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就診迷思破解

有聲書播放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這個名稱,常常讓人聯想到犯罪、冷酷的人。這讓很多人對這個疾病有誤解和害怕。

目錄

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大家,關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一些錯誤想法,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疾病,並且提供在台灣可以尋求幫助的一些方法。

迷思一:反社會人格的病人不需要也不想去看醫生?

這是對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最常見的誤解。很多人覺得,反社會人格的病人沒有同情心,不會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後悔,所以他們不可能自己想去看醫生。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有些反社會人格的病人表現得很好

有些人雖然有反社會人格的特徵,但是他們在社會上卻很成功,我們稱他們為「高功能反社會」。他們可能有很高的學歷,穩定的工作,甚至在公司裡當主管。雖然他們看起來很正常,但是他們可能還是缺乏同情心,會利用別人,不遵守規則。

高功能反社會的病人可能會因為以下原因去看醫生:

  • 同時有其他的問題: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常常會和其他的精神疾病一起出現,像是憂鬱症、焦慮症、或是藥物濫用等等。病人可能因為這些問題感到困擾,所以去看醫生,然後才發現自己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症。
  • 人際關係不好: 雖然高功能反社會的病人在工作上可能很成功,但是他們的人際關係通常不好,常常和別人吵架。時間久了,他們可能會感到孤單,想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 遇到法律問題: 即使是高功能反社會的病人,還是有可能因為他們的反社會行為觸犯法律。為了讓自己可以減輕刑責,或是改善自己的狀況,律師可能會建議他們去看精神科醫生。

家人的求助也能幫助病人

就算病人自己不想去看醫生,他們的行為還是可能對家人造成很大的困擾。他們的配偶、父母或是小孩,可能會因為長期受到病人的欺騙、利用,甚至是暴力行為的影響,而去尋求心理諮商或是參加支持團體。家人的求助,有時候也能讓病人接受評估或是治療。

迷思二:反社會人格沒辦法治療,去看醫生只是浪費時間?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治療確實很困難,而且目前也沒有特效藥可以完全消除所有的症狀。但是,這不代表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沒辦法治療。透過適當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行為,讓他們更容易適應社會。

現在有哪些治療方法?

雖然沒有專門針對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治療方法,但是治療通常會先處理病人同時出現的其他問題,並且透過以下方式來改善病人的行為:

  •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可以幫助病人發現並且改變他們不好的思考方式和行為。
  • 藥物治療: 雖然沒有專門治療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藥物,但是可以針對病人同時出現的其他問題使用藥物,例如使用抗憂鬱劑治療憂鬱症,或是使用情緒穩定劑控制情緒波動。
  • 團體治療: 團體治療可以提供病人一個安全而且支持性的環境,讓他們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並且從其他人的經驗中學習。

迷思三:反社會人格是天生的,後天的環境沒辦法改變?

雖然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成因很複雜,包括基因、神經生物學和環境等多重因素,但是後天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童年時期的經歷很重要

研究顯示,童年時期的創傷經歷,像是虐待、忽視或是家庭暴力,與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研究指出,遭受高背叛性創傷的人,更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的特徵。

及早介入很重要

雖然成年後的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治療比較困難,但是如果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及早發現並且介入,透過親職教育、心理諮商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預防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發展。

在台灣可以尋求協助的資源

醫療機構

  • 各大醫院精神科: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軍總醫院等醫院的精神科都有提供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評估與治療服務。
  • 精神科診所:許多精神科診所也有提供相關的服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

社福團體與基金會

因為台灣現行的法律和醫療體系對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定位,相關的資源比較少。但是,有些社福團體或基金會可能提供相關的諮詢或支持服務,建議可以嘗試聯絡以下單位:

  • 張老師基金會: 提供心理諮商與輔導服務。
  • 生命線協會: 提供24小時緊急求助專線。
  • 勵馨基金會: 提供受虐婦女及兒童的保護與安置服務。

結語:破除迷思,傳播真相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不是一個簡單的標籤,而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破除大眾對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錯誤想法,傳播更精確的疾病資訊,才能減少社會的歧視與恐懼,鼓勵病人還有他們的家人勇敢地尋求協助,一起面對這個挑戰。

常見問題精選

Q1: 反社會人格者都不會想就診嗎?

A: 不一定。高功能反社會人格者可能因共病、人際關係困境或法律問題而尋求協助,家屬的求助也能間接促使患者就診。

Q2: 反社會人格無法治療嗎?

A: ASPD治療具挑戰性,但非無法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團體治療可改善行為模式,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Q3: 反社會人格是天生的嗎?

A: ASPD成因複雜,後天環境影響不容忽視。童年創傷經歷與ASPD發展相關,早期介入可有效預防。

Q4: 在台灣哪裡可以尋求反社會人格的協助?

A: 可至各大醫院精神科、精神科診所尋求評估與治療,或聯繫張老師基金會、生命線協會、勵馨基金會等社福團體。

Q5: 反社會人格在台灣盛行率高嗎?

A: 在台灣,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盛行率相對較低,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在0.03%到0.14%之間。

本文內容參考國際醫學期刊之研究文獻,以及醫學教科書之資料,作為知識依據。

[1] Hicks, M-R., Zwickey, H., & Bradley, R. (2025). Ketamine-Assisted Psychotherapy for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2] Havranek, E. P., Mujahid, M. S., Barr, D. A., et al. (2015). Social determinants of risk and outcom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132, 873-898.

[3] Yalch, M-M., Stewart, A-M., & Dehart, R-M. (2021). Influence of Betrayal Trauma on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Traits.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Dissociation (ISSD).

[4] North, C-S., Kotamarti, V., & Pollio, D-E. (2022). Deconstructing childhood conduct and adult antisocial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nnals of clinical psychiatr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linical Psychiatrists.

[5] Choe, C., Baldwin, M-L., & Song, H. (2020). A Hierarchy of Stigma Associ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Th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olicy and economics.

[6] Felix, E. (2024). Marked by Association(s): A Social Network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Mental Health-Related Associative Stigma.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7] 認識反社會人格障礙症 作者: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林奕廷主治醫師   專題報導 2015年12月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8] 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症10910| 衛教資訊| 便民服務|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

RELATED POST

延伸閱讀

深入了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ASPD),揭開其診斷與臨床評估的關鍵。本文探討ASPD的定義、診斷流程,包含病史收集、行為觀察、心理測驗及DSM-5標準,助您認識此複雜的人格障礙。同時,解析同理心缺乏、行為穩定性等重要臨床評估面向,以及高功能反社會的特殊考量。了解更多,有助於及早辨識並尋求專業協助。
深入了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ASPD),揭開其診斷與臨床評估的關鍵。本文探討ASPD的定義、診斷流程,包含病史收集、行為觀察、心理測驗及DSM-5標準,助您認識此複雜的人格障礙。同時,解析同理心缺乏、行為穩定性等重要臨床評估面向,以及高功能反社會的特殊考量。了解更多,有助於及早辨識並尋求專業協助。
深入解讀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探索其定義、成因及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透過真實案例分析,了解反社會人格的行為模式與人際關係挑戰。同時,關注最新大腦與基因研究,以及台灣社會支持資源,學習如何應對與協助身邊的反社會人格特質者,建立安全界線,尋求專業支持。
深入解讀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探索其定義、成因及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透過真實案例分析,了解反社會人格的行為模式與人際關係挑戰。同時,關注最新大腦與基因研究,以及台灣社會支持資源,學習如何應對與協助身邊的反社會人格特質者,建立安全界線,尋求專業支持。
深入了解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本文提供全面解析,幫助您認識 ASPD 的核心特徵與行為模式,並提供實用的壓力管理指南。無論是自我調適、改善人際關係,或尋求專業協助,本文皆提供實用建議,助您有效應對挑戰,提升生活品質。了解更多,擁抱更健康的生活。
深入了解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本文提供全面解析,幫助您認識 ASPD 的核心特徵與行為模式,並提供實用的壓力管理指南。無論是自我調適、改善人際關係,或尋求專業協助,本文皆提供實用建議,助您有效應對挑戰,提升生活品質。了解更多,擁抱更健康的生活。
孩子行為讓你困擾嗎?精神科醫師提醒,及早辨識兒童異常行為是關鍵!了解情緒、行為、社交等方面警訊,別把「任性」當全部。哪些孩子是高危險群?早期干預如何改善預後?本文提供實用建議與資源,幫助您及早發現問題,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孩子行為讓你困擾嗎?精神科醫師提醒,及早辨識兒童異常行為是關鍵!了解情緒、行為、社交等方面警訊,別把「任性」當全部。哪些孩子是高危險群?早期干預如何改善預後?本文提供實用建議與資源,幫助您及早發現問題,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