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胰臟癌早期發現指南:警惕前兆症狀,提升存活率!

有聲書播放

別讓「沉默的殺手」有機可乘!了解胰臟癌的早期徵兆,掌握腹痛、黃疸、食慾不振等警訊,及早就醫診斷。本文提供詳盡的檢查與治療方法,並針對高風險族群提出預防建議,幫助您積極面對,提升存活率,守護健康!
胰臟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是因為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 但別擔心,我們今天就是要一起來了解它,幫助你提高警覺,如果真的不幸發生,也能及早發現並採取行動。

目錄

感受:身體在說話,你聽到了嗎?

想像一下,你的身體就像一台精密的儀器,如果哪個零件出了問題,它會發出訊號告訴你。胰臟癌也是一樣。雖然早期可能悄無聲息,但隨著時間推移,它會透過一些「感受」來提醒你。 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常見的訊號吧:

腹部或背部疼痛:像鬧鐘一樣,持續提醒你

  • 感受: 這種痛不是那種突然一下的劇痛,而是持續性的、悶悶的、隱隱作痛。 有點像鬧鐘一樣,一直提醒你它的存在。
  • 位置: 通常在上腹部,就是胃的附近,有時候會蔓延到背部。 躺下來的時候可能會更痛,有時候是左上腹痛。
  • 飯後悶痛: 吃完飯後,這種悶痛感可能會加劇,就像肚子裡有個小石頭壓著一樣。
  • 腹痛背痛: 有些病人會同時感到腹痛和背痛,就像前後夾擊一樣。

黃疸:變成「黃」先生/小姐?

  • 感受: 你的皮膚和眼白開始變黃,就像塗了一層淡淡的黃色顏料。 而且,尿液顏色變得像濃茶一樣深,糞便顏色卻變得像白色的黏土一樣。
  • 初期症狀: 一開始可能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黃疸會越來越明顯。

食慾不振與體重減輕:健康偷偷溜走

  • 感受: 你突然覺得什麼都沒胃口,以前喜歡吃的東西現在看一眼就覺得膩。 而且,體重也在不知不覺中下降,衣服好像突然變鬆了。

噁心與嘔吐:腸胃開始鬧脾氣

  • 感受: 你經常感到噁心,想吐,但又吐不出來,非常難受。 這種感覺會影響你的食慾和生活品質。

其他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忽略的小變化

  • 感受: 你可能感到疲勞、虛弱、皮膚搔癢等等。 這些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或其他小毛病,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二、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感受」?

你可能會想,這些「感受」到底從何而來? 其實,它們可能與胰臟癌的生長和擴散有關。 讓我們來看看可能的原因:

  • 腫瘤壓迫或侵犯: 腫瘤就像一個不速之客,它會壓迫附近的器官,比如膽管、十二指腸等等,導致黃疸、噁心、嘔吐等症狀。 如果它侵犯了神經叢,就可能引起腹部或背部疼痛。
  • 膽道阻塞: 胰臟頭部的腫瘤很容易壓迫膽管,就像把水管堵住了一樣,導致膽汁無法順利排出,引起黃疸。
  • 消化功能障礙: 腫瘤會影響胰臟的外分泌功能,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引起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瀉等症狀。

三、解法:發現「訊號」後,該怎麼辦?

如果你注意到上述任何一種或多種症狀,請不要慌張,也不要害怕。 最重要的是,不要輕忽,應及時就醫檢查。

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不要拖延,把握時間

  • 立即就醫: 如果你出現上述疑似胰臟癌的症狀,請盡快諮詢腸胃內科或肝膽外科醫師。 就像遇到火災一樣,越早報警,就能越早控制火勢。
  • 告知病史: 向醫師詳細描述你的症狀、持續時間、以及家族病史。 這些資訊可以幫助醫師更快地判斷病情。

檢查方法:像偵探一樣,找出真相

醫師可能會安排以下檢查,以確認診斷:

  • 影像學檢查:
  • 超音波檢查 (US): 就像用聲波來掃描身體,初步篩檢,方便快速。
  • 電腦斷層掃描 (CT): 更詳細的影像,可以評估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擴散情況。 就像一張高清地圖,可以讓你更清楚地了解腫瘤的狀況。
  • 其他檢查: 醫師可能會根據你的情況,安排其他相關檢查。

治療方法:積極面對,戰勝疾病

胰臟癌的治療方法取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發生轉移。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手術治療: 如果腫瘤尚未擴散,手術切除是根治胰臟癌的唯一方法。 胰臟癌早期發現手術條件,主要是腫瘤尚未侵犯重要血管或發生遠端轉移。
  • 化學治療: 使用化學藥物殺死癌細胞,就像用藥物來消滅敵人一樣。 通常用於手術後輔助治療,或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胰臟癌。
  • 放射治療: 使用高能量射線殺死癌細胞,就像用雷射槍來消滅敵人一樣。 通常與化學治療合併使用。

四、預防:防患於未然,遠離風險因子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胰臟癌,但你可以透過改變生活方式,降低罹患風險。

高風險族群:更要提高警覺

以下族群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應定期接受篩檢:

  • 年齡增長: 就像機器一樣,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各個零件也容易出現問題。 胰臟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 吸菸者: 吸菸是胰臟癌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 就像慢性中毒一樣,長期吸菸會損害身體的健康。
  • 慢性胰臟炎病人: 長期患有慢性胰臟炎的人,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
  • 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與胰臟癌之間存在關聯。
  • 家族史: 若有胰臟癌家族史,罹患風險也會增加。
  • 基因突變: 某些基因突變,如BRCA1、BRCA2等,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早期篩檢:及早發現,把握黃金治療期

胰臟癌早期篩檢方式,主要針對高風險族群。 目前常用的篩檢方法包括:

  • 影像學檢查: 定期接受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

近年來,台灣胰臟癌的確診率和死亡率均呈現上升趨勢。根據統計,胰臟癌已成為國內十大致死癌症之一,且死亡人數在過去十年內成長迅速。

結語

胰臟癌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提高警覺,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就能有效提升存活率。 請記住,關心自己的身體,定期接受檢查,是預防疾病的最佳方法。 讓我們一起努力,守護自己的健康!

常見問題精選

Q1: 胰臟癌有哪些常見的早期症狀?

A: 常見症狀包含腹部或背部疼痛、黃疸、食慾不振與體重減輕、噁心與嘔吐,以及疲勞、皮膚搔癢等非特異性症狀。

Q2: 胰臟癌引起的腹痛通常是什麼樣的?

A: 通常是持續性的、隱隱作痛,位置可能在上腹部或中背部,飯後可能加劇,躺下時背痛可能更明顯。

Q3: 如果出現疑似胰臟癌的症狀,應該怎麼辦?

A: 應立即就醫,諮詢腸胃內科或肝膽外科醫師,並詳細告知您的症狀、持續時間以及家族病史。

Q4: 診斷胰臟癌有哪些常見的檢查方法?

A: 常見的檢查方法包括超音波檢查 (US) 和電腦斷層掃描 (CT),醫師可能會根據情況安排其他相關檢查。

Q5: 胰臟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A: 治療方法取決於腫瘤情況,包含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有時會合併使用。

Q6: 哪些人是胰臟癌的高風險族群?

A: 高風險族群包含年齡增長者、吸菸者、慢性胰臟炎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胰臟癌家族史者,以及帶有特定基因突變者。

Q7: 高風險族群應該如何進行胰臟癌篩檢?

A: 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影像學檢查,例如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Lee, E. S., & Lee, J. M. (2014). Imaging diagnosis of PC: A state-of-the-art review.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4), 7864–7877.

[2] Brugge, W., Lauwers, G., Sahani, D., et al. (2004). Cystic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1, 1218-1226.

[3] Farr, K-P.et al. (2022). Imaging Modaliti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Cancers.

[4] Oman, S-P.et al. (2021).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Early-Stage Pancreatic Cancer between 2004-2013: A SEER Analysis. Cancer investigation.

[5] Wilcox, C. M., Yadav, D., Ye, T., et al. (2015). Chronic pancreatitis pain pattern and severity are independent of abdominal imaging finding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3, 552-560.

[6] Bernstein, R. M., & Cozen, H. (2007). Evaluation of back pai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76, 1669.

[7] Eskelinen, M., & Lipponen, P. (2012). Usefulness of history-taking in non-specific abdominal pa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333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in Finland. In Vivo, 26, 335-339.

[8] Mahadevan, A., Jain, S., Goldstein, M., et al. (2010).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and gemcitabine for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78, 735-742.

[9] Brocklehurst, P., Kujan, O., O’Malley, L., Ogden, G., Shepherd, S., & Glenny, A. (2013). Screening programme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oral cancer (Review).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0] Principe, D-R., & Rana, A. (2020). Updated risk factors to inform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screening and identify high risk patients. Cancer letters.

[11] Neumann, C-C-M.et al. (2023). Impact of Smoking, Body Weight,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Kidney Dysfunction on Survival in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A Single Center Analysis of 2323 Patients within the Last Decad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12] Sinha, V.et al. (2020).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genesis.

[13] Schizas, D.et al. (2020). Immunotherapy for pancreatic cancer: A 2020 update.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胰臟癌早期發現有望?了解胰臟癌最新研究、如何提升存活率新曙光
探索胰臟癌早期發現的關鍵!最新研究揭示惡性轉化機制,為提高存活率帶來曙光。本文深入解析篩檢方法、影像技術進展、生物標記突破,以及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療法。了解如何透過早期篩檢、積極治療與樂觀心態,共同對抗這個棘手的疾病,為生命帶來更多希望!
胰臟癌病人與親友必看:心情不好怎麼辦?照顧心靈找回力量
面對胰臟癌,徬徨無助嗎?這是一份專為病人與家屬打造的心靈地圖。我們深知您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情緒風暴。本文提供實用的壓力管理技巧,包含正念呼吸、冥想、運動及藝術創作,助您找到情緒出口,重建內心力量。同時,介紹台灣相關社服機構與基金會,提供溫暖支持,希望能讓您不再孤單,擁抱希望,勇敢前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