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可能是血癌嗎?該怎麼辦?
很多人對身體出現的一些變化感到擔心,特別是覺得很累、不明原因發燒、或是身上容易出現瘀青的時候,更容易想到「血癌」這個可怕的疾病。
白血球太高就是血癌嗎?
白血球太高不一定是血癌, 一般來說,白血球的數量在一個範圍內都算是正常。如果白血球太高,可能是因為身體有感染、發炎、壓力太大、或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醫生仔細檢查才能確定是不是血癌。
血癌的症狀會因為種類和階段而有所不同,常見的症狀包括:
- 覺得非常疲勞、沒有力氣,而且原因不明
- 發燒、覺得冷
- 常常受到感染
- 容易流血、出現瘀青
- 骨頭疼痛
- 淋巴結腫大
- 皮膚出現紫紅色的小點
血癌的早期徵兆?
有些白血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或者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例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早期可能沒有什麼不舒服。
行動建議
1. 趕快去看醫生: 如果您有上面提到的任何症狀,請盡快去看血液腫瘤科的醫生,做詳細的檢查。
2. 告訴醫生您的狀況: 清楚地告訴醫生您的症狀、過去的病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藥物,這能幫助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
3. 不要自己判斷: 不要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資訊就過度害怕,也不要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
白血病分期是什麼意思?了解它才能好好治療!
白血病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依照細胞的種類、疾病發展的速度等因素,分成不同的種類和階段。了解分期對於決定治療方式和評估治療效果非常重要。
急性白血病
發展速度很快,需要馬上治療。常見的急性白血病包括: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ML)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ALL)
急性白血病通常不使用傳統的分期方式,而是根據細胞的種類、染色體有沒有異常、基因有沒有突變等因素,將病人分成不同的風險等級,例如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
慢性白血病
發展速度比較慢,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常見的慢性白血病包括:
-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CML)
- 慢性期: 白血球數量增加,但症狀不明顯。
- 加速期: 白血球數量快速上升,出現貧血、血小板減少等症狀。
- 芽細胞期: 大量不成熟的白血球(芽細胞)出現,就像急性白血病一樣。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
建議
1. 主動問醫生: 請醫生詳細說明您得的是哪一種白血病、風險等級是什麼、以及疾病的分期。
2. 了解治療目標: 問醫生針對您所屬的分期,治療的目標是什麼?例如:讓疾病得到控制、延長壽命等等。
3. 積極參與討論: 和醫生討論治療計畫,了解各種治療方式的好處和壞處,一起做出最適合您的選擇。
血癌治療很貴嗎?有哪些方法可以減輕負擔?
白血病的治療費用通常很高,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很大的負擔。不過,透過了解台灣的健保制度和相關的社會資源,可以有效地減輕經濟上的壓力。
血癌的治療費用會因為種類、分期、治療方式而有所不同。化學治療、標靶治療、骨髓移植等都可能產生高額的費用。
###
- CAR-T 細胞免疫治療: 健保從 2023 年 11 月開始,針對符合特定條件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給付 CAR-T 細胞免疫治療,一次療程的費用大約是 819 萬元。
- 標靶藥物: 健保對於很多種白血病的標靶藥物採取「事先申請審查」的制度,通過審核就可以獲得給付。
- 住院費用: 健保會給付大部分的住院費用,但有些特殊的材料、自費藥物等需要自己額外負擔。
有哪些社會福利資源可以利用?
- 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 提供兒童白血病病人醫療補助、生活補助、交通補助等。
- 台灣癌症基金會: 提供癌症家庭的子女獎助學金、經濟補助等。
- 其他慈善團體: 很多慈善團體也提供癌症病人相關的補助方案,可以向醫院的社工室詢問。
建議
1. 諮詢社工: 主動向醫院的社工室詢問,了解可以申請哪些健保給付和社會資源。
2. 準備文件: 準備好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診斷證明、醫療費用收據、戶口名簿等等,以便申請補助。
3. 積極爭取: 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放棄,積極向相關單位爭取您的權益。
擔心血癌的存活率嗎?積極治療能帶來希望!
白血病的存活率是很多病人和家屬最關心的問題。雖然不同種類和分期的白血病存活率有所不同,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病人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血癌的存活率有多高?
- 血癌的存活率: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經過化學治療後,約有 60% 的機會可以讓病情得到控制,五年存活率大約是 20%。
-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隨著標靶藥物的出現,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的存活率已經大幅提升,很多病人的壽命和一般人差不多。
-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治療效果很好,約有 90% 的治癒率。
- 影響存活率的因素:
- 白血病的種類和分期
- 病人的年齡和健康狀況
- 治療方式的選擇
- 病人對治療的反應
建議
1. 和醫生討論: 請醫生詳細說明您的預後情況,了解存活率的相關數據。
2. 積極配合治療: 遵從醫生的指示,按時吃藥、接受治療,並定期追蹤檢查。
3. 保持樂觀: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
4. 尋求支持: 加入病友團體,和其他病人交流經驗,互相支持鼓勵。
結語
面對白血病,在就診前充分了解疾病的分期、治療費用和存活率等相關資訊,可以幫助您更理性地應對,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善用台灣的健保制度和社會資源,減輕經濟負擔,尋求家人、朋友和病友的支持,將有助於您在抗癌的道路上走得更堅定、更安心!
常見問題精選
Q1: 白血球過高一定是血癌嗎?血癌有哪些常見症狀?
A: 白血球過高不一定是血癌。血癌常見症狀包括疲勞、發燒、容易出血、骨頭疼痛等。如有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
Q2: 白血病如何分期?分期有什麼意義?
A: 白血病依細胞類型和進展速度分為不同種類,急性白血病分風險組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分慢性期、加速期、芽細胞期。分期有助於制定治療計畫。
Q3: 血癌治療費用很高嗎?健保和社福資源有哪些?
A: 血癌治療費用高昂。台灣健保有給付CAR-T、標靶藥物和住院費用。可諮詢醫院社工室,了解社福基金會補助。
Q4: 血癌的存活率如何?哪些因素會影響存活率?
A: 血癌存活率因種類而異。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癒率高。積極治療、配合醫囑、保持樂觀有助提升存活率。
Q5: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緩解率和五年存活率?
A: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經化學治療後的緩解率約在60%,五年存活率約為20%。
Q6: 請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如何?
A: 隨著標靶藥物的出現,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已大幅提升,許多患者的壽命與一般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