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乳癌篩檢攻略:X光、超音波、基因檢測費用與異常結果就醫指南

有聲書播放

掌握乳癌篩檢全攻略,守護您的健康!了解乳房X光、超音波、基因檢測等篩檢方式的流程、費用與注意事項。本指南提供詳細步驟懶人包,教您輕鬆預約檢查,並解讀病理報告,讓您在面對異常結果時不慌張,積極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戰勝乳癌的關鍵!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治好的機會就越高。乳癌篩檢就像幫您提早找出問題,今天一起認識乳房X光、超音波和基因檢測怎麼做、費用多少、如果檢查結果有問題該怎麼辦,讓您對乳癌篩檢有個清楚的概念。

目錄

一、了解乳癌篩檢: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為什麼要做乳癌篩檢?

乳癌初期可能沒有任何感覺,定期篩檢可以在腫瘤還很小的時候就發現,這樣治療成功的機會就更大。台灣女性乳癌好發的年齡是45-69歲,但現在越來越多年輕女性也得到乳癌,所以定期篩檢非常重要。政府為了照顧女性健康,鼓勵大家定期做乳癌篩檢,還放寬了補助的年齡。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2023年有92.3萬名女性做了乳房X光檢查,發現了5300多名乳癌個案,其中有近60%是早期發現。

常見的乳癌篩檢方式

  • 乳房X光攝影(乳房攝影): 用低劑量的X光來檢查乳房,看有沒有小小的鈣化點或腫塊。
  • 乳房超音波: 用超音波來掃描乳房,可以清楚看到乳房內部的結構。對於乳房組織比較密的女性,超音波的效果更好。
  • 基因檢測: 針對家裡有人得過乳癌,或其他風險比較高的女性,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評估得乳癌的機會。

二、乳房X光攝影(乳房攝影)檢查完整說明

檢查流程:簡單四步驟

1. 預約: 可以打電話、上網或直接到醫院或診所預約乳房X光攝影檢查。有些醫院診所有線上預約,很方便。

2. 檢查前準備:

* 檢查當天穿兩截式的衣服,方便換檢查服。

* 檢查前不要使用體香劑、爽身粉或乳液,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 帶健保卡和過去的檢查報告(如果有的話)。

3. 檢查過程:

* 專業的放射師會引導您站在乳房攝影的機器前面。

* 放射師會把您的乳房放在機器平台上,用壓迫板固定,這樣才能拍出清楚的照片。

* 檢查的時候可能會有點不舒服,但時間很短,盡量放輕鬆。

* 每個乳房通常要拍兩個角度的照片。

4. 檢查後:

* 檢查後就可以正常活動,不用特別休息。

* 檢查報告通常要幾個工作天才能出來,可以問醫院或診所怎麼領報告。

費用:健保補助和自費

  • 健保補助: 國民健康署提供40-74歲的女性,每2年可以免費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只要符合資格,帶健保卡去檢查,只需要付掛號費。
  • 自費檢查: 如果不符合健保補助的資格,或想更常做檢查,可以選擇自費。費用大概是新台幣1,500-3,000元,每間醫院診所的收費不一樣。

注意事項:讓檢查更順利

  • 檢查時間: 整個檢查大概需要15-30分鐘。
  • 檢查疼痛: 乳房被壓迫可能會覺得不舒服,這是正常的,盡量配合放射師的指示,才能拍出最好的照片。
  • 報告判讀: 收到報告後,如果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諮詢醫生,了解報告的內容和後續的建議。

三、乳房超音波檢查完整說明

檢查流程:不用開刀、沒有輻射

1. 預約: 可以打電話、上網或直接到醫院或診所預約乳房超音波檢查。

2. 檢查前準備:

* 檢查前不用特別準備,可以正常吃東西。

* 穿寬鬆舒服的衣服,方便檢查。

* 帶健保卡和過去的檢查報告(如果有的話)。

3. 檢查過程:

* 您會躺在檢查床上,醫生或技術人員會在您的乳房上塗凝膠。

* 醫生或技術人員會用超音波的探頭在您的乳房上來回滑動,掃描乳房組織。

* 檢查的時候,醫生會看螢幕上的影像,找有沒有異常。

* 乳房超音波檢查沒有輻射,不會傷害身體。

4. 檢查後:

* 檢查後就可以正常活動,不用特別休息。

* 醫生會告訴您初步的檢查結果,詳細報告通常要幾個工作天才能出來。

費用:自費項目

  • 乳房超音波檢查是自費項目,費用大概是新台幣1,500-3,500元,每間醫院診所的收費不一樣。有些醫院診所會在網站上公開價格,建議您事先查詢。

注意事項:提高檢查準確度

  • 檢查時間: 整個檢查大概需要15-30分鐘。
  • 檢查對象: 乳房超音波特別適合乳房組織比較密的女性,還有懷孕或哺乳期間的女性。
  • 報告判讀: 收到報告後,如果有任何疑問,一定要問醫生,了解報告的內容和後續的建議。

四、乳癌基因檢測:評估風險,擬定對策

基因檢測的意義:了解遺傳的風險

乳癌的發生和遺傳基因有關,如果您的家族有人得過乳癌,或其他風險比較高,可以考慮做基因檢測,評估自己得乳癌的機會。

檢測流程:諮詢、採樣、分析

1. 諮詢: 找專業的醫生或遺傳諮詢師,評估您是否適合做基因檢測。

2. 採樣: 抽血或採集唾液,取得您的基因樣本。

3. 分析: 把樣本送到實驗室做基因分析,看有沒有和乳癌相關的基因突變。

4. 報告: 收到基因檢測報告後,一定要和醫生或遺傳諮詢師討論,了解報告的結果,擬定適合自己的預防或篩檢方法。

費用:自費項目,價格差異大

  • 乳癌基因檢測是自費項目,費用比較高,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看檢測的基因種類和項目而定。
  • 常見的基因檢測項目包括BRCA1、BRCA2等基因。
  • 有些檢測項目可能需要額外的諮詢費用。

注意事項:專業諮詢很重要

  • 檢測對象: 家裡有人得過乳癌、年輕就得乳癌、兩邊乳房都得乳癌,或其他風險比較高的女性。
  • 報告解讀: 基因檢測報告比較複雜,需要專業的醫生或遺傳諮詢師來解釋,才能充分了解報告的意義。
  • 後續策略: 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醫生會建議您調整生活習慣、加強篩檢,或考慮預防性手術等。

五、病理報告解讀與異常結果就醫指南

怎麼看懂乳癌病理報告?

如果乳房攝影或超音波檢查發現異常,醫生可能會建議您做切片檢查,確認是不是惡性腫瘤。切片的組織會送到病理科分析,然後產生病理報告。病理報告是診斷乳癌的重要依據,內容包括腫瘤的種類、分級、荷爾蒙受體狀態等資訊。

異常結果處理:別緊張,積極面對

  • 良性腫瘤: 如果病理報告顯示是良性腫瘤,通常只要定期追蹤就可以了。
  • 惡性腫瘤(乳癌): 如果病理報告顯示是乳癌,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計畫。乳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和標靶治療等,醫生會根據您的腫瘤種類、分期和身體狀況,制定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就醫指南:尋求專業協助

  • 選擇醫院: 建議選擇有乳癌治療中心的醫院,或經驗豐富的乳房外科醫生。
  • 尋求第二意見: 如果您對醫生的診斷或治療方案有疑問,可以尋求第二意見,確保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
  • 病友支持團體: 參加病友支持團體,和其他病友交流經驗,互相支持,一起面對疾病。

結語

乳癌篩檢是提早發現乳癌的重要方法,透過定期篩檢,我們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高治癒的機會。瞭解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和基因檢測等篩檢方式的詳細資訊,以及檢查結果有問題時的就醫指南,能更了解乳癌篩檢的各個環節。請記得,定期篩檢、積極面對,保護自己的健康!

常見問題精選

Q1: 為什麼需要定期乳癌篩檢?

A: 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定期篩檢有助於及早發現腫瘤,提高治療成功率。台灣乳癌有年輕化趨勢,定期篩檢更顯重要。

Q2: 常見的乳癌篩檢方式有哪些?

A: 乳房X光攝影(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以及針對高風險族群的基因檢測。

Q3: 乳房X光攝影的健保補助資格為何?費用多少?

A: 40-74歲女性,每2年有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自費約新台幣1,500-3,000元不等。

Q4: 乳房超音波檢查的費用大約多少?

A: 乳房超音波檢查屬於自費項目,費用約新台幣1,500-3,500元不等。

Q5: 哪些人適合做乳癌基因檢測?

A: 具有乳癌家族史、年輕型乳癌、雙側乳癌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女性。

Q6: 乳癌基因檢測費用大約多少?

A: 乳癌基因檢測屬於自費項目,費用較高,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依檢測的基因種類和項目而異。

Q7: 病理報告顯示異常該怎麼辦?

A: 若為良性腫瘤,定期追蹤即可;若為惡性腫瘤(乳癌),務必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1991). Treatment of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JAMA, 265, 391-395.

[2] Narayan, A-K., Lee, C-I., & Lehman, C-D. (2020). Screening for Breast Cancer. 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3] Khan, M., & Chollet, A. (2021).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Common Questions and Answer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4] Tollens, F.et al. (2021). Cost-Effectiveness of MR-Mammography in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of Women With Extremely Dense Breasts After Two Rounds of Screening. Frontiers in oncology.

[5] Choksi, E-J.et al. (2023). Out-of-Pocket Expenditures for Imaging Examinations: Perspectives From National Patient Surveys Over Two Decad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 JACR.

[6] Sarath, C-K.et al. (2020). A Two-Stage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the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in Mammograms.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7] Viegas, L., Domingues, I., & Mendes, M. (2021). Study on Data Partition for Delimitation of Masses in Mammography. Journal of imaging.

[8] Jahed, D-A.et al. (2022). Automated Breast Ultrasound (ABUS): A Pictorial Essay of Common Artifacts and Benign and Malignant Pathology. Journal of ultrasonography.

[9]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Secrets Fourth Edition

[10] Huynh, K-A.et al. (2021).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Hand Clinic.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1] Cram, P.et al. (2021). Availability of prices for shoppable services on hospital internet sit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12] Felder, S. (2022). Decision thresholds with genetic testing.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 HEPAC : health economics in prevention and care.

[13] Smith, D-C.et al. (2020). Genetic testing approaches for hereditary breast cancer: Perspectives from a private diagnostic laboratory. South African medical journal = Suid-Afrikaanse tydskrif vir geneeskunde.

[14] Daly, M-B.et al. (2020). NCCN Guidelines Insights: Genetic/Familial High-Risk Assessment: Breast, Ovarian, and Pancreatic, Version 1.2020.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 JNCCN.

[15] Sabik, L-M.et al. (2020). Breast and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mong Medicaid Beneficiaries: The Role of Physician Payment and Managed Care. 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 : MCRR.

[16] Pollack, L-M.et al. (2020).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increasing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National Breast and Cervical Cancer Early Detection Program among low-income women in the USA. Cancer causes & control : CCC.

[17] Haynes, D.et al. (2023). Estimating Uninsured and Underinsured Women Eligible for Minnesota’s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Research square.

[1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健康臺灣-114年起擴大癌症篩檢 您的健康政府來顧

[1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乳癌防治

[20] 國內指標-十大癌症發生率

[2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乳癌篩檢年齡擴大至40-74歲婦女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破解乳癌密碼,掌握健康主動權!了解乳癌的成因、風險因素及預防方法,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篩檢,有效降低乳癌風險。台灣健保提供乳癌篩檢補助,別讓自己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守護妳的健康,從現在開始!
破解乳癌密碼,掌握健康主動權!了解乳癌的成因、風險因素及預防方法,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篩檢,有效降低乳癌風險。台灣健保提供乳癌篩檢補助,別讓自己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守護妳的健康,從現在開始!
別輕忽乳房變化!乳房硬塊、乳頭分泌物、形狀改變等都可能是警訊。了解乳癌常見徵兆,包含腋下腫塊、皮膚異狀,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定期乳房檢查,守護妳的健康,別讓乳癌威脅妳的生活品質。
別輕忽乳房變化!乳房硬塊、乳頭分泌物、形狀改變等都可能是警訊。了解乳癌常見徵兆,包含腋下腫塊、皮膚異狀,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定期乳房檢查,守護妳的健康,別讓乳癌威脅妳的生活品質。
乳癌飲食怎麼吃?手術後、化療期間的飲食重點大不同!本文提供詳盡的乳癌飲食指南,包含術後恢復、化療舒緩的營養菜單建議,以及飲食禁忌,幫助您在治療期間維持體力、提升生活品質,戰勝乳癌!
乳癌飲食怎麼吃?手術後、化療期間的飲食重點大不同!本文提供詳盡的乳癌飲食指南,包含術後恢復、化療舒緩的營養菜單建議,以及飲食禁忌,幫助您在治療期間維持體力、提升生活品質,戰勝乳癌!
了解乳癌預防攻略,守護女性健康!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乳癌篩檢、飲食、生活習慣等專業建議。掌握乳癌風險因素,透過定期篩檢、健康飲食和規律生活,積極預防乳癌發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諮詢專業醫師,為自己量身打造乳癌預防計畫!
了解乳癌預防攻略,守護女性健康!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乳癌篩檢、飲食、生活習慣等專業建議。掌握乳癌風險因素,透過定期篩檢、健康飲食和規律生活,積極預防乳癌發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諮詢專業醫師,為自己量身打造乳癌預防計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