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得過一次就沒事了,但其實它就像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讓你生活大受影響。別擔心,今天就來好好聊聊帶狀疱疹的管理,讓你掌握關鍵,擺脫復發的陰影!
為什麼帶狀疱疹會復發?免疫力是重點!
帶狀疱疹其實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搞的鬼。小時候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會躲在我們的神經節裡。當免疫力下降的時候,這個病毒就可能跑出來作怪,引發帶狀疱疹。
解法:提升免疫力,打造堅固防禦罩!
- 養成健康好習慣: 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這些都是提升免疫力的基本功喔!
- 控制慢性病: 像是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慢性病,都會影響免疫功能,所以一定要積極控制病情。
- 遠離壓力: 長期處在壓力下,會讓免疫系統變弱,學會放鬆,保持好心情很重要!
- 打疫苗: 疫苗是預防帶狀疱疹的有效方法,尤其是50歲以上的朋友,可以諮詢醫生,看看自己適不適合接種。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揮之不去的惡夢
帶狀疱疹最可怕的後遺症,就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就算皮疹好了,神經痛還是會持續,甚至可能痛好幾個月、好幾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解法:及早治療,積極控制疼痛!
- 把握黃金時間: 在皮疹出現的72小時內,趕快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降低PHN的發生率喔!
- 疼痛控制: 如果不幸得了PHN,一定要積極尋求疼痛控制治療,像是:
- 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包括 anticonvulsants (例如 Gabapentin, Pregabalin), antidepressants (例如 Nortriptyline), 止痛藥 (例如 Lidocaine patch) 和 topical capsaicin。
- 介入性治療: 如果藥物效果不好,可以考慮神經阻斷術、脊髓刺激術等等。
- 非藥物治療: 針灸、物理治療這些非藥物治療,也有幫助緩解疼痛的效果。
帶狀疱疹跟其他疾病有關聯?潛藏的風險!
研究發現,帶狀疱疹可能跟某些疾病有關聯喔!得了帶狀疱疹之後,罹患癌症的風險可能會增加,特別是血液惡性腫瘤 (hematologic malignancy)。
解法:定期追蹤,及早發現問題!
- 定期健康檢查: 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 注意身體變化: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疲勞、淋巴結腫大等等症狀,一定要趕快去看醫生檢查。
行動建議:積極管理,擁抱健康生活!
1. 了解帶狀疱疹: 多了解相關知識,提高警覺性,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 提升免疫力: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維持良好的免疫功能。
3. 積極治療: 如果得了帶狀疱疹,一定要及早接受治療,降低PHN的發生率。
4. 定期追蹤: 得過帶狀疱疹後,要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5. 尋求支持: 如果因為帶狀疱疹感到身心俱疲,可以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的支持。
帶狀疱疹雖然讓人困擾,但只要積極管理和治療,我們還是可以遠離復發的困擾,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記得,一定要跟你的醫生好好討論,制定最適合你的疾病管理計畫喔!
常見問題精選
Q1: 帶狀疱疹是什麼?
A: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引起的疾病,會引起疼痛的皮疹。
Q2: 台灣帶狀疱疹盛行率有多高?
A: 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的機率高達32.2%,尤其50歲以上族群更要注意。
Q3: 為什麼帶狀疱疹會復發?
A: 帶狀疱疹復發主要原因是免疫力下降,導致潛伏的病毒再次活化。
Q4: 如何預防帶狀疱疹復發?
A: 維持健康生活、控制慢性病、避免壓力、接種疫苗,都有助於強化免疫力,預防復發。
Q5: 什麼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
A: PHN是帶狀疱疹痊癒後,神經疼痛持續的後遺症,可能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Q6: 如何治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
A: 及早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並積極進行疼痛控制,包含藥物、介入性及非藥物治療。
Q7: 帶狀疱疹與其他疾病有什麼關聯?
A: 研究顯示,罹患帶狀疱疹後,罹患癌症的風險可能會增加,特別是血液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