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男性朋友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攝護腺癌,一起了解它的大小事!
身體的感受:哪些症狀需要注意?
想像一下,半夜頻頻起床上廁所,好不容易尿出來,卻又覺得滴滴答答排不乾淨,是不是很困擾?又或者,突然覺得尿很急,卻又憋不住,這些都可能是攝護腺在跟你發出求救訊號喔!
排尿習慣改變
- 頻尿:晚上總是跑廁所,影響睡眠品質嗎?
- 尿流微弱:尿尿時感覺無力,像在擠牙膏一樣嗎?
- 排尿困難:想尿卻尿不出來,得費好大的勁嗎?
- 尿急:突然想尿,卻又忍不住,讓你很尷尬嗎?
- 血尿或血精:尿液或精液中看到血絲,別輕忽!
其他可能症狀
- 骨骼疼痛:腰痠背痛,尤其在背部、髖部或骨盆區域,也要留意喔!
- 下肢水腫:腳突然腫起來,可能是淋巴系統受到影響。
- 便秘:雖然比較少見,但如果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也要注意。
- 頸部腫塊:脖子摸到不明腫塊,趕緊檢查一下!
深入探究:這些感受從何而來?攝護腺癌的成因
「醫生,為什麼是我?」很多病人在確診後,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雖然攝護腺癌的真正原因還沒有定論,但有些因素確實會增加風險喔!
年齡
年紀越大,風險越高!5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們要特別留意。
家族病史
如果爸爸或兄弟有人得過攝護腺癌,那你也要更小心,基因可能在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種族
研究發現,非裔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比較高,而且通常也比較嚴重。
飲食習慣
喜歡吃高脂肪食物的朋友,可能要稍微控制一下了,均衡飲食很重要!
其他可能因素
- 發炎:前列腺如果長期發炎,也可能增加風險。
- 氧化壓力:生活壓力大,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也要留意。
- 荷爾蒙: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的生長有影響。
攝護腺癌的分期:了解疾病進展
「醫生,我的癌症是第幾期?」了解分期,可以幫助你更清楚自己的狀況,也能和醫生一起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TNM分期系統
TNM就像是癌症的身份證,記錄著腫瘤的大小、有沒有擴散到淋巴結,以及有沒有轉移到其他器官。
- T (Tumor):腫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
- N (Node):淋巴結有沒有受到影響。
- M (Metastasis):癌細胞有沒有跑到其他地方。
攝護腺癌分期
- 第一期:癌細胞乖乖待在攝護腺裡,而且還很小。
- 第二期:癌細胞還在攝護腺,但長大了一點,可能摸得到。
- 第三期:癌細胞開始調皮,跑到攝護腺外面了。
- 第四期:癌細胞離家出走,跑到骨骼、淋巴結、肺臟或肝臟等遠處器官了。
Gleason評分系統與Grade Group
這兩個系統是用來評估癌細胞有多壞的指標,分數越高,代表癌細胞越兇猛。
結語
攝護腺癌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只要多留意身體的變化,了解可能的原因,就能增加早期發現的機會。及早診斷和治療,才能提高治癒的機會,找回健康的生活喔!
常見問題精選
Q1: 攝護腺癌有哪些早期症狀需要注意?
A: 排尿習慣改變(頻尿、尿流微弱、排尿困難、尿急、血尿/血精)、骨骼疼痛、下肢水腫、便秘、頸部腫塊等。
Q2: 哪些因素可能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A: 年齡增長、家族病史、種族(非洲裔)、高脂肪飲食、前列腺發炎、氧化壓力、荷爾蒙等。
Q3: 攝護腺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A: 根據TNM分期系統,分為第一期(侷限於攝護腺內)、第二期(腫瘤較大)、第三期(擴散至攝護腺外)、第四期(擴散至遠處器官)。
Q4: TNM分期系統是什麼?
A: TNM分期系統基於腫瘤大小(T)、淋巴結擴散(N)和遠處轉移(M)三個要素來描述癌細胞的擴散程度。
Q5: Gleason評分系統是什麼?
A: Gleason評分系統用於評估攝護腺癌細胞的惡性程度,評分越高代表癌細胞的惡性程度越高。
Q6: 台灣攝護腺癌的現況如何?
A: 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新發癌症中排名第三,且個案數持續增加,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