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癌是什麼?與膽囊癌有何不同?
膽管癌是指發生在膽管的癌症,膽管負責將肝臟產生的膽汁輸送到膽囊和十二指腸。根據發生的位置,膽管癌可分為:
- 肝內膽管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 發生在肝臟內的膽管。
- 肝門膽管癌 (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發生在肝臟出口附近的膽管,又稱 Klatskin 瘤。
- 遠端膽管癌 (Distal Cholangiocarcinoma): 發生在胰臟附近的膽管。
膽囊癌則是發生在膽囊的癌症,雖然兩者都位於膽道系統,但發生的位置和預後略有不同。
膽管癌有哪些症狀?如何早期發現?
膽管癌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常見的症狀包括:
- 黃疸 (Jaundice): 皮膚和眼白變黃。
- 腹痛: 膽管癌引起的腹痛位置可能不明確,甚至出現多處疼痛。有研究指出,下端總膽管的膽管癌可能以腹部下方疼痛來表現。
- 皮膚搔癢 (Pruritus): 因膽汁淤積引起。
- 茶色尿 (Dark Urine): 膽紅素排出到尿液中。
- 糞便顏色變淺 (Pale Stools): 膽汁無法順利排出。
- 食慾不振 (Loss of Appetite) 和體重減輕 (Weight Loss): 如果在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下降,應特別注意。
- 疲勞 (Fatigue):
- 發燒 (Fever) 和畏寒 (Chills): 可能與膽管感染有關。
膽管癌如何早期發現?
由於膽管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早期發現相當困難。對於有高風險因素的人,例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病人,應定期接受檢查。目前的篩檢方式主要依靠影像檢查,例如:
- 腹部超音波 (Abdominal Ultrasound): 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但可能無法清楚顯示細小的腫瘤。
- 電腦斷層掃描 (Computed Tomography, CT): 可以更清楚地顯示腫瘤的位置和大小。
- 磁振膽胰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可以清楚地顯示膽管的結構。
-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是一種侵入性的檢查,可以同時進行診斷和治療,例如放置支架。
定期健康檢查,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並及時就醫,是早期發現膽管癌的關鍵。
膽管癌的診治流程
診斷膽管癌通常需要以下步驟:
1. 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 醫師會詢問您的病史和相關症狀,並進行身體檢查。
2. 血液檢查: 包括肝功能檢查、腫瘤標記 (CA 19-9, CEA, AFP) 等。
3. 影像檢查: 如上述的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磁振膽胰造影等。
4. 組織切片檢查: 是確診膽管癌的必要步驟。可以透過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 (ERCP) 或經皮穿刺來取得組織樣本。
膽管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膽管癌的治療方法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大小、是否擴散,以及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
- 手術切除 (Surgical Resection): 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根治膽管癌的方法。但只有少數病人的腫瘤可以完全切除。手術前需要進行詳細的評估,以確定腫瘤是否可以切除。
- 肝臟移植 (Liver Transplantation): 對於某些早期肝門膽管癌病人,肝臟移植可能是一種選擇。
- 化學治療 (Chemotherapy): 常用於無法手術切除或手術後復發的病人。Gemcitabine 和 cisplatin 是常用的化學藥物組合。
- 放射線治療 (Radiation Therapy): 可以用於手術後輔助治療,或用於控制無法手術切除的腫瘤。
- 局部治療 (Locoregional Therapy): 包括經動脈化學栓塞術 (TACE)、射頻消融術 (RFA) 等,可以用於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肝內膽管癌。
- 標靶治療 (Targeted Therapy): 對於帶有特定基因變異的病人,例如 FGFR2 基因變異,可以使用標靶藥物 pemigatinib。
- 免疫治療 (Immunotherapy): 台灣健保在 2025 年 2 月 1 日起已擴大給付晚期膽道癌的免疫治療,例如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
- 金屬膽道支架放置:對於惡性膽道阻塞的緩解,健保署也納入了「金屬膽道支架」的給付。
膽管癌手術前評估有哪些?
手術前的評估至關重要,以確保病人能夠承受手術,並提高手術成功的機會。評估項目包括:
- 身體檢查和病史詢問: 評估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包括是否有其他疾病。
- 血液檢查: 評估肝功能、腎功能和血液凝固功能。
- 影像檢查: 確認腫瘤的位置、大小和是否擴散。
- 心肺功能檢查: 評估病人的心肺功能,確保能夠承受手術。
- 營養評估: 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提高手術的耐受性。
膽管癌的飲食建議
膽管癌病人的飲食應以均衡、易消化為主,並根據個人的情況調整。以下是一些建議:
- 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 少量多餐: 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
-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有助於組織修復和免疫力提升。
- 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
- 注意水分補充: 預防脫水。
- 諮詢營養師: 請營養師根據您的個人情況提供更詳細的飲食建議。
膽管癌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病友、家屬和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希望本篇文章能提供您所需的資訊,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應對膽管癌。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膽管癌?它與膽囊癌有何不同?
A: 膽管癌是發生在膽管的癌症,負責輸送膽汁。膽囊癌則發生在膽囊,兩者位置和預後略有不同。
Q2: 如何診斷膽管癌?
A: 診斷包括病史詢問、身體檢查、血液檢查、影像檢查(如超音波、CT、MRCP)和組織切片檢查。
Q3: 膽管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A: 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肝臟移植、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局部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取決於病情。
Q4: 如何預防膽管癌?
A: 目前沒有有效預防方法,但可透過治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避免寄生蟲感染、避免接觸致癌物、控制體重和健康飲食來降低風險。
Q5: 膽管癌病人的飲食建議有哪些?
A: 飲食應以均衡、易消化為主,避免油膩、辛辣食物,少量多餐,攝取足夠蛋白質,並注意水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