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認識痤瘡的實驗室檢測:揪出皮膚發炎元兇,重拾健康肌膚

有聲書播放

擺脫惱人痘痘,重拾健康自信美肌!想了解惱人的痤瘡(青春痘)成因嗎?除了傳統皮膚科檢查,實驗室檢測能更深入揪出潛在發炎因子。本文解析玫瑰痤瘡、囊性痤瘡、發炎性痤瘡等不同種類,以及遺傳、痤瘡桿菌等因素,說明各項實驗室檢查在診斷、治療上的輔助角色。現在就更了解你的皮膚,擬定精準有效的改善計畫!
痤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青春痘,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問題,會讓皮膚紅腫發炎,影響很多人的生活。它不只是外觀上的困擾,還會讓病人感到不開心。想要好好處理痤瘡,就要先了解它怎麼來的。除了看皮膚科醫生,現在還可以透過實驗室的檢查,更清楚地知道痤瘡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目錄

為什麼需要痤瘡實驗室檢測?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長青春痘還要抽血或做其他檢查?直接看皮膚表面不就好了嗎?其實,痤瘡的成因很複雜,不只是皮膚表面的問題,身體裡面的狀況也會影響。實驗室檢查就是為了找出這些身體裡面的原因,這樣醫生才能幫病人找到最適合、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玫瑰痤瘡和暗瘡有什麼分別?實驗室檢測能區分嗎?

玫瑰痤瘡和暗瘡(就是青春痘)是兩種不一樣的皮膚病。雖然它們看起來有點像,但原因、症狀和治療方法都不同。玫瑰痤瘡主要會讓臉部泛紅、血管擴張,還會有小紅疹和膿皰。暗瘡則是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為特徵。

實驗室檢查沒辦法直接分辨玫瑰痤瘡和暗瘡,因為它們不是靠特定的檢查項目來診斷的。但是,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忙排除其他可能造成類似症狀的疾病,例如:

  • 血液檢查: 可以檢查有沒有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這些疾病有時候會出現像玫瑰痤瘡的皮疹。
  • 皮膚切片檢查: 有時候,皮膚科醫生可能會做皮膚切片檢查,看看有沒有其他皮膚疾病,像是脂漏性皮膚炎或毛囊蟲感染,這些疾病也可能被誤認為玫瑰痤瘡。

所以,雖然實驗室檢查不能直接診斷玫瑰痤瘡,但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排除其他可能性,更準確地了解病人的皮膚狀況。

囊性痤瘡的原因是什麼?實驗室檢查能找出原因嗎?

囊性痤瘡是很嚴重的一種痤瘡,會在皮膚深層出現又大又痛的囊腫。這些囊腫裡面通常充滿膿液,好了之後也容易留下疤痕。囊性痤瘡的成因很複雜,包括:

  • 遺傳: 如果家裡有人長過囊性痤瘡,病人長囊性痤瘡的機會也會比較高。
  • 荷爾蒙: 雄性激素會讓皮膚分泌更多油脂,更容易阻塞毛囊。
  • 痤瘡桿菌: 這是一種住在皮膚上的細菌,在毛囊阻塞的環境下會大量繁殖,引起發炎。
  • 發炎反應: 身體的免疫系統對痤瘡桿菌反應過度,就會讓發炎更嚴重,導致囊腫形成。

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助找出囊性痤瘡的原因:

  • 荷爾蒙檢查: 可以檢查體內的雄性激素,看看是不是囊性痤瘡的原因。特別是女性病人,如果月經不規律、毛髮比較多,更應該做荷爾蒙檢查。
  • 發炎指標檢查: 檢查血液中的發炎指標,例如C反應蛋白(CRP),可以知道身體發炎的程度,幫助了解發炎在囊性痤瘡裡扮演的角色。
  • 細菌培養: 有時候,醫生可能會從囊腫裡面取出膿液做細菌培養,看看有沒有其他細菌感染,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如何診斷發炎性痤瘡?實驗室檢測的角色是什麼?

發炎性痤瘡就是指有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的痤瘡。發炎是它最主要的特徵,也是造成皮膚損傷和疤痕的原因。

實驗室檢查在診斷發炎性痤瘡時,主要是輔助的角色:

  • 排除其他疾病: 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忙排除其他可能造成皮膚發炎的疾病,例如毛囊炎、皮膚感染等等。
  • 評估發炎程度: 檢查血液中的發炎指標,例如C反應蛋白(CRP)或紅血球沉降率(ESR),可以知道身體發炎的程度,幫助醫生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
  • 監測治療效果: 在治療過程中,定期檢查發炎指標可以幫助醫生評估治療效果,並調整治療方法。

痤瘡會遺傳嗎?痤瘡的易感基因是什麼?

痤瘡有一定的遺傳機會。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或兩方都有痤瘡,小孩長痤瘡的機會也會比較高。近年來,有些研究發現,有些基因和痤瘡的發生有關,這些基因就叫做痤瘡的易感基因。

這些易感基因主要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 皮脂腺功能: 影響皮膚分泌油脂的量和成分。
  • 發炎反應: 調節身體對痤瘡桿菌的反應。
  • 角質化: 影響毛囊的角質細胞代謝,導致毛囊阻塞。

雖然現在已經發現了一些和痤瘡有關的基因,但這些基因還不能完全解釋痤瘡的遺傳性。痤瘡的發生是很多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那麼,實驗室檢查可以檢查這些易感基因嗎?

目前,基因檢測還沒有普遍用在痤瘡的診斷和治療上。雖然有些公司有提供痤瘡基因檢測服務,但它的用處還有爭議。主要的原因是:

  • 基因檢測結果很難解讀: 痤瘡的發生受到很多基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單靠一個基因的檢測結果很難預測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 基因檢測結果對治療的幫助不大: 目前治療痤瘡的方法主要是針對皮脂腺功能、發炎反應和角質化等等,基因檢測結果對選擇治療方法沒有太大的影響。

痤瘡桿菌是什麼?實驗室如何檢測?

痤瘡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是一種住在皮膚上的細菌。它是皮膚上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主要住在毛囊裡面。在正常情況下,痤瘡桿菌對皮膚沒有害處。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痤瘡桿菌會導致痤瘡的發生:

  • 毛囊阻塞: 當毛囊被過多的油脂和角質細胞阻塞時,痤瘡桿菌會在缺氧的環境下大量繁殖。
  • 發炎反應: 痤瘡桿菌會釋放一些物質,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導致丘疹、膿皰等發炎性的皮膚問題。

實驗室如何檢測痤瘡桿菌?

  • 細菌培養: 從痤瘡的皮膚問題中採集樣本,進行細菌培養,可以確定有沒有痤瘡桿菌感染,並測量它的數量。
  • 聚合酶鏈反應(PCR): PCR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可以快速檢測樣本中是否有痤瘡桿菌的DNA。PCR的優點是非常靈敏,可以檢測到少量的細菌。

痤瘡有哪些種類?實驗室檢查能幫助分類嗎?

痤瘡可以根據它的嚴重程度和皮膚問題分成很多種類型,常見的分類包括:

  • 粉刺型痤瘡: 主要表現是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
  • 丘疹膿皰型痤瘡: 主要表現是丘疹和膿皰。
  • 結節囊腫型痤瘡: 主要表現是結節和囊腫,是比較嚴重的類型。
  • 聚合性痤瘡: 是一種比較少見而且嚴重的痤瘡,以大範圍的發炎性結節、囊腫和瘻管為特徵。
  • 玫瑰痤瘡: 雖然名稱帶有“痤瘡”,但實際上是不一樣的皮膚疾病。

實驗室檢查對痤瘡分類的幫助不大。 痤瘡的診斷主要是靠醫生的眼睛和觸摸來判斷。但是,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忙排除其他可能造成類似皮膚問題的疾病,例如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等。此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實驗室檢查可以幫助判斷痤瘡的類型:

  • 細菌培養: 如果懷疑痤瘡的皮膚問題有細菌感染,可以進行細菌培養,確定感染的細菌是什麼。
  • 皮膚切片檢查: 在診斷不清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皮膚切片檢查,看看皮膚問題的組織結構,幫助確定診斷。

如何檢查痤瘡?治療痤瘡的實驗室檢查有哪些?

檢查痤瘡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皮膚科檢查: 這是診斷痤瘡的主要方法。皮膚科醫生會仔細觀察皮膚的狀況,包括皮膚問題的類型、分佈和嚴重程度。
  • 詢問病史: 醫生會詢問病人的病史,包括痤瘡的發病時間、誘發因素、家族史、用藥情況等等。

治療痤瘡的實驗室檢查:

  • 荷爾蒙檢查: 就像前面說的,對於女性病人,特別是有月經不規律、毛髮比較多等症狀的病人,可以進行荷爾蒙檢查,了解是不是雄性激素水平異常。
  • 發炎指標檢查: 檢查血液中的發炎指標,例如C反應蛋白(CRP),可以知道身體發炎的程度,幫助醫生了解疾病的嚴重程度,並監測治療效果。
  • 細菌培養: 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從皮膚問題中取出樣本做細菌培養,看看有沒有其他細菌感染。

總結:實驗室檢測是痤瘡管理的輔助工具

痤瘡的成因很複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實驗室檢測雖然不能取代皮膚科醫生的診斷,但可以提供重要的輔助信息,幫助醫生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具體情況,找到更適合、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最重要的是,和皮膚科醫生討論,找到最適合自己情況的檢查和治療方法。想要有健康的皮膚,就從更深入的了解開始吧!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Zhang, H., & Zhang, Z. (2023).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Acne Vulgar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

[2] Ryguła, I., Pikiewicz, W., & Kaminiów, K. (2024). Impact of Diet and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Nutrients.

[3] Leung, A-K.et al. (2021). Dermatology: how to manage acne vulgaris. Drugs in context.

[4] Sousa, I-C-V-D-d. (2024). An update on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 the state of the art.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5] Cruz, S., Vecerek, N., & Elbuluk, N. (2023). Targeting Inflammation in Acne: Current Treat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6] Sousa, I-C-V-D-d. (2022). Guidance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7] Alma, A.et al. (2022). Dermoscopy,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eatures of Acne: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8] Rusk, A., Marathe, K., & Lucky, A-W. (2021). What the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 Clinician Needs to Know about Acne. Journal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

[9] Jin, Z., Song, Y., & He, L. (2023). A review of skin immune processes in acne.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0] Huang, C.et al. (2023). The updates and implications of cutaneous microbiota in acne. Cell & bioscience.

[11] Bettoli, V.et al. (2020). Effectiveness of a combination of salicylic acid-based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ild comedonal-papular acne: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Giornale italiano di dermatologia e venereologia : organo ufficiale, Societa italiana di dermatologia e sifilografia.

[12] Sitohang, I-B-S., Soebaryo, R-W., & Kanoko, M. (2021). Acne Lesion Extraction versus Oral Doxycycline for Moderate Acne Vulgar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13] 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 Thirteenth Edition

[14] Khosravi, H.et al. (2020). Comparing acne follow-up: teledermatology versus outpatient dermatology visits. Dermatology online journal.

[15] Zhu, Y.et al. (2024). Re-evaluating the necessity of routine laboratory monitoring during isotretinoin therapy for acn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深受粉刺、痘痘困擾嗎?別讓痤瘡影響你的自信!這篇攻略教你深入了解痤瘡成因與種類,掌握關鍵預防策略:從溫和清潔、保濕,到飲食調整與環境因素控制,全方位呵護你的肌膚。更別搞混玫瑰痤瘡!一起告別「痘」志,迎接健康光彩,找回自信美!
深受粉刺、痘痘困擾嗎?別讓痤瘡影響你的自信!這篇攻略教你深入了解痤瘡成因與種類,掌握關鍵預防策略:從溫和清潔、保濕,到飲食調整與環境因素控制,全方位呵護你的肌膚。更別搞混玫瑰痤瘡!一起告別「痘」志,迎接健康光彩,找回自信美!
厭倦痘痘粉刺?別再亂擠!本文圖解囊腫型痤瘡成因、種類,教你溫和清潔、加強保濕等正確保養清除術,擺脫紅腫痘痘困擾,告別難纏痘疤,找回自信美麗的健康肌膚!
厭倦痘痘粉刺?別再亂擠!本文圖解囊腫型痤瘡成因、種類,教你溫和清潔、加強保濕等正確保養清除術,擺脫紅腫痘痘困擾,告別難纏痘疤,找回自信美麗的健康肌膚!
擺脫惱人痘痘肌!最新研究揭示痤瘡成因,深入了解青春痘、成人痘與玫瑰痤瘡的差異。提供醫美級保養攻略,從日常清潔、飲食作息到專業治療,全方位呵護肌膚。掌握預防與保健方法,告別痘痘困擾,重拾自信美麗。
擺脫惱人痘痘肌!最新研究揭示痤瘡成因,深入了解青春痘、成人痘與玫瑰痤瘡的差異。提供醫美級保養攻略,從日常清潔、飲食作息到專業治療,全方位呵護肌膚。掌握預防與保健方法,告別痘痘困擾,重拾自信美麗。
痘痘反覆發作好困擾?想知道A酸、過氧化苯甲醯、杜鵑花酸等痘痘藥成分的功效與副作用嗎?本文詳細解析各種痘痘藥的特性與使用方法,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抗痘方案,擺脫痘痘肌,重拾自信美肌!
痘痘反覆發作好困擾?想知道A酸、過氧化苯甲醯、杜鵑花酸等痘痘藥成分的功效與副作用嗎?本文詳細解析各種痘痘藥的特性與使用方法,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抗痘方案,擺脫痘痘肌,重拾自信美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