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胰臟癌警訊:食慾不振、暴瘦?破解迷思,擺脫沉默殺手!

有聲書播放

你是否也擔心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是胰臟癌警訊?別慌!本文破解胰臟癌迷思,帶您了解食慾不振的真正原因,認識胰臟癌的潛在症狀,並告訴您如何透過健康檢查、生活習慣調整來預防這個沉默的殺手,擺脫隱形威脅,守護健康!
「最近老覺得吃不下,體重也直直落,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啊?」李先生憂心忡忡地說。

目錄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總讓人聯想到可怕的癌症。尤其聽到「胰臟癌」三個字,更是讓人不寒而慄。但,食慾不振和暴瘦就一定是胰臟癌的警訊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破解關於胰臟癌的迷思,更了解這個沉默的殺手。

胰臟癌:台灣的隱形威脅

胰臟癌之所以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是因為它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許多病人在確診時,往往已經是晚期,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在台灣,胰臟癌的確診率近20年來增加了3倍以上,死亡率也增加了1.7倍,每年新增超過2500名病人, 2023年共有2,879人因胰臟癌死亡,且死亡人數在過去10年內成長了60%。這個數字提醒我們,對胰臟癌的認識和警覺,刻不容緩。

迷思一:食慾不振、暴瘦=胰臟癌?

的確,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是胰臟癌常見的症狀之一。當胰臟腫瘤影響到消化功能,或是壓迫到附近的器官,就可能導致病人食慾降低、噁心、嘔吐,進而造成體重減輕。但這並不代表只要有食慾不振和暴瘦,就一定是胰臟癌。

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像是:

  • 壓力過大、情緒不佳: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容易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
  • 腸胃道疾病: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疾病,都可能引起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
  • 其他慢性疾病: 像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也可能導致食慾改變和體重減輕。
  • 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例如抗生素、化學治療藥物等,可能會引起食慾不振和噁心。
  • 感染: 感冒、流感或其他感染也可能暫時影響食慾。

因此,當您發現自己有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的狀況時,別慌張!先觀察一下是否有其他伴隨症狀,並尋求醫師的專業評估,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迷思二:沒有症狀就代表沒事?

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胰臟癌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就像一顆隱形的炸彈,默默地在體內生長,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

根據研究,多數胰臟癌病人在確診時,都已經是晚期,腫瘤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非常低的原因之一。

胰臟癌的可能症狀

雖然早期胰臟癌的症狀不明顯,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一些蛛絲馬跡,提高警覺。以下是一些可能與胰臟癌相關的症狀:

  • 黃疸: 皮膚和眼白變黃,尿液顏色變深,糞便顏色變淡。這是因為腫瘤壓迫到膽管,導致膽汁無法順利排出。
  • 腹痛: 上腹部或背部持續性的疼痛,尤其在飯後更加明顯。疼痛可能向後背放射。
  • 食慾不振、體重下降: 原因如前所述,可能是腫瘤影響到消化功能。
  • 噁心、嘔吐: 腫瘤壓迫到胃部或十二指腸,可能引起噁心和嘔吐。
  • 腹瀉、脂肪便: 胰臟分泌的消化酵素不足,導致脂肪無法被充分消化,出現腹瀉和脂肪便。
  • 新發生的糖尿病: 胰臟負責分泌胰島素,腫瘤可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導致血糖升高。
  • 疲勞: 胰臟癌可能導致貧血或其他代謝異常,引起疲勞感。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並非胰臟癌獨有,許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類似的症狀。因此,當您出現上述症狀時,別自己嚇自己,還是要尋求醫師的專業診斷。

胰臟癌:誰是高危險群?

雖然胰臟癌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瞭,但研究發現,以下族群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

  • 年齡: 胰臟癌好發於中老年人,尤其是在60歲以上。
  • 吸菸: 吸菸是胰臟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
  • 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
  • 慢性胰臟炎: 長期慢性胰臟炎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 肥胖: 肥胖與胰臟癌的風險增加有關。
  • 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胰臟癌病史,罹患胰臟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 特定基因突變: 像是BRCA1、BRCA2等基因突變,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如果您屬於高危險群,建議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可能的病灶。

如何擺脫沉默殺手?

要擺脫胰臟癌這個沉默的殺手,最重要的是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定期健康檢查: 尤其是高危險群,更應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等檢查,以早期發現可能的病灶。
  • 注意身體變化: 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上述可能與胰臟癌相關的症狀,及早就醫檢查。
  • 戒菸、控制體重: 吸菸和肥胖是胰臟癌的重要危險因子,戒菸並維持健康體重,有助於降低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 健康飲食: 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取。
  • 控制血糖: 糖尿病病人應積極控制血糖,降低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胰臟癌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還是有機會戰勝這個沉默的殺手。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胰臟癌,也提醒您,關心自己的健康,從日常做起!

常見問題精選

Q1: 食慾不振和暴瘦一定是胰臟癌的警訊嗎?

A: 不一定。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可能是胰臟癌的症狀之一,但也可能是壓力、腸胃道疾病等其他原因引起,建議尋求醫師評估。

Q2: 沒有任何症狀就代表沒有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嗎?

A: 不是的。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可能已是晚期。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Q3: 胰臟癌有哪些可能的症狀?

A: 可能症狀包含黃疸、腹痛、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噁心、嘔吐、腹瀉、脂肪便、新發生的糖尿病、疲勞等,但這些症狀也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

Q4: 哪些人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

A: 高危險群包含年長者、吸菸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胰臟炎患者、肥胖者、有胰臟癌家族史者,以及帶有特定基因突變者。

Q5: 如何預防胰臟癌?

A: 預防方法包含定期健康檢查、注意身體變化、戒菸、控制體重、健康飲食、控制血糖等。

Q6: 台灣胰臟癌的現況為何?

A: 台灣胰臟癌的確診率和死亡率在近20年來都有顯著增加,需要提高警覺。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Klein, A-P. (2021). Pancreatic cancer epidemiolog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lifestyle and inherited risk factors.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 Principe, D-R., & Rana, A. (2020). Updated risk factors to inform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screening and identify high risk patients. Cancer letters.

[3] Lee, E. S., & Lee, J. M. (2014). Imaging diagnosis of PC: A state-of-the-art review.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24), 7864–7877.

[4] Johnson, A-M.et al. (2023). Index Symptoms and Prognosis Awareness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A Multi-Site Palliative Care Collaborative. 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

[5] Mahadevan, A., Jain, S., Goldstein, M., et al. (2010).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and gemcitabine for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78, 735-742.

[6] Zhao, Z., & Liu, W. (2020). Pancreatic Cancer: A Review of Risk Factor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

[7] Hu, J.et al. (2021). Pancreatic cancer: A review of epidemiology, trend, and risk factor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8] Quaresima, P.et al. (2021). Incidental diagnosis of a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in a woman affected by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MFM.

[9] Brugge, W., Lauwers, G., Sahani, D., et al. (2004). Cystic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1, 1218-1226.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胰臟癌術後如何提升生活品質?了解居家照護、生活型態調整及飲食策略,特別是水果的選擇與食用方式。本文提供詳盡建議,助您與家人積極面對挑戰,邁向康復之路。從術後飲食到水果的智慧選擇,讓您掌握照護重點,重建健康生活。
胰臟癌術後如何提升生活品質?了解居家照護、生活型態調整及飲食策略,特別是水果的選擇與食用方式。本文提供詳盡建議,助您與家人積極面對挑戰,邁向康復之路。從術後飲食到水果的智慧選擇,讓您掌握照護重點,重建健康生活。
了解最新胰臟癌治療趨勢!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答胰臟癌常見問題,包含達文西手術、化療等治療方式的選擇,助您與家人一同積極面對,戰勝病魔。
了解最新胰臟癌治療趨勢!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答胰臟癌常見問題,包含達文西手術、化療等治療方式的選擇,助您與家人一同積極面對,戰勝病魔。
胰臟癌檢查令人害怕?別擔心!本文詳解PET-CT、惠普氏手術等侵入性檢查,告訴你檢查前該如何準備、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調適面對疾病的壓力。了解更多健保資源、社會支持,讓你不再孤單,勇敢面對胰臟癌的挑戰!
胰臟癌檢查令人害怕?別擔心!本文詳解PET-CT、惠普氏手術等侵入性檢查,告訴你檢查前該如何準備、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調適面對疾病的壓力。了解更多健保資源、社會支持,讓你不再孤單,勇敢面對胰臟癌的挑戰!
胰臟癌末期如何面對?本文提供全方位照護指南,涵蓋靈性關懷、疼痛控制及居家安寧,助您與家人度過艱難時刻。了解安寧病房意義、居家照護服務,及如何減輕疼痛、尋求生命意義。台灣健保、社福資源及基金會資訊一應俱全,讓您不再徬徨無助。
胰臟癌末期如何面對?本文提供全方位照護指南,涵蓋靈性關懷、疼痛控制及居家安寧,助您與家人度過艱難時刻。了解安寧病房意義、居家照護服務,及如何減輕疼痛、尋求生命意義。台灣健保、社福資源及基金會資訊一應俱全,讓您不再徬徨無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