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不只是皮膚的疾病
乾癬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性的發炎疾病,主要影響皮膚,但也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因為免疫系統的失調,導致皮膚細胞生長速度過快,形成厚厚的、紅色的、覆蓋著銀白色鱗屑的斑塊。然而,乾癬的影響不僅僅止於皮膚,還可能引發乾癬性關節炎、眼睛發炎,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許多人認為乾癬只是皮膚問題,忽略了它可能帶來的全身性影響,延誤了就醫和治療的時機。因此,了解乾癬的全身性關聯,認識相關的症狀,才能及早發現潛在的風險,並與醫生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案。
建議: 如果您患有乾癬,除了皮膚症狀外,也應注意關節、眼睛等部位的變化,並定期進行相關的檢查。
乾癬性關節炎:指關節腫痛的警訊
乾癬性關節炎是一種與乾癬相關的關節炎,約有30%的乾癬病人會發展成乾癬性關節炎。它可能在乾癬出現之前、同時或之後發生。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特別是指關節、腳趾、足跟等部位。嚴重時,可能導致關節變形、活動受限。
乾癬病人常常忽略關節疼痛,認為是過度勞累或老化現象,沒有及時就醫檢查,導致關節持續發炎,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因此,認識乾癬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例如指關節腫痛、晨間僵硬、足跟疼痛等,並及早尋求風濕免疫科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建議: 如果您患有乾癬,並且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應盡快諮詢醫生,進行相關檢查,例如X光、超音波或MRI,以確定是否患有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的診斷需要抽血嗎?
乾癬性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賴臨床症狀、病史和理學檢查。抽血檢查可以輔助診斷,但沒有單一的抽血檢查可以確診乾癬性關節炎。醫生可能會安排以下抽血檢查:
- 發炎指標: 例如ESR(紅血球沉降率)和CRP(C反應蛋白),可以評估身體的發炎程度。
- 類風濕因子(RF)和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 這兩項檢查主要用於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因為乾癬性關節炎通常是陰性。
- HLA-B27: 雖然HLA-B27與乾癬性關節炎的關聯性較低,但有助於評估脊椎關節炎的可能性。
足跟著骨點發炎一定是足底筋膜炎嗎?
足跟著骨點發炎不一定是足底筋膜炎,也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乾癬性關節炎可能導致足跟的肌腱和韌帶發炎(稱為肌腱炎和附著點炎),引起足跟疼痛。如果您的足跟疼痛伴隨乾癬或其他關節症狀,應考慮乾癬性關節炎的可能性。
乾癬與眼睛發炎:不可忽視的失明風險
乾癬不僅影響皮膚和關節,也可能影響眼睛。乾癬病人發生葡萄膜炎(uveitis)的風險較高。葡萄膜炎是指眼睛中間層的發炎,可能導致眼睛疼痛、紅腫、視力模糊、畏光等症狀。嚴重的葡萄膜炎可能導致青光眼、白內障,甚至失明。
乾癬病人往往忽略眼睛的不適,認為是過度用眼或其他原因引起,沒有及時就醫檢查,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導致視力受損。因此務必了解乾癬與葡萄膜炎的關聯,定期進行眼睛檢查,一旦出現眼睛不適,應立即尋求眼科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建議: 建議乾癬病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睛檢查,特別是出現眼睛疼痛、紅腫、視力模糊等症狀時,更應及時就醫。
全身發炎反應:乾癬與其他免疫疾病的關聯
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除了皮膚、關節和眼睛外,還可能影響心血管系統、代謝系統等。研究顯示,乾癬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的風險較高。
乾癬病人可能因為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增加了罹患其他免疫疾病的風險,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幸好透過控制乾癬的發炎反應,可以降低罹患其他相關疾病的風險。
建議: 乾癬病人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血脂等,以監測心血管和代謝風險。同時,應注意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以控制發炎反應,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
乾癬容易合併哪些免疫疾病?
乾癬病人除了容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和葡萄膜炎外,也可能增加罹患以下免疫疾病的風險:
-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 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乾癬與IBD之間存在共同的發炎途徑。
- 紅斑性狼瘡(SLE): 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影響多個器官系統。
- 乾燥症(Sjögren’s syndrome): 一種主要影響淚腺和唾液腺的自體免疫疾病。
乾癬發炎指數檢驗項目有哪些?
除了ESR和CRP外,醫生可能會安排以下發炎指數檢驗項目:
- 介白素-6(IL-6): 一種促炎性細胞激素,在乾癬的發炎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另一種重要的促炎性細胞激素,也是許多乾癬治療藥物的目標。
-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 比傳統CRP更敏感,可以檢測到更輕微的發炎反應。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膿疱性乾癬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乾癬類型,以皮膚上出現大量無菌性膿疱為特徵。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最嚴重的類型,可能伴隨發燒、疲勞、關節疼痛等全身性症狀。GPP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結語
乾癬不只是皮膚問題,它可能影響您的關節、眼睛,甚至引發全身性的發炎反應。了解乾癬的全身性影響,有助於及早發現、及早介入,避免更嚴重的後果。如果您患有乾癬,除了皮膚症狀外,也應注意關節、眼睛等部位的變化,並定期進行相關的檢查。與醫生密切合作,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才能有效控制乾癬,提升生活品質。
常見問題精選
Q1: 乾癬只是皮膚病嗎?
A: 不,乾癬是自體免疫疾病,會影響關節、眼睛,甚至引發全身發炎反應。
Q2: 乾癬性關節炎有哪些症狀?
A: 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特別是指關節、腳趾、足跟等部位。
Q3: 乾癬會影響眼睛嗎?
A: 可能導致葡萄膜炎,引起眼睛疼痛、紅腫、視力模糊,嚴重可能失明。
Q4: 乾癬會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嗎?
A: 是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
Q5: 懷疑乾癬性關節炎需要抽血檢查嗎?
A: 抽血可輔助診斷,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並評估發炎程度與脊椎關節炎。
Q6: 乾癬病人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A: 宜攝取Omega-3、蔬果,忌高糖、高脂肪、加工食品、減少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