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菸也會得肺癌?這些風險要注意
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抽菸是得肺癌的最大原因,大概佔了85-90%。但事實上,還是有10-15%的肺癌病人從來沒有抽菸。這表示除了抽菸,還有其他因素會讓人得肺癌。而且,現在肺腺癌越來越常見,所以我們更應該關心不抽菸的人為什麼會得肺癌。
導致肺癌的五大原因
除了抽菸,下面這些因素也不能忽略:
1. 二手菸很危險
就算自己不抽菸,如果常常吸到二手菸,也會增加得肺癌的機會。研究發現,吸二手菸會讓不抽菸的人得肺癌的風險增加20-50%。特別是在工作的地方吸到二手菸,風險可能更高,會增加24%。
2. 工作環境要小心
有些工作需要長時間接觸特定的化學物質或粉塵,這也會增加得肺癌的風險。這些物質包括:
- 石綿:常用在建築材料和隔熱材料裡。研究顯示,長期接觸石綿會大大增加得肺癌的風險。有研究說,如果控制年紀和抽菸的因素,因為工作接觸到石綿會讓肺癌風險增加3.5倍。
- 砷:可能在飲用水裡,台灣有些地區的水裡就有。長期喝含砷量太高的水,會增加得肺癌的風險。
- 鉻:常用在金屬加工業。
- 其他:鎳、鈹、鎘、矽、多環芳香烴等等。
3. 空氣污染很嚴重
現在空氣越來越髒,這也是得肺癌的風險因素。長期吸入很多PM2.5 (細懸浮微粒),會增加得肺癌的機會。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可能會讓抽菸的危害更嚴重,一起增加肺癌的風險。
4. 氡氣要小心
氡氣是一種看不到也聞不到的氣體,它存在於土壤、石頭和地下水裡。氡氣可能會從房子的裂縫或小洞跑進屋裡,長期吸入會傷害呼吸道,增加得肺癌的風險。
5. 家族遺傳要注意
如果家裡有人得過肺癌,那自己得肺癌的風險也會比較高。研究顯示,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有人得肺癌,那自己得肺癌的風險會增加1.5倍。這可能跟遺傳基因有關。雖然抽菸是主要原因,但基因也可能影響我們對環境中致癌物質的敏感度。現在科學家也在研究哪些基因跟肺癌有關,希望能更了解基因在肺癌發展中的作用。在性別方面,有研究發現X染色體上的基因變化可能與男性肺癌風險有關。
肺腺癌跟家族遺傳的關係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特別是不抽菸的人更容易得。研究顯示,肺腺癌跟基因遺傳的關係可能比其他肺癌更強。如果家裡有人得過肺腺癌,就要更小心。
煮飯的油煙會導致肺癌嗎?
煮飯的油煙也是一個風險因素,特別是常常煮飯,而且廚房不通風的人。高溫煮飯產生的油煙有很多有害物質,長期吸入可能會增加得肺癌的風險。
台灣肺癌的情況:要提高警覺
台灣肺癌的發生率很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 肺癌一直是台灣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已經連續10年排第一,每年有超過9000人因此過世。
- 衛福部2018年的統計顯示,女性肺癌死亡率大約是每十萬人29.3人,男性更高,是50.5人。
- 110年(2021年)的資料顯示,大約有六成的肺癌病人在很晚期(第4期)才被發現,晚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只有10%左右,但早期(0期和1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以高達90%以上。
- 值得慶幸的是,過去10年來,台灣肺癌五年存活率已經從16.1%提高到27%,近五年肺癌死亡率也開始下降。
高危險群要定期篩檢
因為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很多病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因此,高危險群應該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結語
肺癌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抽菸,還有其他風險因素。了解這些風險,並做好預防措施,才能降低得肺癌的風險。特別是不抽菸的人和高危險群,更要提高警覺,定期檢查,保護自己的健康。
常見問題精選
Q1: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嗎?
A: 是的,除了吸菸,二手菸、職業暴露、空氣污染、氡氣暴露、肺癌家族史等都可能導致肺癌。
Q2: 肺癌的高危險群有哪些?
A: 包括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特定化學物質、空氣污染、氡氣環境,以及有肺癌家族史的人。
Q3: 二手菸對肺癌的影響有多大?
A: 研究顯示,二手菸暴露會使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約20-50%。
Q4: 哪些職業容易暴露於肺癌風險物質?
A: 常見於建築業(石綿)、金屬加工業(鉻、鎳等)等,長期暴露於特定化學物質或粉塵中會增加風險。
Q5: 肺腺癌與肺癌家族史有關嗎?
A: 是的,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研究顯示與基因遺傳的關聯性可能較強。
Q6: 廚房油煙會導致肺癌嗎?
A: 是的,高溫烹調產生的油煙含有有害物質,長期吸入可能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特別是通風不良的廚房。
Q7: 肺癌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A: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早期存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