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膽管癌的手術方式:選擇與考量
膽管癌的手術方式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大小、侵犯程度以及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
膽管切除術
適用於遠端膽管癌,手術會切除受影響的膽管,並將剩餘的膽管與十二指腸重新連接。有時需要同時進行胰臟手術,例如惠普式手術 (Whipple procedure),即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適用於腫瘤侵犯到胰臟頭部的病人。
肝切除術
適用於肝內膽管癌或肝門膽管癌,手術會切除包含腫瘤的肝臟部分。切除範圍的大小取決於腫瘤的大小和位置,可能需要進行部分肝臟切除,甚至是擴大性肝切除。
肝移植
對於無法切除的肝門膽管癌,肝移植是一種可能的選擇。 然而,肝移植需要嚴格的篩選標準,且術後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
膽囊切除術
- 膽囊切除術通常不是直接治療膽管癌的手術,但在某些情況下,如膽管癌與膽結石或膽囊炎同時存在,或為預防高風險族群罹患膽囊癌,可能會考慮膽囊切除術。
-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步驟:一般包含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器械、分離膽囊與肝臟的連結、切除膽囊,最後取出膽囊。
- 膽囊切除手術適應症:包括膽結石引起的膽囊炎、膽絞痛等。
- 膽結石引起膽囊炎治療:膽囊切除術是主要的治療方式。
- 膽囊切除術後飲食:建議採低脂飲食,避免油膩食物。
- 膽囊切除後膽管擴張原因:可能是由於膽總管代償性擴張,或是術後膽管阻塞等原因。
手術風險與後遺症:充分了解與準備
膽管癌手術是一項複雜的手術,可能伴隨一定的風險和後遺症。
手術風險
- 出血
- 感染
- 膽汁滲漏
- 肝功能衰竭
- 胰臟炎
- 深部靜脈栓塞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
- 死亡
根據文獻,肝門膽管癌手術的術後併發症發生率高達 60%,死亡率約為 5% 至 10%。 肝內膽管癌手術的併發症發生率約為 20% 至 30%,死亡率低於 3%。
手術後遺症
- 消化不良
- 腹瀉
- 疲勞
- 黃疸復發
- 膽管狹窄
- 糖尿病 (如果進行了胰臟手術)
特殊手術考量
-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若病人同時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可能需要在膽管癌手術前或同時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以確保心臟功能足以承受手術的壓力。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原理是取用病人自身的血管,繞過阻塞的冠狀動脈,重建心臟的血液供應。
術後照護與追蹤:促進康復與預防復發
- 飲食:手術後初期應採清淡飲食,逐漸增加食物種類和份量。 避免油膩、刺激性食物。
- 疼痛控制:遵照醫囑服用止痛藥,以減輕疼痛。
- 傷口護理: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定期換藥。
- 定期追蹤:定期回診檢查,監測病情變化,及早發現和處理可能的復發。
結語
膽管癌的手術治療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病人、家屬和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 希望您更了解膽管癌手術的各個方面,做出明智的決定,積極面對治療。
“`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膽管癌?
A: 膽管癌是發生在膽管的惡性腫瘤,影響膽汁的輸送,早期症狀不明顯,台灣盛行率略高於西方國家。
Q2: 膽管癌有哪些種類?
A: 膽管癌依據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門膽管癌和遠端膽管癌。
Q3: 膽管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A: 常見症狀包括黃疸、腹痛、體重減輕、疲勞、搔癢、深色尿液和淺色糞便。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Q4: 膽管癌有哪些手術方式?
A: 手術方式取決於腫瘤位置,常見手術包括膽管切除術、肝切除術、肝移植及膽囊切除術。
Q5: 膽管癌手術有哪些風險?
A: 手術風險包括出血、感染、膽汁滲漏、肝功能衰竭、胰臟炎、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甚至死亡。
Q6: 膽管癌手術後有哪些後遺症?
A: 手術後遺症包括消化不良、腹瀉、疲勞、黃疸復發、膽管狹窄,若進行胰臟手術可能產生糖尿病。
Q7: 術後照護有哪些重點?
A: 術後應注意飲食、疼痛控制、傷口護理,並定期追蹤檢查,及早發現和處理可能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