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治療的新選擇
攝護腺癌在台灣的男性中越來越常見,是個很重要的健康問題。傳統的治療方法,像是開刀切除或放射線治療,雖然有效,但也可能帶來一些後遺症,像是尿失禁或性功能問題,影響生活品質。現在,醫學越來越進步,出現了更精準的治療方式,為攝護腺癌病人帶來了更多希望。海福刀(HIFU)就是其中一種,它不用開刀,而且很精準,所以越來越多病人選擇這種治療方式。
海福刀治療的原理和好處
海福刀是一種利用高強度的超音波技術,把能量集中在攝護腺癌的腫瘤上,用熱能讓腫瘤壞死,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跟傳統開刀相比,海福刀有以下的好處:
• 不用開刀: 減少了手術的風險和恢復時間。
• 很精準: 可以準確地找到腫瘤,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傷害。
• 副作用比較少: 比起傳統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後遺症發生的機會比較低。
• 可以重複治療: 如果腫瘤復發,可以再次使用海福刀治療。
海福刀手術的時間通常比較短,這對一些年紀比較大、身體狀況比較差的病人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海福刀不是適用於所有攝護腺癌病人,它主要適合早期、腫瘤還沒有擴散的攝護腺癌。
海福刀手術是怎麼做的?
海福刀手術通常是從直腸進行。醫生會把超音波探頭放入直腸,然後利用影像系統,準確地找到攝護腺癌腫瘤。接著,探頭會發出高強度的超音波,把能量集中在腫瘤上,讓它壞死。整個手術過程通常需要1-3小時,這取決於腫瘤的大小和位置。
哪些攝護腺癌病人適合海福刀?
海福刀通常適合:
• 早期(第一期或第二期)的攝護腺癌病人。
• 腫瘤比較小、還侷限在攝護腺內的病人。
• 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比較低(≤7)的病人。
• 不適合接受傳統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的病人。
海福刀治療的費用、後遺症和存活率
費用
在台灣,海福刀治療是需要自費的,目前健保沒有給付。費用會因為醫院、手術方式、使用的材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大約落在新台幣20萬到38萬元之間。因為它不用開刀、副作用比較少,所以有些病人認為這是值得的選擇。
後遺症
海福刀治療雖然副作用比較少,但還是可能出現一些後遺症,包括:
• 尿失禁: 發生的機會大約是0-22.7%,通常是暫時性的,可以透過復健來改善。
• 勃起功能障礙: 發生的機會大約是11.6-77.1%,可能會影響性生活品質。
• 尿道狹窄: 發生的機會大約是7-41.2%,可能會導致排尿困難。
• 尿路感染: 發生的機會大約是1.5-47.9%,需要及時治療。
存活率
海福刀治療的存活率,根據不同的研究報告,結果會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對於早期、腫瘤還沒有擴散的攝護腺癌病人,海福刀治療的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80%以上。但是,因為缺乏長時間的追蹤數據,海福刀治療的長期效果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結語
面對攝護腺癌,病人和家屬應該積極了解相關資訊,與醫生充分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定期檢查: 50歲以上的男性,應該定期進行PSA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攝護腺癌風險。
2. 諮詢專業意見: 如果PSA指數異常,應該諮詢泌尿科醫生,進行進一步檢查。
3. 了解治療方案: 充分了解各種治療方案的優缺點、費用、後遺症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4. 積極配合治療: 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計畫,並定期追蹤檢查。
5. 尋求社會支持: 加入病友團體,與其他病友交流經驗,獲得心理支持。台灣有很多社福團體與基金會,像是台灣癌症基金會、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等,提供病人和他們的家屬相關的資訊與支持。
雖然海福刀治療在攝護腺癌治療中展現出一定的優勢,但病人在選擇治療方案時,還是需要綜合考量自己的狀況、經濟能力等因素,並與醫生充分溝通,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常見問題精選
Q1: 海福刀是什麼?
A: 海福刀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攝護腺癌治療方式,利用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消滅腫瘤。
Q2: 海福刀的優勢有哪些?
A: 非侵入性、精準、副作用較少、可重複治療,恢復期短。
Q3: 哪些人適合海福刀治療?
A: 早期、局部性、格里森分數低的攝護腺癌患者,或不適合傳統手術者。
Q4: 海福刀治療費用多少?
A: 在台灣,海福刀治療費用約新台幣20萬至38萬元之間,屬於自費項目。
Q5: 海福刀可能的後遺症?
A: 可能後遺症包括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礙、尿道狹窄和尿路感染等。
Q6: 海福刀的存活率如何?
A: 早期攝護腺癌患者,海福刀治療的五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
Q7: PSA指數升高代表什麼?
A: 海福刀治療後,若PSA指數再次升高,可能表示腫瘤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