例如心理動力治療,強調挖掘潛意識的衝突,但對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病人來說,效果往往不佳。 他們可能會利用治療來操縱治療師,或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

動機式晤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簡稱MI)

動機式晤談是一種以病人為中心的諮商方法,旨在幫助病人探索和解決他們對改變的矛盾心理。 MI強調同理心、接納、引導和激發自主性。透過MI,治療師可以幫助病人:

1. 探索改變的意願:了解病人對改變的看法,並找出他們想要改變的理由。

2. 建立改變的信心:幫助病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並提供支持和鼓勵。

3. 強化改變的承諾:協助病人制定具體的目標和計畫,並承諾付諸行動。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CBT)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強調改變思考和行為模式的心理治療方法。 CBT可以幫助病人:

1. 辨識扭曲的思考模式: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如何影響行為。

2. 挑戰不合理的信念:學習以更客觀、更理性的方式思考。

3. 學習新的行為技巧:學習如何以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式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認知行為治療如何制定家庭作業

認知行為治療中,家庭作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透過家庭作業,病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所學的技巧,並將治療的成果應用到實際情境中。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CBT家庭作業:

  • 情緒日記:記錄每天的情緒、想法和行為,以幫助病人更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模式。
  • 行為實驗:嘗試新的行為,並觀察其結果,以挑戰不合理的信念。
  • 正向活動排程:安排一些能帶來快樂和滿足感的活動,以提升情緒。

藥物治療

目前沒有專門治療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藥物。 然而,有些藥物可以幫助控制相關的症狀,例如衝動、易怒和焦慮。 常見的藥物包括:

  • 情緒穩定劑:Lithium、Valproate
  • 抗精神病藥物:Risperidone、Quetiapine
  • 抗憂鬱藥物:SSRI類藥物,如Fluoxetine、Sertraline

建立正面的習慣

除了專業的治療,建立正面的習慣也能幫助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病人改善生活。

如何建立正面的習慣

1. 從小處著手:不要一開始就設定太高的目標,從簡單的習慣開始,例如每天運動15分鐘或閱讀30分鐘。

2. 設定明確的目標:將目標具體化,例如「每天運動15分鐘」比「多運動」更有效。

3. 建立提醒機制:利用手機、日曆或便條紙提醒自己執行新習慣。

4. 尋求支持:告訴家人、朋友或治療師你的目標,並尋求他們的支持和鼓勵。

5. 獎勵自己:當你達成目標時,給自己一些獎勵,例如看一場電影或吃一頓大餐。

結語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是一個複雜且具有挑戰性的議題。 透過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建立治療動機,並提供適當的治療和支持,我們才能幫助他們突破困境,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請記住,即使是那些看似最難以理解的人,也可能擁有愛的能力,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才能展現出來。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反社會人格障礙症(ASPD)?

A: ASPD是一種人格障礙,特徵是長期漠視他人權益、欺騙、操縱、衝動和缺乏同理心。

Q2: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有哪些常見特徵?

A: 常見特徵包含無視法律、無情冷漠、無法負責、無視安全、難以維持穩定關係、缺乏悔意和慣於欺騙。

Q3: 如何診斷反社會人格障礙症?

A: 診斷需要由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進行會談、行為觀察和心理測驗評估,並符合DSM的診斷標準。

Q4: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人有愛嗎?

A: 他們可能難以像一般人一樣體驗和表達愛,但並不代表完全沒有情感,只是情感表達方式不同。

Q5: 治療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關鍵是什麼?

A: 建立治療動機是關鍵,可透過動機式晤談(MI)探索改變意願及建立改變的信心。

Q6: 認知行為治療(CBT)如何幫助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患者?

A: CBT可以幫助病人辨識扭曲的思考模式、挑戰不合理的信念,並學習新的行為技巧。

Q7: 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患者?

A: 可尋求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各縣市衛生局、精神醫療機構的協助,或查詢相關學術論文研究。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Yalch, M-M., Stewart, A-M., & Dehart, R-M. (2021). Influence of Betrayal Trauma on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Traits.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Dissociation (ISSD).

[2] Marzilli, E., Cerniglia, L., & Cimino, S. (2021). Antisocial Personality Problems in Emerging Adulthood: The Role of Family Functioning, Impulsivity, and Empathy. Brain sciences.

[3] North, C-S., Kotamarti, V., & Pollio, D-E. (2022). Deconstructing childhood conduct and adult antisocial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nnals of clinical psychiatr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linical Psychiatrists.

[4] Day, N-J-S., Townsend, M-L., & Grenyer, B-F-S. (2020). Living with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a qualitative study.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5] Omar, Y. (2021).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Exploring the Versatility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6] Yıldız, E., & Aylaz, R. (2021). How Counseling Based on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d Supported With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Affects the Perceptions of Treatment Motivation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Nurses Association.

[7] Shahzadi, M.et al. (2023). The Leading Role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JPMA. The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

[8] Dillon, P-J.et al. (2020). Motivations for Treatment Engagement in a Residential Substance Use Disorder Treatment Program: A Qualitative Study. Substance abuse : research and treatment.

[9] Shryane, N.et al. (2020). Is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effective for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thought disorder? Psychiatry research.

[10] Serafini, G.et al. (2023). Overall goal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Suicidality: A Narrative Review. 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1] Saxena, K., & Sahai, A. (2024).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A Study on Offenders. Annals of neurosciences.

[12] 認識反社會人格障礙症 |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13] 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症 |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衛教資訊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深入了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ASPD),揭開其診斷與臨床評估的關鍵。本文探討ASPD的定義、診斷流程,包含病史收集、行為觀察、心理測驗及DSM-5標準,助您認識此複雜的人格障礙。同時,解析同理心缺乏、行為穩定性等重要臨床評估面向,以及高功能反社會的特殊考量。了解更多,有助於及早辨識並尋求專業協助。
深入了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ASPD),揭開其診斷與臨床評估的關鍵。本文探討ASPD的定義、診斷流程,包含病史收集、行為觀察、心理測驗及DSM-5標準,助您認識此複雜的人格障礙。同時,解析同理心缺乏、行為穩定性等重要臨床評估面向,以及高功能反社會的特殊考量。了解更多,有助於及早辨識並尋求專業協助。
深入解讀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探索其定義、成因及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透過真實案例分析,了解反社會人格的行為模式與人際關係挑戰。同時,關注最新大腦與基因研究,以及台灣社會支持資源,學習如何應對與協助身邊的反社會人格特質者,建立安全界線,尋求專業支持。
深入解讀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探索其定義、成因及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透過真實案例分析,了解反社會人格的行為模式與人際關係挑戰。同時,關注最新大腦與基因研究,以及台灣社會支持資源,學習如何應對與協助身邊的反社會人格特質者,建立安全界線,尋求專業支持。
深入了解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本文提供全面解析,幫助您認識 ASPD 的核心特徵與行為模式,並提供實用的壓力管理指南。無論是自我調適、改善人際關係,或尋求專業協助,本文皆提供實用建議,助您有效應對挑戰,提升生活品質。了解更多,擁抱更健康的生活。
深入了解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本文提供全面解析,幫助您認識 ASPD 的核心特徵與行為模式,並提供實用的壓力管理指南。無論是自我調適、改善人際關係,或尋求專業協助,本文皆提供實用建議,助您有效應對挑戰,提升生活品質。了解更多,擁抱更健康的生活。
孩子行為讓你困擾嗎?精神科醫師提醒,及早辨識兒童異常行為是關鍵!了解情緒、行為、社交等方面警訊,別把「任性」當全部。哪些孩子是高危險群?早期干預如何改善預後?本文提供實用建議與資源,幫助您及早發現問題,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孩子行為讓你困擾嗎?精神科醫師提醒,及早辨識兒童異常行為是關鍵!了解情緒、行為、社交等方面警訊,別把「任性」當全部。哪些孩子是高危險群?早期干預如何改善預後?本文提供實用建議與資源,幫助您及早發現問題,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