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乳癌的發生率確實在上升,所以,了解乳癌的成因、風險因素,並且積極預防,對我們每個女性來說都非常重要。
乳癌成因就像拼圖一樣複雜
乳癌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就像拼圖一樣,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拼湊而成。遺傳、環境,還有我們的生活習慣,都可能在其中扮演角色。
基因:像是個小搗蛋
大約有 5% 到 10% 的乳癌和基因有關。其中,BRCA1 和 BRCA2 這兩個基因,就像是乳癌風險的「超級推手」,如果它們發生突變,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當然,還有其他的基因,像是 TP53、PTEN、ATM、CHEK2 等,也可能參與其中。不過,別太緊張,大多數的乳癌病人其實沒有這些已知的基因突變,所以其他因素也很重要喔!
雌激素:漫長旅程堆積導致風險
研究發現,體內雌激素接觸的時間長短和乳癌風險有關。如果病人初經來得早、停經來得晚、沒有生小孩或比較晚生小孩、或是沒有餵母乳,都可能增加雌激素接觸的時間,進而提高乳癌風險。這就像長期讓乳腺組織泡在雌激素裡,容易出問題。有些藥物,像是 Tamoxifen,可以選擇性地和雌激素受體結合,在骨骼和心血管方面提供保護,同時不增加乳癌或子宮癌的風險,是不是很棒?
環境和生活習慣:悄悄影響
環境中的一些化學物質,還有我們不好的生活習慣,也可能增加乳癌風險。長期接觸環境荷爾蒙、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喝太多酒、不愛運動、還有肥胖等等,都可能讓乳癌有機可趁。還有研究發現,代謝因子,像是高脂肪量和代謝風險因素的累積,可能和 BRCA 相關的癌症有關。
乳癌風險:誰要特別注意?
雖然每個女性都有可能得乳癌,但有些族群的風險會比較高喔!
家族裡有乳癌病史
如果病人的媽媽、姊妹、或女兒有人得過乳癌,那病人自己罹患乳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以前得過乳癌或其他乳腺疾病
如果病人以前得過乳癌、乳腺增生、或是乳腺纖維囊腫等等,罹患乳癌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身上帶有某些基因突變
如果病人身上帶有 BRCA1、BRCA2 或其他和乳癌相關的基因突變,罹患乳癌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
雌激素接觸太久
就像前面說的,初經來得早、停經來得晚、沒有生小孩或比較晚生小孩、或是沒有餵母乳,都可能增加雌激素接觸的時間,進而提高乳癌風險。
生活習慣不太好
長期吃高脂肪食物、喝太多酒、不愛運動、還有肥胖等等,都可能增加乳癌風險。研究顯示,不愛運動的病人,得乳癌的機率是愛運動病人的 1.33 倍!而且,如果每天坐超過 10 個小時,罹患乳癌的風險也會明顯提高喔!
其他風險因素
年紀大、接受過放射線治療、還有長期服用荷爾蒙補充劑等等,也可能增加乳癌風險。
乳癌預防:主動出擊,保護自己
雖然我們沒辦法完全消除罹患乳癌的風險,但透過積極主動的預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風險喔!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均衡飲食: 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少吃高脂肪、高糖、加工食品。
- 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做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是 75 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再加上一些肌力訓練。運動可以減少體內發炎反應、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生長因子水平、並調節性荷爾蒙,對預防乳癌很有幫助喔!
- 維持健康體重: 肥胖會增加乳癌風險,所以要努力維持健康的體重。
- 限制飲酒: 喝太多酒會增加乳癌風險,所以要限制酒精攝取。
- 戒菸: 吸菸和很多癌症都有關,也可能增加乳癌風險,所以一定要戒菸。
定期做乳癌篩檢
- 乳房 X 光攝影: 台灣國民健康署提供 40-74 歲的女性,每 2 年一次免費的乳房 X 光攝影檢查。定期做檢查可以降低乳癌死亡率喔!國民健康署還擴大篩檢年齡,就是希望大家能及早發現。2023 年有 92.3 萬多名女性接受篩檢,發現了 5300 多名乳癌個案,大約每 169 名女性中就有 1 人罹患乳癌。
- 乳房超音波: 如果乳腺組織比較緻密,乳房超音波可以作為乳房 X 光攝影的輔助檢查。
- 乳房自我檢查: 雖然乳房自我檢查的好處還有爭議,但還是可以作為了解自己乳房狀況的方式。
風險評估和藥物預防
- 風險評估: 如果病人有乳癌家族史、基因突變、或其他高風險因素,可以做乳癌風險評估,了解自己罹患乳癌的風險。
- 藥物預防: 對於高風險病人,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 Tamoxifen 或 Raloxifene 等藥物,來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研究顯示,Tamoxifen 可以降低高風險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達 50% 呢!
台灣健保和乳癌篩檢
台灣健保提供很多乳癌篩檢補助,鼓勵女性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篩檢補助對象和內容
從 2025 年開始,乳癌篩檢補助對象放寬為 40 歲到 74 歲的女性,每 2 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的乳房 X 光攝影檢查,只要帶著健保卡到指定的醫療機構就可以免費檢查囉!
篩檢地點和資訊查詢
檢查地點包括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認可的乳房 X 光攝影醫療機構,也可以到各地的衛生局(所)查詢。
乳癌飲食:吃對了,更有保護力
-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礦物質,有助於預防癌症。
- 選擇全穀類: 全穀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降低癌症風險。
- 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來源包括豆類、魚類、家禽類等等。
- 減少紅肉、加工肉品攝取: 紅肉、加工肉品可能增加乳癌風險。
- 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導致肥胖,增加乳癌風險。
乳癌存活率:及早發現,機會更大
乳癌的存活率和發現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早期發現的乳癌,治癒率相對比較高。根據台灣的統計數據,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九成以上!所以,定期做乳癌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提高乳癌存活率的關鍵。
一起努力降低乳癌風險!
預防乳癌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要從生活中的各個面向著手。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篩檢、風險評估和藥物預防等等,可以有效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希望每位女性都能重視乳癌預防,積極主動地守護自己的健康!
常見問題精選
Q1: 乳癌的主要成因是什麼?
A: 乳癌成因複雜,包含遺傳、雌激素暴露時間、環境與生活習慣等多重因素。
Q2: 哪些人是乳癌高風險族群?
A: 有乳癌家族史、曾罹患乳腺疾病、具特定基因突變、雌激素暴露過多、生活習慣不良者風險較高。
Q3: 如何預防乳癌?
A: 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健康體重)、定期篩檢、風險評估和藥物預防等。
Q4: 台灣健保對乳癌篩檢有什麼補助?
A: 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攜帶健保卡至指定醫療機構即可。
Q5: 乳癌飲食方面應注意什麼?
A: 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優質蛋白質,減少紅肉、加工肉品、高糖高脂肪食物。
Q6: 乳癌的存活率高嗎?
A: 早期發現的乳癌,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定期篩檢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