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分期是什麼?分期如何影響治療?
卵巢癌分期是指根據癌細胞的擴散程度,將卵巢癌分為不同階段。分期系統主要採用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分期標準。這個分期系統就像一張地圖,幫助醫生了解癌細胞在體內擴散的範圍,從而制定最有效的治療策略。
簡單來說,分期越早,癌細胞擴散的範圍越小,治療成功的機率越高。
以下是卵巢癌的主要分期:
- 第一期 (Stage I): 癌細胞僅限於卵巢或輸卵管。
- IA期: 癌細胞僅限於單側卵巢或輸卵管,且包膜完整,表面無癌細胞,腹水或腹腔沖洗液中無惡性細胞。
- IB期: 癌細胞限於雙側卵巢或輸卵管,且包膜完整,表面無癌細胞,腹水或腹腔沖洗液中無惡性細胞。
- IC期: 癌細胞限於單側或雙側卵巢或輸卵管,但符合以下任何一項:
- IC1期: 手術過程中發生癌細胞溢出。
- IC2期: 手術前卵巢包膜破裂或卵巢/輸卵管表面有腫瘤。
- IC3期: 腹水或腹腔沖洗液中發現惡性細胞。
- 第二期 (Stage II): 癌細胞已擴散至骨盆腔,但尚未超出骨盆腔範圍。
- IIA期: 癌細胞已擴散至子宮、輸卵管或卵巢。
- IIB期: 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骨盆腔內腹膜組織。
- 第三期 (Stage III): 癌細胞已擴散至骨盆腔以外的腹腔,或已轉移至後腹腔淋巴結。
- IIIA期: 癌細胞已轉移至後腹腔淋巴結,伴或不伴有骨盆腔以外的微小腹膜侵犯。
- IIIA1期: 僅有後腹腔淋巴結轉移 (細胞學或組織學證實)。
- IIIA1(i)期: 最大徑 ≤ 10 mm 的轉移灶 (注意這是腫瘤大小,而非淋巴結大小)。
- IIIA1(ii)期: 最大徑 > 10 mm 的轉移灶。
- IIIA1期: 僅有後腹腔淋巴結轉移 (細胞學或組織學證實)。
- IIIA期: 癌細胞已轉移至後腹腔淋巴結,伴或不伴有骨盆腔以外的微小腹膜侵犯。
- 第四期 (Stage IV): 癌細胞已遠端轉移至肝臟、肺臟或其他器官。
卵巢癌如何診斷?CA-125檢查是什麼?
卵巢癌的診斷通常需要一系列的檢查,包括:
- 骨盆腔檢查: 醫生會檢查卵巢、子宮和其他骨盆器官,以評估是否有異常。
- 影像學檢查:
- 經陰道超音波 (TVUS): 利用超音波探頭經由陰道進入,觀察卵巢和子宮的狀況。
- 電腦斷層掃描 (CT): 可以提供更詳細的骨盆腔和腹腔影像,幫助醫生了解癌細胞的擴散程度。
- 核磁共振成像 (MRI): 與電腦斷層掃描類似,提供更清晰的軟組織影像。
- 正子斷層掃描 (PET): 評估癌細胞的活性和擴散情況。
- CA-125 檢查: CA-125 是一種存在於血液中的蛋白質,卵巢癌細胞通常會釋放大量的 CA-125。因此,CA-125 檢查可以作為輔助診斷和追蹤治療效果的指標。 然而,CA-125 並非卵巢癌的專一性指標,許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導致 CA-125 升高,因此不能單獨依賴 CA-125 來診斷卵巢癌。
- 組織切片檢查: 這是確診卵巢癌的黃金標準。醫生會取出一小塊卵巢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確認是否為癌細胞。組織切片可以在手術過程中或透過腹腔鏡進行。
卵巢癌手術治療方式與範圍有哪些?
手術是卵巢癌治療的重要環節,主要目標是盡可能切除所有可見的腫瘤組織,這稱為腫瘤細胞減滅術 (cytoreductive surgery)。
手術範圍取決於卵巢癌的分期和病人的整體狀況,可能包括:
- 單側或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術 (Salpingo-oophorectomy): 切除一側或兩側的卵巢和輸卵管。
- 子宮切除術 (Hysterectomy): 切除子宮。
- 大網膜切除術 (Omentectomy): 切除大網膜,大網膜是覆蓋在腹腔器官上的一層脂肪組織,卵巢癌細胞容易在此處擴散。
- 淋巴結切除術 (Lymph node dissection): 切除骨盆腔和腹腔的淋巴結,檢查是否有癌細胞轉移。
- 其他器官切除: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例如腸道或脾臟,可能需要切除部分受影響的器官。
不同的手術方式 (例如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或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 對於早期卵巢癌的預後沒有顯著差異。
卵巢癌分期治療選擇:手術、化療、標靶藥物
卵巢癌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通常包括手術、化學治療(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於卵巢癌的分期、組織類型、基因檢測結果以及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
- 手術: 如前所述,手術是卵巢癌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盡可能切除所有可見的腫瘤組織。
- 化學治療 (Chemotherapy): 化療是利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晚期卵巢癌的治療通常包括以鉑類藥物 (例如 cisplatin 或 carboplatin) 為基礎的化療方案。
- 標靶藥物 (Targeted Therapy): 標靶藥物是針對癌細胞的特定分子靶點進行攻擊,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
- PARP 抑制劑: 例如 Olaparib,Rucaparib,Niraparib。PARP 抑制劑主要用於具有 BRCA 基因突變的卵巢癌病人,可以阻斷癌細胞的 DNA 修復機制,使其更容易被殺死。
- 血管新生抑制劑: 例如 Bevacizumab。血管新生抑制劑可以抑制癌細胞周圍血管的形成,阻止癌細胞獲得養分,從而抑制其生長。
診治流程
1. 初步評估: 醫師會先評估病人的症狀、病史和身體檢查結果。
2. 影像學檢查: 安排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等檢查,以評估腫瘤的大小和擴散程度。
3. CA-125 檢測: 檢測血液中的 CA-125 指數。
4. 手術: 進行手術以切除腫瘤組織,並進行組織切片檢查。
5. 分期確定: 根據手術結果和病理報告,確定卵巢癌的分期。
6. 制定治療計畫: 根據分期結果和病人狀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畫,可能包括手術、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
7. 追蹤: 定期追蹤檢查,監測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
卵巢癌存活率與分期的關係?晚期卵巢癌存活率?
卵巢癌的存活率與分期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分期越早,存活率越高。
以下是卵巢癌不同分期的五年存活率 (僅供參考,實際情況可能因人而異):
- 第一期: 80% – 90%
- 第二期: 70% – 80%
- 第三期: 40% – 60%
- 第四期: 20% – 30%
晚期卵巢癌 (第三期和第四期) 的存活率相對較低,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包括新型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的應用,晚期卵巢癌的治療效果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態,都有助於提高存活率。
結語
瞭解卵巢癌的分期,是掌握治療關鍵、提高存活率的重要一步。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更清楚地了解卵巢癌的分期、診斷和治療。請記住,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保持樂觀的心態,您一定能戰勝卵巢癌!
常見問題精選
Q1: 卵巢癌分期是什麼?為何重要?
A: 卵巢癌分期依癌細胞擴散程度分級,採用FIGO標準。分期越早,癌細胞擴散範圍越小,治療成功率越高。
Q2: 卵巢癌如何診斷?CA-125是什麼?
A: 診斷包括骨盆腔檢查、影像學檢查(TVUS、CT、MRI、PET)和CA-125檢查。CA-125是輔助診斷和追蹤指標,但非專一性。
Q3: 卵巢癌手術治療方式有哪些?
A: 手術目標是盡可能切除腫瘤。方式包含卵巢輸卵管切除、子宮切除、大網膜切除、淋巴結切除等,視病情而定。
Q4: 卵巢癌有哪些治療選擇?
A: 治療包括手術、化學治療和標靶藥物。標靶藥物如PARP抑制劑和血管新生抑制劑。
Q5: 卵巢癌診治流程是什麼?
A: 流程包含初步評估、影像檢查、CA-125檢測、手術、分期確定、制定治療計畫及追蹤。
Q6: 卵巢癌存活率與分期的關係?
A: 分期越早,存活率越高。晚期卵巢癌存活率相對較低,但治療技術進步使其得到改善。