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乳癌病情難以啟齒!溫柔表達讓家人孩子更安心

有聲書播放

面對乳癌診斷,難以向家人啟齒?別擔心!本文提供溫柔告知策略,教您分階段、分對象安心說出口。了解內心掙扎,學習如何告知親友、孩子,設定界線保護自己,並重視心理健康與壓力管理。勇敢面對,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醫生,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李太太緊抓著手提包,眼神閃爍,彷彿要開口說出的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事情。

目錄

她剛確診乳癌,腦海中一片空白,除了震驚與害怕,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如何告訴家人?孩子還小,要怎麼讓他們理解?工作上的事情該怎麼安排?一連串的問題像海浪般襲來,讓她喘不過氣。

乳癌的診斷,不只帶來身體上的挑戰,更是一場心理上的風暴。許多病人跟李太太一樣,面臨著難以啟齒的困境。病情告知,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讓病人害怕引爆後的衝擊。但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情況更加複雜。

別擔心,今天將陪伴您一步步拆解「病情告知」這個難題,讓您能夠溫柔而堅定地說出口,讓家人孩子都能安心。

一、面對內心的掙扎:為什麼難以啟齒?

在思考如何告訴別人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說出口」這麼難?

  • 害怕被否定或責備: 有些病人會覺得,自己生病是不是因為過去的生活習慣不好?擔心家人因此責怪自己。
  • 害怕家人擔心: 愛家人,所以更不希望他們為自己擔心受怕。寧願自己默默承受,也不想讓他們受苦。
  • 害怕影響工作或生活: 擔心病情會影響工作表現,甚至失去工作。也害怕生活因此被打亂,失去原有的秩序。
  • 不知道該怎麼說: 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語言,才能夠清楚表達,又不至於讓對方過度驚嚇。
  • 害怕被視為病人: 擔心被貼上「病人」的標籤,失去原有的身分和價值,覺得自己不再是獨立自主的個體。

這些害怕和擔心,都是人之常情。心理師要告訴您,您的感受都是真實且被理解的。

二、拆解難題:分階段、分對象的溫柔告知策略

接下來,我們來擬定一套溫柔告知的策略,讓您能夠更輕鬆地面對。

職場上的難關:病情告知的時機拿捏

這是一個敏感且複雜的問題。首先,我們要釐清的是,您是否有義務告知公司您的病情?台灣的勞動法規並沒有明文規定,勞工必須告知雇主罹患疾病,除非該疾病會影響工作表現或危害他人安全。

如果因為疾病,經考量後雇主因安全為由要資遣您,您必須了解:

1. 根據勞動基準法,雇主若要資遣員工,必須依照年資提前告知,並給予資遣費。這與您是否告知病情無關。雇主不能因為您罹患癌症而隨意資遣您,除非您的病情確實影響工作表現,且經過合理的協商與調整。

2. 若您因為治療需要,必須更改考試或休假時間,建議盡早與主管或人資部門溝通,並提供相關的醫療證明。若您收到不合理的解僱通知,可以向勞工局申訴。

重點: 在告知病情之前,請先確認您的權益,並評估告知後的可能影響。如果擔心影響工作,可以考慮暫緩告知,直到病情穩定或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

如何告知親人與朋友?對象不同,說法也不同

  • 選擇信任的對象: 先從您最信任、最能給予支持的親友開始。他們的支持,能幫助您更有力量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 坦誠以待,但保留彈性: 誠實地告知您的病情,但不需要鉅細靡遺地描述所有細節。您可以說:「我最近確診了乳癌,目前正在接受檢查和治療。」,然後觀察對方的反應,再決定要不要繼續說下去。
  • 表達您的需求: 清楚地告訴親友,您需要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例如:「我希望你能陪我去醫院」、「我需要你給我一些空間和時間」等等。
  • 給予他們空間: 讓親友有時間消化這個消息。他們可能需要時間來理解、接受,並思考如何支持您。

如何與孩子談癌症?

這是許多病人最擔心的問題。孩子還小,要怎麼讓他們理解這麼複雜的事情?

  • 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地點: 找一個輕鬆、溫馨的環境,例如在家裡客廳,在孩子心情比較好的時候,跟他們談談。
  •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 不要用太過專業或複雜的詞彙。可以用他們能理解的比喻,例如:「媽媽身體裡長了一個小小的壞東西,需要去看醫生把它拿掉。」
  • 誠實回答孩子的問題: 孩子可能會問很多問題,例如:「媽媽會死掉嗎?」「媽媽會痛嗎?」。盡可能誠實回答,但要避免過度渲染或嚇唬他們。
  • 強調愛與關懷: 讓孩子知道,即使媽媽生病了,對他們的愛也不會改變。同時,也要讓他們感受到您的堅強和樂觀。

如何應付詢問?設定界線,保護自己

在病情公開後,您可能會遇到許多關心或好奇的詢問。有些問題可能讓您感到不舒服或壓力。以下是一些應對技巧:

  • 事先準備好答案: 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例如「你怎麼了?」「病情怎麼樣?」,事先想好簡潔明瞭的答案。
  • 設定界線: 如果您不想回答某些問題,可以直接說:「這部分我不太想多說。」或是「謝謝你的關心,但我現在只想專心治療。」
  • 轉移話題: 如果您不想繼續談論病情,可以轉移話題,例如:「最近天氣不錯,你有沒有去哪裡玩?」「你最近在忙些什麼?」
  • 收到沒禮貌提問該怎麼說? 面對不禮貌的提問,您可以直接表達您的感受:「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冒犯,我不太想回答。」或是乾脆忽略不回應。

三、照顧好自己的心:心理健康與壓力管理

病情告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勇氣。在這個過程中,別忘了照顧好自己的心。

  • 尋求專業協助: 心理師可以幫助您處理情緒、建立自信、學習應對技巧。
  • 參加支持團體: 與其他病人交流經驗,互相支持,可以減少孤單感,增加力量。
  • 保持規律作息: 盡可能維持原有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的作息,可以幫助您穩定情緒。
  • 培養興趣: 找一些讓您感到快樂和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看電影、畫畫等等。
  • 適度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您釋放壓力、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力。
  • 壓力管理: 焦慮、情緒困擾、憂鬱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乳癌病人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認知障礙與性功能障礙也會顯著影響年輕與年長病人的生活品質(QoL)。病人因其年齡不同,會受到的心理困擾語應對方式也會不同。這時可以考慮不同的心理治療與支持性方法。

溫柔而堅定,您並不孤單

乳癌的診斷,的確帶來了許多挑戰。但請記住,您並不孤單。有許多人關心您、支持您。只要您願意,就能找到力量,勇敢面對。

溫柔地告訴家人和孩子,讓他們了解您的狀況,並一起攜手度過難關。在這個過程中,別忘了照顧好自己的心,尋求專業協助,並善用社會資源。

相信自己,您一定可以戰勝乳癌,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常見問題精選

Q1: 為什麼乳癌病情難以啟齒?

A: 害怕被否定、家人擔心、影響工作、不知如何說或被視為病人,這些都是常見的原因。

Q2: 何時告知親友病情比較好?

A: 建議在自己情緒較穩定、對病情有初步了解後,再考慮告知親友。

Q3: 如何告訴孩子罹患乳癌?

A: 選擇適當時機,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誠實告知,強調愛與關懷,並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

Q4: 如何應付親友的詢問?

A: 事先準備好答案,設定界線,如果不想回答某些問題,可以直接拒絕或轉移話題。

Q5: 罹患乳癌後如何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A: 尋求專業協助、參加支持團體、保持規律作息、培養興趣、適度運動都有幫助。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Primeau, C.et al. (2024). Patient Experiences of Patient-Clinician Communication Among Cancer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During “Breaking Bad News”: A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Seminars in oncology nursing.

[2] Capewell, C., Ralph, S., & Symonds, M. (2020). Listening to Women’s Voices: Using an Adapted Photovoice Methodology to Access Their Emotional Responses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patient experience.

[3] Dinapoli, L.et al. (2021). Psychological Aspects to Consider i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urrent oncology reports.

[4] Khalid, S., Abbas, I., & Javed, S. (2023). Psychological Support for Cancer Patients. Cancer treatment and research.

[5] Childers, J-W., & Arnold, R. (2021). “She’s Not Ready to Give Up Yet!”: When a Family Member Overrides the Patient’s Medical Decisions.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6] Mallery, L.et al. (2024). Transforming Communication on Serious Illness and Frailty: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Empowering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

[7] Scharf, A.et al. (2021). What Should Clinicians Do When a Patient’s Autonomy Undermines Her Being Treated Equitably? AMA journal of ethics.

[8]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Secrets Fourth Edition

[9] Gignac, M-A-M.et al. (2021). Does it matter what your reasons are when deciding to disclose (or not disclose) a disability at work? The association of workers’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s with perceiv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kplace outcom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10] Rockwern, B., Johnson, D., & Sulmasy, L-S. (2021). Health Inform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and Use in the Expanding Digital Health Ecosystem: A Position Paper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1] MacIntyre, M-R., & Appel, J-M. (2021). Physician, Protect Thyself: Why Psychiatrists Should Be Aware of Their Internet Presence and How to Protect Themselve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2] Kim, O., & Heo, N. (2022). Self-Management Support with Yoga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3] McDonough, M-H.et al. (2021). Social sup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cancer survivors: a qualitative review and meta-study. 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 : research and practice.

[14] Andersen, I-S.et al. (2024). Body image and psychosocial effects in women after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15] Eker, P-Y., Turk, K-E., & Sabanciogullari, S. (202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ping strategies and 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surgery: A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European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16] 年輕乳癌診斷乳癌的心理調適 | 臺北榮民總醫院 乳癌醫學中心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破解乳癌密碼,掌握健康主動權!了解乳癌的成因、風險因素及預防方法,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篩檢,有效降低乳癌風險。台灣健保提供乳癌篩檢補助,別讓自己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守護妳的健康,從現在開始!
破解乳癌密碼,掌握健康主動權!了解乳癌的成因、風險因素及預防方法,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篩檢,有效降低乳癌風險。台灣健保提供乳癌篩檢補助,別讓自己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守護妳的健康,從現在開始!
別輕忽乳房變化!乳房硬塊、乳頭分泌物、形狀改變等都可能是警訊。了解乳癌常見徵兆,包含腋下腫塊、皮膚異狀,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定期乳房檢查,守護妳的健康,別讓乳癌威脅妳的生活品質。
別輕忽乳房變化!乳房硬塊、乳頭分泌物、形狀改變等都可能是警訊。了解乳癌常見徵兆,包含腋下腫塊、皮膚異狀,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定期乳房檢查,守護妳的健康,別讓乳癌威脅妳的生活品質。
乳癌飲食怎麼吃?手術後、化療期間的飲食重點大不同!本文提供詳盡的乳癌飲食指南,包含術後恢復、化療舒緩的營養菜單建議,以及飲食禁忌,幫助您在治療期間維持體力、提升生活品質,戰勝乳癌!
乳癌飲食怎麼吃?手術後、化療期間的飲食重點大不同!本文提供詳盡的乳癌飲食指南,包含術後恢復、化療舒緩的營養菜單建議,以及飲食禁忌,幫助您在治療期間維持體力、提升生活品質,戰勝乳癌!
了解乳癌預防攻略,守護女性健康!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乳癌篩檢、飲食、生活習慣等專業建議。掌握乳癌風險因素,透過定期篩檢、健康飲食和規律生活,積極預防乳癌發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諮詢專業醫師,為自己量身打造乳癌預防計畫!
了解乳癌預防攻略,守護女性健康!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乳癌篩檢、飲食、生活習慣等專業建議。掌握乳癌風險因素,透過定期篩檢、健康飲食和規律生活,積極預防乳癌發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諮詢專業醫師,為自己量身打造乳癌預防計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