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膽管癌找上門?避開肝吸蟲、膽管炎,預防從正確認識病因開始!

有聲書播放

台灣膽管癌發生率10年激增4成,這個「無聲殺手」可能源於你餐桌上的習慣!愛吃生魚片、小酌幾杯,或是體重超標嗎?這些都可能是誘發膽管癌的危險因子。本文帶您從最大元兇「肝吸蟲」和「慢性膽管炎」開始,剖析膽管癌的完整成因。想知道如何靠飲食和生活習慣有效預防?點進來一篇看懂,從源頭守護您的肝膽健康。
膽管癌是一種發生在膽管的惡性腫瘤,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常在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難度也隨之增加。近年來,台灣的膽管癌發生率有上升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2021年國內新發生肝內膽管癌共1160人,較2011年的810人增加了4成。因此,了解膽管癌的成因並採取預防措施,對於降低罹患風險至關重要。

目錄

膽管癌是什麼?

膽管是負責輸送膽汁的管道,膽汁由肝臟製造,有助於消化脂肪。膽管癌可以發生在肝臟內部的膽管(肝內膽管癌),也可以發生在肝臟外部的膽管(肝外膽管癌)。肝外膽管癌包括肝門部膽管癌和遠端總膽管癌。

膽管癌的成因

膽管癌的確切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但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

  • 肝吸蟲感染: 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種寄生蟲,主要透過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魚蝦感染人體。長期感染肝吸蟲會導致膽管慢性發炎,增加罹患膽管癌的風險。在亞洲地區,特別是食用生魚片的習慣盛行的地方,肝吸蟲感染是膽管癌的重要成因之一。
  • 慢性膽管炎: 長期的膽管發炎,無論是由細菌感染、自體免疫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或其他原因引起,都可能增加膽管癌的風險。膽管炎會導致膽管壁受損,增加細胞癌變的可能性。
  • 先天性膽道異常: 先天性膽道囊腫、先天性膽管擴張症(又稱Caroli disease)等膽道異常,容易造成膽汁滯留,增加膽管發炎和感染的機會,進而提高膽管癌的風險。
  • 其他危險因子: 其他可能增加膽管癌風險的因素還包括:
    • 肝硬化: 特別是由病毒性肝炎(如B型或C型肝炎)或酒精引起的肝硬化。
    • 糖尿病: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罹患膽管癌的風險較高。
    • 肥胖: 肥胖與慢性發炎有關,可能增加膽管癌的風險。
    • 某些化學物質: 長期接觸某些工業化學物質,如亞硝胺、戴奧辛、石棉和多氯聯苯,可能增加膽管癌的風險。
    • 放射性顯影劑: 早期使用的放射性顯影劑Thorotrast已被證實與膽管癌有關。

預防膽管癌:從生活習慣做起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消除罹患膽管癌的風險,但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和避免危險因子,來降低罹患膽管癌的機率。

1. 預防肝吸蟲感染:

  • 避免生食淡水魚蝦: 這是預防肝吸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務必將淡水魚蝦徹底煮熟後再食用。
  • 使用安全的烹飪器具: 生熟食的砧板、刀具應分開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 注意個人衛生: 飯前便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 控制膽管炎:

  • 積極治療膽管炎: 如果出現膽管炎的症狀,如右上腹疼痛、發燒、黃疸等,應及時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
  • 定期追蹤: 患有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或其他慢性膽道疾病的病人,應定期接受檢查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膽管癌的跡象。

3. 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控制體重: 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肥胖。
  • 均衡飲食: 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取。
  • 適度運動: 保持適度的運動習慣,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增強免疫力。
  • 戒菸限酒: 菸酒都可能增加罹患膽管癌的風險,應盡量避免。

4. 注意其他危險因子:

  •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降低罹患膽管癌的風險。
  • 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 盡量避免接觸亞硝胺、戴奧辛、石棉和多氯聯苯等有害化學物質。
  • 定期健康檢查: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包括膽管癌。

膽管癌早期發現的契機:定期檢查

由於膽管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病人往往在病情進展到晚期才被診斷出來,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膽管癌的跡象。

常見問題精選

Q1: 什麼是膽管癌?

A: 膽管癌是發生在膽管的惡性腫瘤,分為肝內和肝外膽管癌。台灣近年發生率有上升趨勢。

Q2: 膽管癌的常見成因有哪些?

A: 常見成因包括肝吸蟲感染、慢性膽管炎、先天性膽道異常、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

Q3: 如何預防肝吸蟲感染?

A: 避免生食淡水魚蝦,使用安全的烹飪器具,並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勤洗手。

Q4: 如何預防膽管癌?

A: 積極治療膽管炎,維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戒菸限酒。

Q5: 哪些人是膽管癌高風險族群?

A: 高風險族群包括肝吸蟲感染者、慢性膽管炎患者、先天性膽道異常者、肝硬化和糖尿病患者等。

Q6: 膽管癌早期有什麼症狀?

A: 膽管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高風險族群定期檢查。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Xing, H.et al. (2022). Incidence Trend and Competing Risk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Frontiers in medicine.

[2] Fu, Q.et al. (2022). A Metastatic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With HPCs Features: Report of a Case. Frontiers in oncology.

[3] Bekki, Y.et al. (2021). Recurrent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 Review. Frontiers in oncology.

[4] Fong, Y., Blumgart, L. H., Lin, E., Fortner, J. G., & Brennan, M. F. (1996). Outcome of treatment for distal bile duct cancer.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83, 1712-1715.

[5] Osataphan, S., Mahankasuwan, T., & Saengboonmee, C. (2021). Obesity and cholangiocarcinoma: A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and molecular associations.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sciences.

[6] Everson, G. (1993). Hepatic cysts in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2, 520-525.

[7] Pinto, A., Reginelli, A., Cagini, L., et al. (2013). Accuracy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ritical Ultrasound Journal, 5, S11.

[8] Fracanzani, A. L., Valenti, L., Russello, M., et al. (2012). Gallstone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severe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loS One, 7(e41183).

[9] Lefkowitch, J. (1982).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2, 1157-1160.

[10] Chahal, D.et al. (2020). The impact of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on cholangiocarcinoma phenotype, therapy, and survival. JGH open : an open access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1] Chemaly, R., Hall, G., Keys, T., et al. (2003). Microbiology of liver abscesses an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bscess Gram stain and associated blood culture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46, 245-248.

[12] Bassetti, M., Peghin, M., Carnelutti, A., et al. (2017). Invasive Candida infection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Transplant Direct, 3, 1-7.

[13] Qian, M., & Zhou, X. (2022). Childre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control of liver fluke infections.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14] Lee, S.et al. (2024). Risk factors for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s and control measures reinforced with focused interviews. Parasitology research.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認識難以捉摸的膽管癌:從成因、症狀到治療,全面解析助您掌握關鍵資訊!本文深入探討膽道癌的分類、早期徵兆、檢查方式及最新療法,更提供預防建議與健保給付資訊。及早了解,積極面對,為自己與家人爭取更多希望!
認識難以捉摸的膽管癌:從成因、症狀到治療,全面解析助您掌握關鍵資訊!本文深入探討膽道癌的分類、早期徵兆、檢查方式及最新療法,更提供預防建議與健保給付資訊。及早了解,積極面對,為自己與家人爭取更多希望!
膽道癌術後飲食怎麼吃?手術後如何透過飲食加速恢復、提升生活品質?本文針對膽道癌(膽管癌、膽囊癌)術後飲食,整理常見問題,提供詳盡的飲食原則、營養補充建議與飲食禁忌,幫助您或您的家人在術後也能安心攝取足夠營養,順利度過恢復期!
膽道癌術後飲食怎麼吃?手術後如何透過飲食加速恢復、提升生活品質?本文針對膽道癌(膽管癌、膽囊癌)術後飲食,整理常見問題,提供詳盡的飲食原則、營養補充建議與飲食禁忌,幫助您或您的家人在術後也能安心攝取足夠營養,順利度過恢復期!
面對膽道癌、膽管癌、膽囊癌,飲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一環。這份飲食攻略將告訴您術後飲食重點、飲食禁忌,以及如何透過飲食增進健康。了解不同階段的飲食原則,避開NG食物,補充特定營養素,搭配適度運動與良好生活習慣,讓您更有力量面對挑戰,擁抱更好的生活!
面對膽道癌、膽管癌、膽囊癌,飲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一環。這份飲食攻略將告訴您術後飲食重點、飲食禁忌,以及如何透過飲食增進健康。了解不同階段的飲食原則,避開NG食物,補充特定營養素,搭配適度運動與良好生活習慣,讓您更有力量面對挑戰,擁抱更好的生活!
面對晚期膽管癌,別讓恐懼擊垮你!了解如何坦然接受情緒、設定生活目標,並積極配合治療,為生命爭取更多可能。本文提供實用的心理調適方法、治療選擇資訊,以及台灣社福資源,更分享病友的鼓舞人心故事,助您重拾積極心態,活出有意義的每一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