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子宮肌瘤:它會自己消失嗎?多大要開刀?
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壁上的良性腫瘤,就像皮膚上的痣一樣,非常普遍。根據統計,台灣約有1/4的育齡婦女患有子宮肌瘤,且年齡愈大,發生比例愈高,50歲女性達到50%以上的機率。
子宮肌瘤會自己消失嗎?
一般來說,子宮肌瘤不會自行消失。停經後,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肌瘤可能會縮小,但不會完全消失。
多大要開刀?
並非所有子宮肌瘤都需要開刀。是否需要手術取決於肌瘤的大小、位置、數量以及引起的症狀。如果肌瘤不大,也沒有引起明顯不適,通常會建議定期追蹤觀察即可。
通常醫師會建議手術的情況包括:
- 肌瘤過大: 壓迫到其他器官,例如膀胱、直腸等,引起頻尿、便秘等症狀。
- 經血過多: 導致嚴重貧血,影響生活品質。
- 嚴重疼痛: 經痛或其他骨盆腔疼痛,影響日常生活。
- 影響生育: 肌瘤長在子宮腔內或壓迫輸卵管,可能影響受孕或胚胎著床。
醫師會綜合評估您的狀況,與您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子宮肌瘤有哪些症狀?會腰痠背痛嗎?
許多子宮肌瘤病人沒有任何症狀,但當肌瘤長大或位置特殊時,就可能引起各種不適。
常見症狀包括:
- 經血過多: 月經量明顯增加,甚至出現血塊,導致貧血。
- 經痛: 經期疼痛加劇,甚至需要服用止痛藥。
- 頻尿: 肌瘤壓迫膀胱,導致頻繁跑廁所,甚至夜尿。
- 便秘: 肌瘤壓迫直腸,引起排便困難。
- 腹脹或腹部腫塊: 肌瘤過大時,可能感覺腹部脹脹的,甚至摸到硬塊。
- 腰痠背痛: 雖然較少見,但如果肌瘤長在子宮後壁,壓迫到神經,可能引起腰痠背痛。
- 白帶異常: 少數情況下,子宮肌瘤可能導致白帶增多或出現異味。
如何發現子宮肌瘤?認識婦科檢查
子宮肌瘤通常是在例行性的婦科檢查中發現的。
常見的檢查方式包括:
- 內診: 醫師會用手觸診,檢查子宮的大小、形狀和位置,初步判斷是否有異常。
- 超音波檢查:
- 腹部超音波: 透過腹部探頭,觀察子宮、卵巢等器官。
- 陰道超音波: 將探頭放入陰道,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子宮內膜和肌瘤。
- 子宮鏡檢查: 將內視鏡放入子宮腔內,直接觀察子宮內膜和肌瘤。
- 核磁共振 (MRI): 提供更詳細的影像,可以更準確地評估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質。
一般的婦科檢查和超音波檢查,健保都有給付。如果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例如子宮鏡或MRI,則可能需要部分自費。衛福部健保署於2024年9月開始將46項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納入健保給付項目,其中包括了婦科七項手術。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手術是唯一的選擇嗎?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並非只有手術一途。醫師會根據您的年齡、生育需求、肌瘤大小和位置、以及症狀的嚴重程度,與您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
- 定期追蹤觀察: 如果肌瘤不大,也沒有引起明顯不適,通常會建議定期追蹤觀察,每3-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
- 藥物治療:
- 止痛藥: 緩解經痛等不適。
- 口服避孕藥: 調節荷爾蒙,減少經血量和經痛。
- GnRH agonists (例如:Leuprolide): 抑制荷爾蒙分泌,使肌瘤縮小,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質疏鬆等副作用。
- GnRH antagonists (例如:Orilissa): 新一代藥物,副作用較小。
- 子宮內投藥系統 (IUD): 釋放黃體素,減少經血量。
- 手術治療:
- 子宮肌瘤切除術 (Myomectomy): 只切除肌瘤,保留子宮。
- 腹腔鏡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 開腹手術: 適用於較大或數量較多的肌瘤。
- 子宮鏡手術: 適用於長在子宮腔內的肌瘤。
- 達文西手術: 透過機械手臂輔助,更精準地切除肌瘤。
- 子宮切除術 (Hysterectomy): 切除整個子宮,適用於不再有生育需求的女性。
- 腹腔鏡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 開腹手術: 適用於子宮較大或有其他病變的情況。
- 子宮動脈栓塞術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 透過導管將血管栓塞劑注入子宮動脈,阻斷肌瘤的血液供應,使其萎縮。
-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HIFU): 利用超音波熱能,燒灼肌瘤。
傳統開腹手術和微創腹腔鏡手術通常可以由健保給付,然而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在納入健保前,可能需要自費或透過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來理賠部分自費項目。衛福部健保署於2024年9月開始將46項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納入健保給付項目,其中包括了婦科七項手術。
手術評估與治療時機:我應該選擇哪種手術?
選擇哪種手術方式,需要考量以下因素:
- 年齡和生育需求: 如果您還想生育,醫師會盡量選擇保留子宮的肌瘤切除術。
- 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數量: 不同的手術方式適用於不同大小、位置和數量的肌瘤。
- 症狀的嚴重程度: 如果症狀輕微,可以考慮藥物治療或定期追蹤觀察。如果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 您的身體狀況: 如果您有其他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等,醫師會評估您的身體狀況,選擇最安全的手術方式。
- 醫師的經驗和技術: 選擇有經驗的醫師,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併發症的風險。
子宮肌瘤手術只拿肌瘤可以嗎?
是的,子宮肌瘤切除術 (Myomectomy) 就是只切除肌瘤,保留子宮的手術。
子宮肌瘤手術後注意事項
- 遵循醫囑: 按時服藥、回診。
- 注意傷口護理: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感染。
- 避免劇烈運動: 術後初期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 注意飲食: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預防便秘。
- 觀察身體狀況: 如果出現發燒、傷口紅腫、異常出血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子宮肌瘤可以預防嗎?飲食要注意什麼?
子宮肌瘤的確切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認為與荷爾蒙有關。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降低風險:
- 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
- 避免肥胖: 肥胖可能增加體內荷爾蒙的濃度,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
- 定期婦科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飲食方面,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 多攝取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 適量攝取豆類製品: 豆類含有植物性雌激素,但適量攝取對身體無害。
- 避免過多紅肉: 有研究顯示,過多紅肉可能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
- 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可能增加體內荷爾蒙的濃度,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
- 避免飲酒和咖啡因: 有些研究顯示,飲酒和咖啡因可能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
總結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婦科問題,但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症狀,維持生活品質。希望這份懶人包能幫助您更了解子宮肌瘤,並與您的醫師共同擬定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常見問題精選
Q1: 子宮肌瘤會自己消失嗎?多大需要開刀?
A: 子宮肌瘤通常不會自行消失,停經後可能會縮小。是否需要開刀取決於肌瘤大小、位置、症狀及生育需求。
Q2: 子宮肌瘤有哪些常見症狀?
A: 常見症狀包括經血過多、經痛、頻尿、便秘、腹脹或腹部腫塊,少數情況下可能引起腰痠背痛。
Q3: 如何檢查發現子宮肌瘤?健保是否有給付?
A: 可透過內診、超音波、子宮鏡或MRI檢查。一般的婦科檢查和超音波檢查,健保通常有給付。
Q4: 子宮肌瘤一定要手術嗎?有哪些治療方式?
A: 不一定。治療方式包括定期追蹤、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醫師會根據個人狀況建議。
Q5: 子宮肌瘤手術後,需要注意什麼?
A: 遵循醫囑服藥、注意傷口護理、避免劇烈運動、注意飲食,並觀察身體狀況。
Q6: 子宮肌瘤可以預防嗎?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A: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但可維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肥胖、定期檢查。飲食上注意均衡,避免過多紅肉、高脂肪食物。
Q7: 子宮肌瘤會遺傳嗎?
A: 研究顯示可能與遺傳有關,若母親或姊妹患有子宮肌瘤,罹患風險可能會稍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